韓信為張耳請封王爵僅想穩定趙地並無謀反之心卻成為政治錯誤

韓信是真的沒有政治頭腦,但凡他要有點政治頭腦,也不至於後來落得個被劉邦削奪王爵、被呂后亂棍打死的下場了。他在沙場上叱吒風雲,但是卻真的沒有政治頭腦,不是玩政治的料。連同樣被漢文帝逼得下獄,出來之後感嘆“吾嘗將百萬軍,然安知獄吏之貴乎”的周勃都不如。周勃當年在呂后執政,想要大封諸呂的時候能夠以退為進,欲擒故縱,和陳平一起表態:“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稱制,欲王昆弟諸呂,無所不可。”到呂后薨逝後,立刻騙得軍權,“行令軍中曰:‘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軍中皆左袒為劉氏。太尉行至,將軍呂祿亦已解上將印去,太尉遂將北軍。”隨後誅殺諸呂。如果這事發生的時候韓信還在世的話,估計一定會和王陵一樣和呂后搞正面衝突,說:“高皇帝刑白馬而盟曰:‘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今王呂氏,非約也。”用陳平的話說就是“於面折廷爭,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劉氏後,君亦不如臣。”周勃雖然被二十三歲的漢文帝下獄,但是政治智商至少要比韓信高一些。像韓信,在政治上就真不怎麼樣了。他為張耳請封就是一個例子。

當年張耳是賢能的長者,在趙國危急時刻,張耳抱著趙歇跑路了。本來打算投奔鉅鹿的好友陳餘,結果陳餘卻不肯接納。自此兩人就有了嫌隙。後來項羽擊敗了章邯,解救了趙國的危機。這個時候張耳質問陳餘,結果陳餘居然把兵權扔給了張耳。這倆人就徹底崩了。

項羽分封天下諸侯的時候,念及張耳的功勞,就封他為常山王,而陳餘也有大功,卻只得了個侯爵。那麼好了,陳餘居然連同田榮,一起發起了對張耳的進攻。

韓信為張耳請封王爵僅想穩定趙地並無謀反之心卻成為政治錯誤

張耳

張耳再次倉皇逃離,此後韓信帶兵前來,幫助張耳擊退了對手陳餘。在這種情況下,韓信向劉邦請求,將張耳封為趙王。“從其策,發使使燕,燕從風而靡。乃遣使報漢,因請立張耳為趙王,以鎮撫其國。漢王許之,乃立張耳為趙王。楚數使奇兵渡河擊趙,趙王耳、韓信往來救趙,因行定趙城邑,發兵詣漢。”

那麼韓信為什麼會這麼做呢?他難道不清楚,這種封賞的工作,應該是發自劉邦的內心,才是比較合理的麼?

張耳本來就是去投奔劉邦的,這個時候劉邦這邊派來的韓信,幫他解決了所有問題。而且還要向劉邦請求封他為趙王,這樣的恩情,對張耳來說實在是太重。

張耳素有長者之風,又是一位能力出眾的人。韓信一眼就覺得這個人靠譜,所以希望張耳能夠幫助劉邦管理趙國。

在正常人看來,韓信提拔張耳,極有可能有這麼四個目的。

第一,韓信提拔了張耳,那麼張耳對韓信肯定是感恩戴德。張耳成為趙王以後,那韓信的地位就比趙王還要高,足以成為劉邦手下中最牛的一個。

第二,韓信如果有什麼不軌的行為,那麼他提拔上來的張耳,在關鍵時候,說不定會倒戈一擊支援韓信。

韓信為張耳請封王爵僅想穩定趙地並無謀反之心卻成為政治錯誤

韓信

第三,就算韓信沒有造反的心思,可是他也有可能借此結黨營私。憑藉自己的戰功,向劉邦請求封張耳為趙王,這是為了拉攏張耳。

第四,韓信這是在給自己鋪路。既然他能夠有資格請求劉邦封一個趙王,那麼下次他自己要做王爵的時候,也可以請求劉邦冊封了。

不管韓信出於哪種目的,在劉邦看來,這都是不可饒恕的。因為這些目的,都充分說明了韓信為了一己之私,使得劉邦處於被動局面。

封誰為王,那是劉邦應該說了算的事情,韓信只是劉邦的手下,竟然管起來劉邦的人事任命了,這管的可就有點寬了。

當然了,我們應該知道的是韓信是被冤枉的,他在戰場上是一塊璞玉,可是在政治上是塊廢鐵。

特別宣告: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絡。

TAG: 韓信張耳劉邦趙王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