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茅臺投資客的暴富人生

作者:袁國寶

袁國寶:網際網路趨勢觀察家、知名財經作家、新盟創始人、資深媒體人、新媒體營銷和品牌傳播專家。

寶哥說

一杯茅臺酒,喝盡多少喜與憂。

本文摘要:二十年來伴隨茅臺股價飛漲,帶動千萬投資客喜怒哀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人物:林園、但斌、董寶珍,他們在茅臺投資中有著怎樣非同凡響的歷程?他們的經歷,又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一杯茅臺酒,喝盡多少喜與憂。

從上市時總市值不過88。88億元,到如今2萬億元關口徘徊,最高市值一度達到3。27萬億元:貴州茅臺這四個字,是價值千金,是質的飛越,更是一種神話。

茅臺,還從沒有過這樣的時刻:醬香即茅臺,白酒就是茅臺和其他酒。

然而,茅臺也遭受過業績增長緩慢的低谷,以及塑化劑和限制三公消費的衝擊,股價腰斬一如其他芸芸眾生。

與喝茅臺酒的人群相比,茅臺的投資人或許更能體會人生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

其中,就有三位最典型的人物:林園、但斌和董寶珍。

林園和董寶珍不喝酒,但斌也在年初宣佈不喝酒——不喝酒的人投資酒,還能賺到錢,也算是一種奇蹟。

盤點這三人投資茅臺的歷程,其間過程更是非同凡響,尤其是在年內,當茅臺股價回撤(截至9月8日)近40%之際,更值得投資者們參詳。

林園:理解了執行,不理解也執行

林園:理解了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在執行中去理解,否則就要剁胳膊剁腿。

這是林園在自己著作《林園炒股秘籍》開篇語。看似是寫給讀者,其實是寫給自己。

因為,他只要研究透徹一個公司——必須100%透徹(他拒絕大到5%的風險)——接下來,就是如何建倉和持倉的問題了。

如果說研究透徹一家公司是妄想,林園就敢說自己研究透了,而且公開說百分百懂——他從不給自己留一點餘地。

三位茅臺投資客的暴富人生

這樣的行事方法,就在投資茅臺上體現得非常充分。

2001年8月27日,茅臺公司上市之初,林園關注到了這家酒企:當然,不止是茅臺,彼時,他還覺得五糧液、汾酒和瀘州老窖同樣不錯,都買了一些。

到2003年,他白酒倉位只剩下貴州茅臺和五糧液。2006年完成對貴州茅臺的建倉,持有至今。

今年茅臺股東會,林園坦言,已經持有茅臺總股本的2%。

這是什麼概念?

換算下來,林園持有的茅臺股票當前約值400億元,在2006年約值16億元(市值,非建倉成本):坊間認為2006年林園資產在20億元,那麼,80%的倉位都應在茅臺上。

市值前後一對比,至少25倍的增長:林園僅在一隻茅臺股票上,就賺到了大錢。

他是怎麼研究茅臺的?

林園2003年3月開始大舉買入貴州茅臺時,茅臺股價在26元左右,每股收益2元,市盈率在15倍左右。

彼時,林園按未來三年18%的複合增長率計算,到2006年市盈率會降到10倍以內。

然而,2003年8月,林園親自去茅臺鎮調研茅臺公司,考察了茅臺的管理層和運營情況,也和工人瞭解實際情況。他發現,不包括品牌茅臺市值約90億元,只算庫存就有300億元,這說明茅臺的價值被嚴重低估。

正因為這次調研,他把其他白酒的倉位降下來,全部集中到茅臺。到2006年,他的倉位是茅臺佔70%,五糧液佔20%多,其他股票很少。

另一方面,林園對茅臺公司的調研是持續性的,幾乎每年茅臺股東會他都會現身。

他最難忘的一個股東會發生在2005年,當時他參加茅臺投資者晚宴,時任茅臺集團董事長季克良向他敬酒,林園不喝酒,於是推辭。

然而,季克良卻看到林園酒杯裡還有酒,就拿起杯子一口飲下,說自己不捨得浪費好東西。這讓林園看到了茅臺人的不一樣。

2010年,林園又去茅臺公司調研,行程中突然接到一個同行的電話,說茅臺不行了,赤水河干了。林園看著不遠處水流湍急的赤水河,回答說:“作為茅臺的股東,你應該來看看赤水河到底有沒有水,要眼見為實,不要亂傳。”

此外,林園更懂得如何“悶聲發大財”。雖重倉持有茅臺,他卻沒有“林茅臺”的稱號,只因他很少鼓吹茅臺。外界詢問相關問題,他回答得也相對謹慎。

2012年11月,白酒塑化劑事件爆發。

彼時,林園談到,對茅臺盈利有影響的53度酒(飛天茅臺),只要它能夠819元賣掉,它的盈利就有保障,別的因素對它都不構成影響:“茅臺市場價賣2000元或者是1000元,都與茅臺股份無關,股東只能享受819元所產生的利潤。茅臺的經銷商是每月按計劃進貨的,而不是說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從這個意義上說,茅臺一天就能收足一年的貨款,因為茅臺按出廠價是供不應求的。”

2014年,在一檔電視節目中,林園說茅臺可以持有,可以買入,因為它的市盈率只有9倍。

到了今天,他對茅臺的評價又是怎樣?

儘管,今年股東會上他對茅臺公司“招待方式”有點意見,但他對貴州茅臺的評價是,持倉了不要賣,如果是想買,他不做建議。

林園“躺贏”茅臺,這不代表他不做其他的股票。

實際上,他股票投資的策略是,選自己熟悉的行業;要買跟蹤三年以上的企業;選未來3年“賬好算”的企業,不買未來盈利不確定的公司。他日常的自選股裡,股票數量不超過30只,每年新增加跟蹤的股票限制在5只以內。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茅臺上市後股價漲了326。54倍,最高漲幅749倍(2月17日)。茅臺酒出廠價從218元漲到969元,零售價從260元漲到1499元,分別翻了4。44倍和5。77倍。

只有茅臺酒產量增加或出廠價提升,才有巨大的利潤增長,但要注意,茅臺出廠價已經連續三年沒提價了。

貴州茅臺2001年至今季度行情表現(前復權,元)

三位茅臺投資客的暴富人生

貴州茅臺2001-2020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率(%)

三位茅臺投資客的暴富人生

但斌:被譽為最懂茅臺的人

但斌逢人就說茅臺酒,被外界看作最懂茅臺的投資人。

然而,他建倉茅臺是相信永遠持有,但因為中間做“波段”,徒增一些“汙點”。

但斌具體持倉多少茅臺,如今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但斌是在自己投資公司成立的時候開始買茅臺的。2004-2007年期間,但斌先後入手茅臺、雲南白藥等股票。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襲來,茅臺動態市盈率從101倍下降到20倍。艱難時刻,但斌繼續持有。而這段煎熬,或許對他之後賣出茅臺的操作產生了影響。

三位茅臺投資客的暴富人生

2012年下半年,白酒行業突發“塑化劑事件”,後來又重疊了“限制三公消費”,貴州茅臺股價受到重創。

2014年1月8日,貴州茅臺最低跌至118元。

期間,但斌和茅臺高管面對面瞭解了塑化劑情況,得出結論:塑化劑“一定是個意外”。在茅臺動態市盈率從40倍下降到9。5倍(靜態8。8倍)情況下,他認為這是市場賜予的機會,“我來錢就買”。

可到了2015年,當中小創大牛市崩盤之際,但斌則大舉賣出股票避險,220元賣掉大部分茅臺股票,只留了10%倉位的茅臺。股災後,他在260-280元之間買回茅臺頭寸。

對此,但斌的解釋是為了避免基金清盤的風險。因為市場的非理性非常明顯,茅臺從290元跌至最低166元,跌幅最高42。75%。

其實,對比林園的保守預期,但斌要樂觀的多。他在2007年說茅臺酒是“液體黃金”,茅臺公司“傻子都會經營……不是一個領導就能決定企業的生死。”

還是2007年,但斌用現金流貼現(DCF)法估算貴州茅臺的價值:即,將公司未來若干年每年產生的淨利潤折現到當年加總計算,得出公司總價值或股票價值。

在綜合了茅臺產量提升、價格增速(2001-2007年飛天茅臺出廠價年均增幅在11。65%-9。3%,

推測2007-2017年年價格漲幅在12%以上)和銷售淨利率提升之後,他推斷2008-2017年茅臺複合增長率是22。6%,按照2007年2。45元左右的盈利估計,期末價值(2017年)每股盈利25倍,貼現率8%,茅臺每年派發紅利為當年淨利的30%,茅臺的合理價值為233元/股。

如果茅臺漲價速度為每年8%,利潤複合增速為20%,期末市盈率為20倍,對應的價值為154元/股。

在2007年,茅臺股價最高為230元/股(那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實現的,不復權),是當年第二高價股。要知道,當時年內股價衝上百元的股票一共21只(不含退市股),到年末維持住百元的個股一共9只。茅臺當年的最低價位83。3元,全年漲幅為163。48%。

可這些論斷最後都沒有阻止他賣出茅臺,然後高價買回的操作。

2018年2月,但斌再談茅臺價值。

他認為,只要中國的白酒文化不變,茅臺大機率會存在200年,甚至1000年以上:“哪怕其產品價格以2%的速度增長,100-200次方都會是一個天文數字……一個企業存在20年與200年,計算是非常不同的。

茅臺如果GAGR(年均複合增長率)每年提高2%,按200年計算,以2017年的利潤為基數,270×(1+2%),大概200年後是1。41萬億元的利潤。”

他預見到10年後:“茅臺若能在8-10年達到8萬噸的極限產能,同時出廠價提高一倍到1650元的話,加上系列酒和財務利息,估算淨利潤可以提升6倍。按2017年大約270億元的淨利潤來看,未來8-10年能達到1620億元的淨利潤。對應現在市值9200億元,市盈率不到6倍。所以說,茅臺就是給大家送錢的活菩薩。”

如果以現在1。96萬億市值測算,5-8年後茅臺市盈率在12倍,低於25倍的估值中樞。

但正如前文所述,其重視的茅臺酒每年提價已連續三年沒有出現。

董寶珍:是全身而退,還是錯失良機?

董寶珍做私募、買茅臺要比林園和但斌晚得多,也糟心得多。

董寶珍重倉茅臺,獲得了近8倍回報,這是眾所周知的。董寶珍和人打賭茅臺市值低點,輸掉了賭局,還為兌現承諾小樹林裸奔了一回。

這一切的緣起都是2013年限制三公消費後,包括茅臺在內的高階白酒遭遇嚴重質疑的時刻。

那是董寶珍對壘國內眾多白酒專家、投資家的時刻。專家認為茅臺酒太貴了,沒人喝了。董寶珍的反擊是:你們都錯了。

董寶珍的論據是,不僅國內,國外酒類產品價格,都是隨人均月收入的增長而增長。茅臺酒的零售價高於人均月工資1/2時下跌,低於人均月工資1/3時上漲。

三位茅臺投資客的暴富人生

而三公消費不是茅臺酒消費主體,真正的主體是社會消費。只要人均收入繼續增多,茅臺酒自然會好起來。更深層次而言他覺得茅臺酒已經不是消費品,而是一種精神消費品,這令茅臺酒脫離了白酒單一的“滿足口舌之慾”的層次,消費黏性更足。

2013年底,董寶珍給合夥人寫信:“現在是百年不遇的機會。”他呼籲加倉股價跌到100多元的茅臺,但沒人信,他只能把錢打滿全部買了茅臺。

董寶珍也不只是說和埋頭研究,他跑到茅臺鎮在茅臺公司門口蹲守,觀察茅臺酒銷量情況,發現貨車排隊等貨。他和茅臺公司能接觸到的任何人交流,發現茅臺公司的工人還在加班加點,這和往常一樣。董寶珍得出結論:茅臺公司運轉正常,茅臺酒銷售正常。

於是,董寶珍滿倉等待貴州茅臺股價恢復到應有價值的時刻。

從2016年底,茅臺股價開始走高,2018年初市盈率已經到35倍附近,股價在700元以上。茅臺正常的市盈率波動區間在25-35倍,接近高位區間的時候,可能就會讓投資者感到不安。董寶珍在茅臺股價升至739元附近時幾乎清倉。

事後看,董寶珍丟掉了最豐厚的一段收益。但董寶珍說,賣出茅臺後,他可以睡個好覺了。

林園、但斌和董寶珍都在茅臺股票上賺到了不錯的收益,但只要他們還活躍於股市,就會有新的故事上演。

TAG: 茅臺林園但斌董寶珍茅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