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被稱為千古一帝,如何讓中國造船業倒退幾百年?

談及中國的造船業,如今史學界基本有這麼一個判斷,即:唐朝能不能造大船,如今不得而知,但宋朝卻可以製造大船,到了明朝,更是能製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即便明朝末年,中國造船業還是很發達,雖然不如明初,但總體水平還行。然而,清朝建立之後,中國造船業卻急速衰退,甚至在馬嘎爾尼訪華時,中國人看到英國普通船隊時,“瞠目結舌”,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麼大的船隻。至少從宋朝開始,中國一直是造船強國,為何到了清朝,中國造船業就急速倒退?甚至不誇張的說,至少倒退了幾百年,可能連宋朝都不如。

康熙被稱為千古一帝,如何讓中國造船業倒退幾百年?

那麼,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呢?讓人意外的是,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竟然是被某些專家稱為“千古一帝”的康熙。接下來,就看一看康熙如何讓中國造船業倒退幾百年!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平定臺灣,民間強烈要求開海,以恢復對外貿易的正常執行。於是,康熙二十三年,下令開海。自此兩年,在福建、廈門、廣東、廣州、浙江寧波及江南松江縣後設立閩、粵、浙、江四海關,與國外通商。那麼,康熙的“開海”,對海船有什麼規定呢?不妨看一看這三個要點,這才是掐死中國造船業的關鍵!

康熙被稱為千古一帝,如何讓中國造船業倒退幾百年?

(多桅帆船)第一,出海船隻一律限定載重為500石以下,而且只能打造單桅商船。所謂單桅帆船,幾乎只能跑內陸河道,在大海上幾乎經不起一點風浪。康熙禁止商人使用多桅帆船,造船業自然就會逐漸衰落。別說不敢造,即便造出來,也沒有市場需求呀。第二,後來限制有所放寬,允許打造雙桅帆船,但卻又有了限制,即:“其一丈六七尺梁頭者,不得過二十四名”。也就是說,桅杆高度不能超過“一丈六七尺”,船員不得超過24人,也不知道康熙是如何做調查的,數字規定的如此詳細。第三,如果在國外製造呢?康熙也堵住了這一漏洞,即:“嚴禁內地商人在外國打造船隻,違者嚴加治罪”。換言之,無論是在國外開船廠,還是在國外船廠下單,只要船隻大於標準,那麼更是“嚴加治罪”。當然,康熙在海船的限制上,還有這麼一條,即:“鳥槍不得過八杆,腰刀不得過十把,弓箭不得過十副,火藥不得過二十斤”!換言之,中國商人估計也不敢出海貿易了,因為當時海盜很多,一旦遇到海盜,憑這樣防禦力量的海船,必然完蛋。

康熙被稱為千古一帝,如何讓中國造船業倒退幾百年?

正因如此,中國造船業才急速衰退,主要因為沒有市場需求。更為可惜的是,在歐洲各國百舸爭流蓬勃發展的時代,康熙卻“揮刀自宮”,生生地讓中國造船業倒退幾百年,甚至倒退到了唐朝造船水平上。其實,這一次開海,也僅僅維持30多年,1717年康熙再度禁海,於是船廠就更是無用武之地了,由此後來中國人才會對西洋大船無比驚歎。其實,不是中國人不行,而是康熙不行。所以,康熙的“千古一帝”頭銜裡,可能水分一大把!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的每個千古一帝,不是看他做了多少事,而是能不能推動社會進步,能不能讓國家崛起,能不能做出符合時代潮流之事!以此標準觀之,秦皇漢武楊堅唐宗等人,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特別宣告: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絡。

TAG: 康熙造船業一帝開海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