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未來的貨幣規模將有多大?三張圖告訴你未來的貨幣長啥樣!

未來的貨幣規模將有多大

未來的貨幣還會擴張到多少倍?

1987年的時候,經濟理論界討論最熱烈的話題就是居民儲蓄達到3000多億元的規模是否會導致金融體系崩潰。當時,3000多億元居民儲蓄被視為“籠中虎”,一旦這隻“籠中虎”衝出來,不僅會導致惡性通脹,而且會導致恐慌性擠兌,金融體系就可能崩潰。

當時我本科畢業不久,對經濟和金融的認識非常膚淺。但問題在於當初沒有一個學者認為3000億元的籠中虎問題可以輕鬆化解,而且沒有人預測未來20年或30年中國的貨幣規模將有多大。如今,居民儲蓄規模已經超過90萬億元了,卻仍然沒有出來咬人。這說明,預測或者展望未來很重要,如果當初誰能預測到30年後M2規模會突破200萬億元,那麼,誰還會把3000億元的籠中虎放在眼裡呢?

直到2006年,我才開始關注到我國貨幣總量的規模增長實在太驚人了,如1987年的時候,

我國的M2只有8200多億元,M2佔GDP的比重只有68% ,到2006年,M2到了35萬億元,佔GDP比重到了165%

。認為中國經濟已經從商品過剩步入到資產短缺的時代。投資要回報率想跑贏M2增速,只有靠加槓桿,於是我寫了一文《買自己買不起的東西》。

貨幣總量的擴張快於GDP的增長,這是中國過去40年來的不變的趨勢,在這種趨勢之下,資金會流向哪些領域,一定會對社會經濟結構帶來深遠的影響。與此同時,對資產配置也具有很強烈的指導意義。2016年,我寫了一篇文章叫《

把錢埋在什麼地方才能不貶值》。

文中提到,1950年代初,由於第一套人民幣發行量過大,導致惡性通脹,1949年1月到1950年2月,以人民幣計價的全國13個大城市批發物價指數上漲91倍。按理說,貨幣氾濫到這種地步,幾乎就成為廢紙了。因此,人民銀行為了應對通脹而收縮貨幣,發行了第二套人民幣,並按1:10000的比例來回收第一套人民幣,即1萬元的舊幣只能換1元新幣,隨後把第一套人民幣銷燬。如今,第一套人民幣中某些品種的價格已遠超不少出土文物的單價了,如面值伍元(水牛圖案)的現價為8萬元

,面值壹萬元(牧馬圖案)的價格已經高達140萬元。

我國第一套人民幣“牧馬人”圖案

得出的結論是,貨幣規模的增長,會使得資產價格的漲幅遠遠大於物價漲幅,不僅美國如此,中國更是如此。以老八股為例,

1991-2016年這25年間,平均股價上漲了230倍,即每年平均漲幅超過24%

,超過巴菲特的長期投資回報率。如今,我國的M2規模已經達到226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220%左右。那麼,2035年我國的M2將達到多少呢?我估計或會達到500萬億元,那麼,巨量的貨幣又會流向哪些領域?

我國居民消費率過低的原因之一:錢流向資產領域

資料來源:WIND,

中泰證券

研究所

所以,

做宏觀研究的應該用望遠鏡看未來,而不能總是用顯微鏡看當下

。在2018年A股下跌的時候,我又回顧了過去20年的中國商品、貨幣和資產的總量供需關係變化,發現有三大趨勢已經明朗:

商品從短缺到過剩,貨幣從短缺到過剩,資產從短缺到過剩。

既然總量都過剩了,那麼,機會在哪裡,在於結構性短缺。於是我寫了一篇迄今還是有參考價值的報告——《買自己買不到的東西》。提到了這世界上有不少花錢買不到的民族品牌、專利技術和壟斷地位等,但可以買它們的股權。從更廣義地看,青春也買不到,於是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醫美行業正蓬勃發展。

因此,把握趨勢,才能把握未來。而且,趨勢一旦形成,自身便有不斷強化功能。投資大師喬治·索羅斯也說,“趨勢一旦形成便會自我加強”。這是指資本市場由於資金買入引起的上漲往往會吸引更多資金買入而導致更大的漲幅。於是我最近把過去三年的思考形成的文字彙總在一起,出版了拙作《趨勢的力量——分化時代的投資邏輯》。

相識是緣分,相知是理念

記得20多年前坐晚班飛機,隔著小窗看下面幾乎都是黑的,偶爾發現一點亮光就很好奇。如今再坐晚班飛機,發現下面都是萬家燈火,色彩絢麗,很少有一大片黑的地方。這就是中國過去20年來中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結果。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國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63%。

當我把一張飛機上拍的夜景圖貼到

微博

上,有網友分分鐘就辨別出,那是蘇州的金雞湖。

20年過去了,那些亮光實際都是資產,我國巨大的房地產總量中,

僅住宅就值400多萬億

。短短20年,北京的億萬富豪數量超過紐約,上海則成為全球消費最貴的城市。那麼,再過20年呢?趨勢的力量是巨大的,屆時中國一定是全球經濟體量最大的國家,中國對世界的GDP增量貢獻或許會超過50%。

中國的世界的依賴度在下降,而世界對中國的依賴度在上升——這已經成為現實。

20年前,我認識了但斌。當時,我已經是

國泰君安

研究所的負責人,需要招一個懂得技術分析的研究員,因為我們研究所一開始就崇尚基本面研究,所有的研究員都是做宏觀或

基於基本面的

行業和

策略研究,但分支機構的客戶中還有喜歡技術分析的。

於是我們在營業部找到了但斌,把他引入研究所。

當年但斌的技術分析水平很高,以至於公司總裁在吃不準自營和資管部門在重大時點該買還是賣的時候,專門讓但斌提供重大決策建議。

所以,相識是一種緣分,如果當時不是因為技術分析師的缺乏,也許今後即便相逢也未必相識。如今,但斌早已不再專注於技術分析了,而是堅信了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他送給我的《時間的玫瑰》一書,就是最好的證明。20年後,我們相逢於赤水河畔,相知是基於一個共同的理念。今晚8點,我將與但斌對話。

25年前,作為中國第一代賣方分析師,我們就堅信價值投資的理念,堅持用估值模型寫公司報告,看好未來中國經濟,認為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新興行業,它們的集中度會不斷提升,會有一批藍籌股崛起。2002年,我和國泰君安研究所的行業分析師們一起寫了一本書,叫《未來藍籌》,總共推薦了30個行業的“未來行業龍頭”。如今,快20年過去了,這30個股票表現如何呢?我在《趨勢的力量》這部書中,作了回顧和總結,

即便有的公司沒有成為龍頭,但也屬於頭部企業,20年下來,有80多倍的漲幅。

上個月,我們部分是深圳的老同事們又聚集在一起,儘管絕大部分都不再做研究了,好多人都做了董事長或優秀的基金經理,但大家都談得很開心、很投緣,說明共同的價值投資理念,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20多年後,時間的玫瑰依然能夠綻放。

作為本書的推薦人,著名的投資大家裘國根和王國斌,也都是我認識20年以上的老朋友,且都是價值投資的堅守者。我十分佩服裘總能夠長期而堅定地看好並持有一些高分紅的企業,任憑市場跌宕起伏,從不為所動。有時他也感慨,為何客戶那麼急躁。國斌的語言風格則總是那麼犀利,常常一語道破。有一次,我請他來講課,當時市場充滿投機氛圍,他說,一條河裡幹了很長時間,一點點水流進來的時候,浮起來的先是垃圾。只有水越放越多的時候,小船大船才慢慢的浮起來,然後才能往前走,垃圾就沒人關注了。

秦朔在第一財經做總編的時候,就不止一次地給我頒過獎,也給我做過對話訪談,他是一個非常有情懷的媒體人,雖然我們平時交流不多,但感覺彼此都帶著一種共同的社會使命感。感謝他給我寫推薦語。

我的這本新作請中泰證券董事長李峰博士作序,不僅因為他是我的上級領導,而且我們還有很多共同的愛好和共識。很多人是做了領導才讀博士,而他是讀了博士後才一步一步走上了領導崗位。他的導師是剛剛故去的復旦張燻華老先生,治學嚴謹。他曾做過縣委書記,這在券商高管中應該絕無僅有。

我和李峰董事長的第一次見面是在廣州,發現我們倆的共同愛好就是跑步,幾乎每週都會在不同的城市一起跑步,從廣州、廈門、濟南、青島、臨沂......今天早上六點,我們又在東營一起沿河跑步。

其實,晨跑只是一天繁雜工作的開始,每一個跑過步的城市,都意味著中泰證券將與當地政府或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隨之而來的,是公司各類業務量的大幅增加。總之,自從李峰董事長到了中泰之後,我一下子忙了很多。我想,忙意味著業務活動的增加,公司發展空間的擴大。我相信,不止是我忙了,中泰人都忙了;若整個公司的所有人都能夠奔跑起來,那就一定能形成向上趨勢的巨大力量。

【重磅】未來的貨幣規模將有多大?三張圖告訴你未來的貨幣長啥樣!

TAG: 20M2但斌GDP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