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週期短,種苗貴,收穫少,本錢撈不回來,如何讓種苗不再被炒?

隨著種植技術的不斷髮展,不少以前野生的植物,只要具有不錯的價值,並且種植利潤可觀,都已經被人工種植了。當然,其中不乏一些炒作的,尤其是像瑪卡、天麻等中藥材,相比於其他的農作物,比如蔬菜、水果等銷路廣,種植週期比較短,只要種苗沒問題,想要賣出去問題不大。但是中藥材的種植週期普遍偏長,而且容易被炒作,往往會遇到市場行情大好的時候,很多

農民

想要投入種植,種苗賣非常貴,等幾年後收穫了,卻已經賣不上價格,甚至是本錢都撈不回來。

種植週期短,種苗貴,收穫少,本錢撈不回來,如何讓種苗不再被炒?

近幾年有很多原先野生狀態的中藥材逐漸興起,成了熱門品種,比如在14年之前還很少有人種植的覆盆子,經歷連年漲價,在14年一斤突破50元,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就有很多人投入種植。其實覆盆子的產量是很低的,畝產量不足500斤,此前都是依靠人工到野外採摘,漲價之後才吸引人們的注意,但如今種植面積過大,行情大不如前。與覆盆子有著相同命運的還有白及(又名白芨),在2013年以前,並沒有引起農民的重視,去野外採挖的有,幾乎沒人考慮要種植,儘管那時的價格已經接近100元/斤,但也由於種植技術不成熟,沒有得到推廣。

種植週期短,種苗貴,收穫少,本錢撈不回來,如何讓種苗不再被炒?

因為市場的需求量不斷加大,使得白及漲價的步伐並沒有停止,在2014年突破了250元/斤,期間也開始有人專心研究如何種植,畢竟白及是要至少種植3年才開始採挖的,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好在白及的種植難度並不大,在2014年開始有了規模化的種植,與此同時白及仍在不斷漲價,到了17年更是達到400多元/斤,成了中藥材領域的種植熱門,被捧上了神壇。於是就有商家宣稱:按照畝產300-400斤算,最低也有12萬收入。而種植速度趕不上漲價的速度,也成了當時的宣傳口號。

種植週期短,種苗貴,收穫少,本錢撈不回來,如何讓種苗不再被炒?

當時第一批種植戶的種植成本比較低,到17年收穫時,不僅趕上高價,利潤也很可觀。在白及漲價的同時,它的種苗也一直在漲價,到了17年最貴的時候一株要5、6元,單單種苗的投入就要3、4萬元/畝。然而出乎大多數種植戶意料的是,17年下半年開始,由於種植的供給量十分充足,白及的價格呈現斷崖式下跌。到19年已經跌到一斤60元,此時17年種下的白及還未達到採收標準,如今白及的價格更是隻有40元/斤,而且還要看面對市場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導致農民手中的白及陷入低價又難賣。

種植週期短,種苗貴,收穫少,本錢撈不回來,如何讓種苗不再被炒?

從當成的高價買種苗,到現在的低價難賣,不少種植戶表示,當時投入成本要比現在的收入還要高,根本就不夠投入的本錢,因為現在的畝收入也就20000元左右。而且那幾年種植的人越來越多,現在不僅是市場消化不完,還堆積了很龐大的庫存量,想要價格回升的話,短時間可能性很低。即使現在仍有很多商家宣傳推廣白及,但很多種植戶已經心灰意冷,不想再趟這渾水了。

因此農民在選擇種植專案的時候尤其是中藥材,還需多方瞭解,慎重考慮,不可盲目跟風種植,一些比較偏門的專案,也要找好穩定銷路再打算。

均線、MACD、KDJ看不懂?新浪財經股市訓練營,原價498元,限時0元搶購,開始報名!

TAG: 種植白及17種苗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