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建忠:從考古學角度觀察失憶的“夏”字

賦詩為證:

我輩生今日,遙思夏後天。

龍身拖下體,虎面掩頭前。

史蹟存文字,流光忘祖先。

都藏阿賴內,要向未來延。

怎麼樣來推敲歷史事實?學術研究的方法,王國維提出的二重證據法,很有道理。他主張要把“地下之新材料”和“紙上之材料”相結合,綜合分析,來做“證明”。

有記錄的,最早研究“禹”的含義的學者,是東漢許慎。他在《說文解字》解釋“禹”字說:“蟲也,從禸[róu],象形。”這僅僅是從字形上做出的一個初步的早期的判斷。

有一位愚人紫陵的新浪部落格裡有一篇《龍圖騰“禹是一條蟲”謎底的鑰匙》,文章指出“禹是一條‘龍’”,這是很有見地的觀點。當然,說“禹是一條‘龍’”,不是說禹是一條能飛騰轉合的動物,是說他是一位以“龍”為圖騰的人。孔子生在秦焚書之前,他見過的文獻典籍非常多,他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可見,夏商周三代的習俗、傳統和禮儀形式不是割裂的,而是有傳承的。只不過在傳承的形式上會發生一些變化。

《史記》說,“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zhuān xū]之孫也。”這就說明禹的圖騰“龍”是來自於古老的 “顓頊龍”,“顓頊龍”則來自於“黃帝龍”,再往上推,恐怕就越久遠,龍的形象越模糊。同樣,往下推,禹的圖騰“龍”肯定傳給夏啟,畢竟是父子嗎,時代不遠,夏啟怎麼可能不繼承大禹的傳統呢?那麼夏是什麼意思?要討論清楚這個問題,先看兩個“地下之新材料”。

談建忠:從考古學角度觀察失憶的“夏”字

人面魚紋彩陶盆

這個人面魚紋彩陶盆,1955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半坡,距今5600-6700年之間。它的用途並不是不是用來盛水盛物的,不是日用家用的器具,而是一件兒童甕棺的棺蓋。但是從其中的圖畫來推測,在當時人的生活中,魚顯然是司空見慣的食物。再看第二個圖片:

談建忠:從考古學角度觀察失憶的“夏”字

人面鯢魚彩陶

1958年出土於甘肅甘谷縣西坪,這個器物,被稱為人面鯢魚彩陶,距今約5200年,雖然和半坡人面魚紋彩陶盆,相距上千年。其中的圖案,還是可以看出,都是有頭面和魚身。儘管頭面和魚身的位置不同,但是二者有隱約的傳承關係,不同的是這個人面鯢魚彩陶的造型,身體修長,呈半弧形,幾乎是同時代紅山文化“C”形玉龍的真形。

迄今為止,發現的不同時期的“C”形玉龍可以說多不勝數。所謂的“禹是一條蟲”,原型就在這兒。顯然它不是一條蟲。其實,稱為人面鯢魚彩陶,也是值得商榷的,彩陶肯定沒問題,但是未必是人面,也未必是鯢魚。鯢魚是兩棲動物,四足,面板裸露,沒有鱗片。這個器物造型的雙目圓如魚眼,身體更修長,遍體鱗片,簡直像帶魚,只有兩條足,怎麼可能是鯢魚?顯然,這個圖片造型,既有對半坡人面魚紋的繼承,更有多種變化更新的成分。這個圖形就是當時的龍字。這件文物稱為“人面魚紋蛇身龍彩陶”,似乎更恰當。《山海經》記載許許多多的“人面蛇身”的上古代民族,都可以從書中找的證據。

談建忠:從考古學角度觀察失憶的“夏”字

河南偃師市二里頭遺址挖出的4000多年前的綠松石龍

談建忠:從考古學角度觀察失憶的“夏”字

虎面綠松石龍頭部

再說一個“地下之新材料”,河南偃師市二里頭遺址挖出的4000多年前的綠松石龍,擺放在在墓主人屍骨上。二里頭遺址,發現了為數眾多的龍形符號和圖案的器物,是研究夏文化的珍貴資料。

聞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一文說“夏為龍族”,還說“夏人的姓和禹的名,其字都和龍有關”。《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載:“太昊氏以龍紀。”《帝王世紀》說:“庖羲氏蛇身人首。”《淮南子·天文訓》:“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獸黃龍。”《史記·天官書》也說:“軒轅,黃龍體。”《史記·周本紀》:“后稷之興,在陶唐、虞、夏之際,皆有令德。”這個綠松石圖形究竟是個什麼字?有點像 “虞”。這個“虞”字就是虎字頭,《說文解字》“虞”,“白虎黑文,尾長於身。”但是這個綠松石龍不是“黑文”,而且它是“虎面長身”,不是“尾長於身。”“虞”是“黑文”而且,“尾長於身”。可以推斷,它不是“虞”字。這個夏朝在虞朝之後,套用孔子的話,“夏因於虞禮”。

夏部族的龍圖騰標誌和虞朝是一脈傳承的。但是也有變化,是青綠色,不是黑色。剛好夏天的顏色就是綠色。“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夏季的時間點,剛好和“龍”在一年中出現的時間相同。“夏”字的本義顯然就是這個青綠色“虎面龍”。

《山海經》記錄了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古老民族,有的“馬身而人面,虎文而鳥翼”,有的“虎面豹耳”,有的“人面而豹文,小腰而白齒,而穿耳以鐻[jù]”,有的“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有的“虎面牛尾”,有的“銜蛇操蛇,其狀虎首人身,四蹄長肘”。《國語·周語下》說:“孔甲亂夏,四世而隕。”這些不同的民族生活在當時的華夏大地上。夏朝作為“虎面龍身”的一個民族,征服和統領了許許多多龍的地方民族,以龍而興,以龍而盛,以龍而衰。《國語·周語下》說“孔甲亂夏,四世而隕”,夏朝最終又以龍而亡,真是成也由龍,敗也由龍。

我們瞭解了夏朝的歷史背景,再聯絡《周易·乾卦》的“六龍”來看,《周易》本身就含有夏《連山》的影子。

TAG: 人面彩陶虎面魚紋綠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