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英:不會用“食療”的溫病學家不是好中醫

王孟英,清代著名溫病學醫學家,著有《溫熱經緯》、《霍亂論》、《隨息居飲食譜》等。今天來學習一下王孟英前輩在臨床中運用“食療”的經驗。

“食療”是指運用平時常用食物,以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方法。運用“食療”,是王孟英臨證的一大特色。認為“藥極簡易,性最平和,味不惡劣,易辦易服”。

只要辨明食物寒熱溫燥之性,以糾正疾病寒熱虛實之偏,即可用作藥物。

《隨息居飲食譜》可謂是一部營養、食療專著。

王孟英:不會用“食療”的溫病學家不是好中醫

它將藥用食物分為:水飲、穀食、調和、蔬食、果食、毛羽、鱗介七門。

而在《王氏醫案》中,應用“食療”案例甚多,現整理介紹如下。

01單味“食療 ”

王氏認為,以食代藥“處處皆有,人人可服,物異功優,久服無弊”。如大量頻進梨、蔗等果汁甘涼充液,可達救津養液之效。

如稱梨汁“甘涼潤肺”,名“天生甘露飲”,用於救津尤佳。

對誤服溫散溫補藥而病劇者,除以藥物治療外,常令日啖北梨,有的案例先後共啖梨300餘斤而愈。

再如,稱甘蔗“甘涼、清熱……。。充液。……榨漿,名天生復脈湯”。然甘味太重,生津之力有餘,涼性甚微,蕩熱之功不足,津虛熱不甚熾者,最屬相宜,風溫證中救液之良藥。

如娩後復發熱,胃汁受灼,亟與蔗汁頻灌,津回舌潤而痊。

西瓜汁,名“天生白虎湯”,“甘寒、清肺胃”。用於治療霍亂轉筋,目陷形消之症,輔助白虎湯加味而治。

王孟英:不會用“食療”的溫病學家不是好中醫

再如用尋常食用之品作解毒之用,亦甚簡便效廉。

綠豆“甘涼。煮食清膽養胃,解暑止渴……,生研絞汁服,解一切草木金石諸藥、牛馬肉毒,或急火煎清湯、冷飲亦可”,解烏頭毒效佳。

一般宜用綠豆二升,急火煎清湯,冷灌之,往往達病失霍然之效。

但是,“以食代藥”要詳辨性味,務求恰合病情。

如“豬為水畜,其肉最腴,大補腎陰而生津液,用治腎水枯涸之消渴,陰虛陽越之喘嗽,並著奇效。仲景治少陰咽痛用豬膚,亦取其補陰虛又戢浮陽也。”

據此,他以鮮豬肉洗淨切大塊,急火煎湯(吹去浮油)恣飲。用治少婦,胎澀不能下,飲之可產。

02擇食組方

選擇食物,組合成適當方劑,亦可提高療效。王氏常用二種以上的食物配伍成方,應用於臨床。

王孟英:不會用“食療”的溫病學家不是好中醫

如以橄欖、生萊菔組成“青龍白虎湯”,解膏梁魚面之毒,並治喉證,可用治喉爛如焚等症。

以漂淡海蜇、鮮荸薺組成的“雪羹湯”,清熱滌痰而顧津液。

可用治陡患腹痛,誤進消導、燥烈之品,傷津耗液所見諸症,達救陰之效。

“豬肚一具,洗淨以蓮子去心入肚內,水煎糜爛,收幹搗為丸服,名玉芝丸。凡胃氣薄弱者,常服令人肥健等等。

03藥食配伍

王氏常根據藥、食之性味特點,相互配合運用。

如治朱氏婦人,患晡寒夜熱,盜汗咽乾,咳嗽脅痛,肌削神疲,左手脈弦而數,右部澀且弱,此既多抑鬱,又善思慮,所謂病發心脾是也,而平昔畏藥,豈可強藥再戕其胃?以甘草、小麥、紅棗、藕四味,令其煮湯頻飲而愈。

又如陳某患嗽,吐痰,繼之以深紅帶紫之血,多藥不愈,士雄除清肺養陰外,佐吞松石豬肚丸而愈。

王孟英:不會用“食療”的溫病學家不是好中醫

再如婦人惡露不行,白帶時下,乳汁全無,而見血虛者,可用黃芪、當歸、甘草、生地、杜仲配大棗、糯米、芝麻、藕濃煮羊肉湯煎服。

04食湯煎藥

王氏常以較多量的食物,令先煮湯代水煎藥,或以食湯送服丸藥,分別用於清熱、蠲痰、理氣、通絡、舒鬱。

如治久治不愈的疥瘡,用雪羹湯送服當歸龍薈丸;脘痛用海蜇、荸薺各120克煎湯後,再煎高麗參、黃連、川楝、延胡、梔子、枳實、竹茹等藥,送服當歸龍薈丸而安。

治溲後見血,管痛異常,可用藕湯煎清熱涼血之品而瘥。

治嘔瀉,身熱腹痛,神思不清,用冬瓜湯煎黃芩、黃連、滑石、石斛、竹茹、黃柏、銀花、竹葉、橘皮、枇杷葉,往往可達熱退神清之效。

此外,以大蟾蜍煮湯煎育陰充液之藥,用治外患痛楚等證。

於此可見,王氏食療方法亦頗具功力。

綜觀王氏“食療”之經驗,法似新奇,理本至當。同時說明藥貴對病,雖飲食平淡之品,用之得當,亦有奇功。

TAG: 食療甘涼之品王氏急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