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11英雄傳——孫權

三國志11英雄傳——孫權

吳大帝孫權,字仲謀,據說是孫武第二十五代孫。曹操曾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可見孫權不是一般人物。雖然孫權是因為哥哥遇刺得特殊的環境下接手江東,但是卻能在逆境中成長髮育,多次出手,彰顯雄主風範。孫權努力經營江東一世,成績斐然,唯一令人詬病的就是英雄晚年沒有平穩著陸,導致朝局發生了嚴重混亂,東吳人力資源發生重大問題。

那年,小霸王孫策被許貢的刺客刺傷後,在床頭孫策用最後的力氣向孫權交代了後事,並簡單交接了權利了,之後便英年早逝了。當時江東統一時間不長,各方勢力仍存異心,孫策一死,局勢動盪不安。地方大元公然反叛、山越數萬人馬伺機作亂,宗室中有勾搭敵人的,有想奪權的,設定原來的繼位候選人亦被人殺害,總之當時內憂外患,情況危急。

在接下江東大位後,孫權指派周瑜程普等將,先滅地方叛亂,得其兵,滅山越,之後安撫內部,廣招賢才,安穩地方大族,順利交接了權利,穩定了大局,之後更三徵黃祖,滅之,報了殺父之仇。而後便發生了赤壁大戰,周瑜在孫權的全力支援下,火燒赤壁,佔領南郡,孫吳徹底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孫權雖佔領南郡,但是出於多種原因,將南郡等地借與劉備,後南下征服士燮,勢力進一步得到了發展。徹底穩定了大後方。

雖然南郡等地是借與劉備,但是卻發生了劉備借荊州,一借不還的惡性事件,進而發生了孫權劉備就被雙方對峙的緊張局勢,大戰一觸即發。後雖然劉備迫於局勢歸還部倆郡,但是雙方因南郡等地的歸屬問題為呂蒙白衣渡江以及夷陵之戰都留下了伏筆。

在割讓二郡後,孫權在與曹魏的幾次戰鬥中失利,甚至險些被生擒,為此,孫權變更了外交政策,開始了親曹的外交行動,並將奪取荊州納入了國家發展規劃。之後,趁著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後方兵力空虛之際,尋找藉口,派遣呂蒙奪取荊州,後呂蒙白衣渡江,不僅奪了荊州,還取了關公性命,徹底打破了孫劉聯盟,並間接引發了夷陵之戰。雖然前期的準備不足,但孫權果斷指派陸遜指揮部隊,取得夷陵之戰的大勝。此戰兩國實力都受到影響,但是為雙方日後復盟、共同抗魏卻奠定紮實基礎,只不過此時孫權所管轄的勢力範圍已經遠遠超過蜀漢。蜀漢已經從二號位變成了打醬油級別的存在。在幾年後,孫權親自指揮部隊,在石亭之戰中大敗曹休,曹魏更是不敢輕視江東,而此戰後一年,孫權稱帝,威名大震,人生已經達到了高潮。

在繼位之後,雖然吳國於蜀漢、曹魏、以及遼東勢力發生諸多大事,但總體形勢不錯。直到太子早逝,孫和被孫權立為太子開始,吳國政權出現了長時間的混亂。先是南宮之爭,一大批忠臣良將被殺,後是廢長立幼,動搖根本。在太元元年(251年)冬天,孫權在祭祀天地後得了重病,幾月後,留下少主權臣,撒手而去,終年71歲。待到孫權去世後不久,可以扶持幼主的忠臣良將已經沒有幾個了,結果是連續發生了權臣亂權事件,人心盡失,國力迅速走低。也許孫權在泉下也會對自己所有的事情感到後悔吧。

TAG: 孫權南郡江東劉備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