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式三法小兒推拿臨床資料反饋——積食篇

“一式三法”小兒推拿臨床病症臨床資料反饋—積食篇

一式三法小兒推拿臨床資料反饋——積食篇

1、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

全部45例均來自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推拿門診患兒,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齡3—10歲,平均(5±3)歲;病程最短2天,最長7天,平均(4。0±0。4)天;其中乳食內積型25例,脾虛夾積型20例。主要臨床表現:體溫升高,高於38°C,或有暴飲暴食史,腹部脹滿,大便乾燥或酸臭,腹部漲熱,或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神疲乏力,不思乳食,食則飽脹等。

2、 診斷標準根據《中醫兒科學》“積滯”內容將小兒食積分為兩種證型:乳食內積型:不思乳食,脘腹脹滿、疼痛,噯腐吞酸,或嘔吐食物、乳片,大便酸臭,舌苔厚膩,脈象弦滑,指紋紫滯;脾虛夾積型:不思乳食,食則飽脹,腹滿喜按,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神疲肢倦,大便稀溏酸臭,有不消化的食物,舌質淡、苔白膩,脈細滑,指紋淡滯。

一式三法小兒推拿臨床資料反饋——積食篇

2 、治療方法

“一式三法”即以調理脾胃為主導,進行捏脊、中藥貼敷、摩腹治療。先對患兒進行捏脊治療,再用中藥散劑貼臍後摩腹。a、捏脊:患兒俯臥位,醫者用拇指橈側緣頂住面板,食指、中指前按,三指同時相對用力捏住面板,略微上提,然後從魚尾穴開始,雙手交替捻動向前,同時拇指向上移動,至大椎穴止為一遍,每捏3次提拿1次,以上操作反覆操作3—5遍。若食積發熱者在脾胃腧處進行提拿2—3次,力度以患兒能夠忍受為度。b、中藥貼敷散劑組成:丁香、肉桂、肉豆蔻、藿香、八角,比例:1:1:1:2:1,粉碎成細末,過120目篩後,密閉儲存備用。捏脊後填到患兒肚臍內,填滿為度,膠布固定,然後進行摩腹,12h後揭下。c、摩腹:患兒仰臥位,醫者手掌自然伸直,腕關節為背伸,將整個手掌面平放於患兒肚臍上,然後以肚臍為中心,連同前臂做順時針方向的環形摩動,頻率約為:100次/min。每天治療1次,1次治療效果不佳者,可連續治療3次。

一式三法小兒推拿臨床資料反饋——積食篇

3、治療效果

根據《常見疾病診斷依據與治療效果判斷標準》評定療效,治癒:1次推拿治療後體溫正常,食積症狀消失,其他症狀消失;好轉;治療後體溫正常,食積症狀消失,其他症狀減輕;無效:治療後發熱不退或增高,仍有食積及其他症狀未改善或加重。45例中,1次推拿治癒39例,其中乳食內積型23例,脾胃夾積型16例;好轉4例,其中乳食內積型2例,脾虛夾積型2例;無效2例,均為脾虛夾積型,有效率為95。6%。

總之,“一式三法”作為一種簡單易學、療效迅速、安全方便的治療小兒發熱的方法,值得推廣和使用。

“一式三法”小兒推拿功夫班報名工作已經開始。歡迎大家諮詢瞭解

諮詢詳情關注微信公眾號:吻艾

諮詢熱線:400-6699-936

TAG: 治療患兒夾積型食積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