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病”十個孩子九個得,媽媽們最好提前做好預防

孩子和媽媽實在是一種

奇妙的緣分

生命最初期,寶寶安靜地呆在媽媽的肚子裡,媽媽偶爾

貪一些嘴吃點辣的

,寶寶就會

劇烈胎動

;出生後,軟軟的小人兒抱在懷裡,看著

肉嘟嘟的小

臉,覺得受再多的罪也值了;再後來,寶寶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嘗試自己吃飯自己走路自己玩玩具,媽媽無一例外地都變成了

操心的老媽子

這個“病”十個孩子九個得,媽媽們最好提前做好預防

其實,這種

血脈親情

帶來的情感束縛,很容易會引發一種心理“疾病”,並且這種“疾病”

發病率非常高

,基本上十個孩子裡面有九個都會出現。

媽媽們想一想是不是有過這種情況:自己把孩子放在孩子他爸懷裡,想去上個廁所,剛進廁所門還沒坐下呢,孩子就開始

哭鬧著找自己

,砰砰砰地拍廁所門;和婆婆說好看一會孩子,自己出門買個東西,剛下樓婆婆就打來電話孩子

哭鬧找媽媽

哄不住;好不同意偷空出去旅個遊,賓館還沒到呢,老人就發來影片孩子要媽媽,沒辦法只能

半路折回來

這個“病”十個孩子九個得,媽媽們最好提前做好預防

這種“病”就是——

分離焦慮症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這種情況有兩個高發期,一個是在

7個月左右

,持續到1歲半;另一個是

3歲進入幼兒園時

。其中後一個時期也被稱為“心理斷乳期”,如果處理不好,焦慮會

引起孩子生理上的應激反

應,長時間的焦慮容易使孩子

抵抗力下降

,並伴有不吃、不喝使孩子

營養不良

這個“病”十個孩子九個得,媽媽們最好提前做好預防

那麼媽媽們該如何對這一症狀早做預防呢?

1、

提早幫助孩子心理建設

寶寶由於對於

世界的認知不足

,當看不到媽媽時,會錯誤地認為“

媽媽消失了

”,繼而開始難過哭鬧。媽媽最好從小就開始做一些遊戲調整和引導寶寶的認知缺陷,例如,用雙手捂住寶寶的雙眼,雖然寶寶看不到媽媽,但是手掌在寶寶的臉蛋上

還有觸覺

,可以告訴寶寶“

雖然眼睛看不到媽媽,但是媽媽並沒有消失

”。

這個“病”十個孩子九個得,媽媽們最好提前做好預防

2、

讓寶寶逐漸適應分離時長

人都有一個共性,面對忽然失去的東西,悵然若失。所以媽媽們可以

每次多加一點時長

從寶寶眼前消失,開始的半分鐘、一分鐘、五分鐘,慢慢地變成半小時、一小時、半天,這種溫水煮青蛙式的分離訓練是一種

很好的預防方法

這個“病”十個孩子九個得,媽媽們最好提前做好預防

3、

每次分離都要給寶寶一個理由

孩子的養育中,最擔心“來無影去無蹤”的現象,媽媽

不明原因地

忽然消失忽然出現,對寶寶的認知都是一種折磨。要避免這些,媽媽要養成習慣,每次離開寶寶的視線都要

給寶寶一個理由

,簡短明瞭的理由。當寶寶還聽不懂話時,可以用肢體動作描述來交代理由。

這個“病”十個孩子九個得,媽媽們最好提前做好預防

4、

選擇一個合適的看護人或替代物

寶寶的養育需要一整個家庭的支援,而不是媽媽一個人的戰鬥。當媽媽因為產後工作或是其他原因確實需要長時間和孩子分離時,那麼最好是給自己尋

找一個代替看護人

;當分離只是短短的幾分鐘時,則需要給自己遵照一個

毛絨玩偶等替代物

。這樣可以很好地彌補孩子丟失媽媽後缺失感。

這個“病”十個孩子九個得,媽媽們最好提前做好預防

5、

有意識地培養寶寶獨立的性格

著名育兒心理學專家

蒙特梭利博士

曾經說過:“

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當寶寶一個人玩耍時,不要過多的介入;當寶寶粘著自己時,儘量去創造讓他一個人獨處的機會。讓寶寶有

獨立的習慣和性格

,可以很好地

緩衝新環境的恐懼感

,對入園時的分離焦慮症大有所益。

這個“病”十個孩子九個得,媽媽們最好提前做好預防

最後就是提高陪伴質量了,杜絕“

手機看護

”和“

朋友圈媽媽

”的情形。同時,分離焦慮症在媽媽身上也會出現,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寶寶是媽媽生命的延續,事關寶寶的事情都是大事,多瞭解一些知識,就少一些隱患。

這個“病”十個孩子九個得,媽媽們最好提前做好預防

(每天分享有質量的育兒知識,歡迎關注評論。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TAG: 寶寶媽媽孩子分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