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餐為什麼會成為高檔餐?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是我從小接觸的教育,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我東北的白山黑水,後又侵佔全中國,製造南京大屠殺。你說這國仇家恨能不深嗎,人都說愛屋及烏,我要說“恨屋及烏”從小討厭日本產品,更別說日本料理了。可有一件事情讓我想起來又尷尬又心痛,我老家在黑龍江中俄邊境的一個小縣城,我們的河上修了好幾座橋。咱們中國修的橋,維修了好多次,可質量還是不過關,但小日本修的橋,那老結實了,不管過多重的車都壓不壞。當年在憎恨日本人的同時,我從內心裡也有幾分佩服日本人,做出來的東西質量就是過硬。到了長春之後,更是看到日據時期,一些建築,無論是建築質量,還是藝術價值,都成為長春的標誌了。

日餐為什麼會成為高檔餐?

這些日式建築,具有堅固的質量和很高的藝術價值,至今仍在使用,已經與長春歷史融為一體了

這兩年我挺鬱悶,我從小吃飯就愛吃大蔥蘸大醬,尤其像烀土豆烀茄子,那蘸上雞蛋醬吃上一口,簡直就到了仙境,別提多美了。可是我女兒卻不愛吃,尤其不愛吃那帶臭味的農村醬,一吃就想吐。不喜歡吃就拉倒吧,我也不勉強,畢竟是00後的孩子。可是她非常喜歡吃日餐,迷上了日餐文化,一到日本料理店,就百般欣賞日本的餐具啊,壽司的文化故事啊。這讓我萬分惱火,這是日本人透過餐飲文化跟我爭奪下一代啊。這日餐啊,一位100元算是便宜的,高的到300元,500元,不僅掏空了我的腰包,而且還從美食文化上,搶走了我的寶貝女兒。要知道,我可是萬分愛我女兒的,愛我的國家的。

日餐為什麼會成為高檔餐?

日餐的造型、色彩,以及衍生的審美感,讓人歎為觀止!

幾次教育女兒未果,看到女兒如此喜歡日餐,這讓我心痛萬分的同時,也開始研究日餐料理和日餐文化。我越研究越心痛,越自豪。各位看官肯定愣住了,心痛就心痛吧,這自豪的多巴胺又是怎麼分泌出來的呢?

筆者為了樹立女兒正確的愛國主義,要愛中國的美食,那就不能粗暴的強制教育,必須要使用專業的知識。為此,筆者不僅購買了許多有關中餐日餐的專業書籍,而且還到中國最牛掰的專業網站——《中國知網》,查閱了日餐的專業論文。

日餐為什麼會成為高檔餐?

哎呦,這一查不要緊啊,這發現日本人的確厲害,首先日餐強調食材的本味,自然原味是日本料理的主要精神,即食材的鮮美要來自它本身的味道,而不能用佐料蓋過本料。第二,加工精細,但又不過度加工,保證食材原有的營養和味道。第三,強調餐飲環境和餐飲禮儀,吃日本料理,一半是吃環境、氛圍,吃情調,著重視覺、味覺與器皿之搭配,給人以文化和心靈上的享受,所以說吃日餐是一種治癒的過程。

日餐為什麼會成為高檔餐?

日餐對食材的鮮美追求,對本味的精緻苛求,可以說達到了極致

日餐的就餐禮儀,也非常講究“吃得規矩”。基本要求就是四點:順序,穩重、緩慢、整潔、安靜。這裡只講順序。吃日餐一定要從味道清淡的料理開始,再吃味道厚重的主菜,最後再用湯作為收尾,這幾乎是所有和食料理的預設順序。

剛才我說的作為一位中國美食文化粉絲的痛苦,而產生的自豪呢,那是來自對日餐歷史的深入挖掘。對日餐的加工工藝和烹調精神,以及它的文化,日本人倒挺誠實,一直認為中國文化包括美食文化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日本從文字到禮儀到美食都是師法中國。日本傳承和保留了我們中國古代很多的美食和禮儀文化,反觀我們中國的美食和傳統小吃,卻沒有得到深度的挖掘,更談不上多大的創新,一天天在衰落,同我們的四合院一樣,消失在老年人的味道記憶裡。

日餐為什麼會成為高檔餐?

中國唐宋文化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唐朝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在日本被寫入教科書,連兒童都倒背如流

所以嫉妒也好,羨慕也好,我們必須靜下心來,把美食的功課做好,因為美食是家文化的核心,是家庭成員溝通的最平常的方式。用心做好每一頓飯吧,像日本人那樣,給你的孩子吃,給你的父母吃,給你所愛的人吃。

TAG: 日餐日本美食文化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