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舍對雞成長過程中的影響

禽病防治養禽行家 禽病防治養禽行家

一、溼度控制

溼度即空氣中的含水量,適當的溼度與雞隻正常發育密切相關。溼度大,雞舍潮溼,墊料易黴變,細菌繁殖快,雞易得大腸桿菌、球蟲、黴菌等疾病;溼度小,雞舍乾燥灰塵大,雞易發呼吸道疾病等。

育雛期(前三週)相對溼度控制在65~75%最適宜。此期間因舍溫高而空氣易乾燥。這時用消毒水噴霧可一舉兩得;後期應避免高溼,相對溼度應控制在55~60%,而此期因飲水量大、呼吸量大導致空氣易潮溼,這時應新增乾爽墊料,加強通風。

二、溫度控制

雛雞缺乏體溫調節能力,必須人為提供適宜的溫度。溫度過高,雞擁向遠離熱源的牆壁及漏風處,採食減少,飲水增加,生長緩慢;溫度過低,雞扎堆,並擁向熱源,卵黃吸收不良,引起呼吸道疾病,消化不良,增加飼料消耗。而且扎堆還會造成雞壓死的現象。

測定環境溫度,溫度計的高度要以雞背水平線處為準,育雛時,溫度計位置要距熱源適中,不可太近或太遠。有經驗的農戶結合溫度計的讀數與雞群的分佈情況來綜合衡量溫度,即所謂的“看雞施溫”。原則就是雞群要均勻分佈、活動自如。

三、通風換氣控制

通風換氣是適當地排除舍內的汙濁空氣、病原微生物、灰塵和水氣等,降低它們對雞生長髮育的影響,另外換進外界的新鮮空氣,促進雞的快速生長。

雞舍內的有害氣體主要有氨氣(NH3)、硫化氫氣體(H2S)、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等。氨氣濃度過高時,常發生粘膜的鹼損傷和全身鹼中毒,粘膜充血癥、呼吸道疾病和貧血。嚴重時還會導致粘膜水腫、肺水腫和中樞神經中毒性麻痺。硫化氫濃度過高時引起的是粘膜酸損傷和全身酸中毒,情況如同氨氣。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持續時間長時主要是造成缺氧。所以一般情況下,雞舍氨氣的濃度不能超過20mg/kg,通風可以透過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來完成。

四、光照控制

控制光照主要是控制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肉雞的光照有兩個特點:其一為光照時間儘可能地長,這是延長雞的採食時間,適應快速成長,縮短生長週期的需要;其二是光照強度要儘可能地弱,這是為了減少雞的興奮和運動,提高飼料效率。

1、肉雞常用的光照時間

(1)1~2日齡,24小時光照,讓雞儘可能地適應新環境;

(2)3日齡以後23小時光照,1小時黑暗,黑暗是為了使雞適應生產過程中突然停電引起炸群等應激。黑暗時間在晚上,即天黑以後不開燈,停一小時後再開燈。

2、肉仔雞常用的光照強度

(1)1~5日齡,每平方米1。5~2瓦,燈泡功率不宜過大;

(2)6日齡至出欄,每平方米0。75~1瓦;

(3)白天日光強度強時,要適當地遮光,光度過強易使雞興奮並導致啄癖,對生長催肥不利。

3、肉仔雞的限制性光照

五、飲水管理

肉仔雞飲水管理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情況:

1、水源要充足,要求使用深井水或自來水;

2、水的質量:一方面要求衛生,不能被大腸桿菌和其它微生物所汙染,另一方面礦物質含量適宜,不能過硬或酸鹼化等;

3、飲水器具:雛雞每日要清洗消毒兩次,飲水器具的高度始終要與雞背平行。

六、給飼管理

要根據品種標準核算每天的給飼量,飼餵時要少喂勤添,1~5日齡,8次/日;5日齡後逐漸減少,後期限3次/日。飼槽的高度要與雞背平行,不同型號的飼料交替時要逐漸變換,採用1/3、2/3、1形式。夏季高溫時,儘量調整飼餵時間,在早晨和傍晚進行。另外一定要注意飼料的保管,以防飼料黴變,具體做法是,飼料應放在單獨的飼料房內且通風良好,並注意堆放高度。

七、選擇最佳出欄日齡

肉仔雞什麼時候出欄效果最好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就生長規律來說,一般是在日增重達最大高峰後最佳。

不同品種的肉仔雞的日增重最大高峰時期是不一樣的。就快大型白羽雞來說,在7周齡左右出欄飼料效果最高。具體最佳出售日齡,養殖戶應結合市場價格行情等情況綜合考慮。

八、勤觀察雞群,及時做好日常記錄

經常觀察雞群是肉仔雞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透過觀察雞群,一方面可促進雞舍環境的隨時改善,避免環境不良所造成的應激;二是可儘早發現疾病的前兆,以便早防早治。

觀察的內容有:

1.雞群分佈情況;

2.羽毛與精神狀況;

3.糞便有無異常;

4.呼吸道有無異常聲音;

5.採食與飲水是否正常。

根據觀察的結果綜合分析雞群健康與否,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還要認真作好日常飼養記錄,主要記錄每日的死亡、淘汰、用料、用藥、免疫接種等,定期稱重。以上記錄為日後出欄的效益分析提供了原始材料,併為下批雞的飼養提供經驗教訓。

雞舍對雞成長過程中的影響

歡迎新增微信15666464494

TAG: 日齡雞群光照仔雞雞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