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中尚未提到的刺宮無頭案

《清平樂》中尚未提到的刺宮無頭案

#案情經過

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正月十八夜裡,寧靜而戒備森嚴的東京皇宮內,忽然出現了四個手持短刀的黑色人影,沿途殺死幾名值班的宿衛兵,把長兵器搶到手後,翻過廷和殿宮牆,直闖到皇后居住的福寧殿,他們企圖行刺主宰一國命運的仁宗皇帝。

有一名宮女聽到動靜後出來觀望,被刺客抓住,要她說出皇帝的住處。由於宮女不敢洩露,結果被刺客殘忍地砍斷了手臂。仁宗皇帝聽到宮女的驚叫聲,估計殿外出了大事,冒冒失失就要開門出外察看。曹皇后拖住仁宗,不讓他出去。皇后立即打發宮人從旁門出宮,馳召都知官王守忠帶兵入宮護駕。皇后估計刺客找不到皇帝,定會到處放火,藉此燒死皇帝,她打發宦官們提水做好防火準備。果不其然,不一會兒,刺客就點燃了宮簾,宦官們奮力潑水,沒有引起火災,刺客的陰謀又未得逞。其他一些宦官聽到動靜後,紛紛聚攏到福寧殿,皇后就分派他們把守各路口、房舍,並把他們每人的頭髮剪下一縷,說等平賊以後論功行賞,將以其為證。宦官們為了表白自己的忠心和獲得厚賞,沒有不盡死力的。

宮廷宿衛兵趕來後,經過短時間交鋒,有三名刺客當場斃命。剩下一名刺客衝出包圍圈,邊戰邊退,一直退到宮城北城樓上。他居高臨下,防守著狹窄的樓道口,與宿衛兵對峙著。

仁宗皇帝讓官員去查證刺客的身份,經辨認屍體得知,原來被殺的三名刺客是崇政殿親從官顏秀、郭逵和孫利,經查證,斷定逃跑到北城樓上的那個刺客是王勝,也是崇政殿親從官。宋仁宗指示衛兵要抓活口。可是當衛兵們拿下王勝後竟然當場將之分屍。

事後,皇帝發配五名負責皇城護衛的大太監被髮配,經過夏竦力保,只有一人得以免罪。

這件事情便死無對證,竟然不了了之。成為一件迷案。

#因為死無對證,這次攻擊的目標、指使人、作案動機均有很多疑點。

首先,刺客們想要刺殺的物件究竟是宋仁宗還是曹皇后?亦或是有人想要嫁禍於皇后。(雖然皇帝不會死,但是在皇后的寢殿裡動手,皇后自然也有嫌疑)

如果是為了刺殺宋仁宗的話,僅僅派遣四名親從官,既無地圖、內應引導,又無外援助力。被人拿活口的可能性很大。沒有哪個傻瓜會天真愚蠢到這種地步。況且在崇政殿動手,不是更加方便?何必捨近求遠鬧出那麼大動靜。

那就剩下另一種可能。目標是曹皇后。

如果目標是曹皇后,那麼嫌疑最大的就是張貴妃——清平樂裡的張珌晗。

《清平樂》中尚未提到的刺宮無頭案

張珌晗是最受皇帝寵信的女人,身為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因此,她具備幹掉曹皇后或者嫁禍於皇后的作案動機。但是張貴妃勢單力微,就算有這個心思,未必能有這個能力。

從曹皇后臨危不亂的表現看,似乎是曹皇后早有預備。因為有一件小事的記載透露了這個資訊。事發前三天,宋仁宗提出將後宮各殿都掛上燈籠。被曹皇后以節約用度的名義否決了。因為夜色更利於刺客鬧出動靜後全身而退。

‘辛酉,崇政殿親從官顏秀、郭逵、王勝、孫利等四人謀為變,殺軍校,劫兵杖,登延和殿屋,入禁中,至寢殿。時皇后侍帝,夜半,聞變,帝遽欲出,後閉閤抱持,遣宮人馳召都知王守忠等以兵入衛。賊至福寧殿下,斫宮人,傷臂,聲徹帝所。宦者何承用慮帝驚,紿奏宮人毆小女子,後叱之曰:“賊在殿下殺人,帝且欲出,敢妄言邪!’

疑點一:別人都不知道外邊為何吵鬧,獨曹皇后未卜先知,知道有人殺人,難道長了千里眼?

有人提出可能是曹皇后自導自演的一齣戲。如果真是這樣,曹皇后的動機何在呢?

《清平樂》中尚未提到的刺宮無頭案

史書上還是留下了一些線索。

“閤內妾與卒亂當誅,祈哀幸姬,姬言之帝,貸共死。後具衣冠見,請論如法,曰:“不如是,無以肅清禁掖。”帝命坐,後不可,立請,移數刻,卒誅之。”

就在同一年,慶曆八年,有皇帝寵姬的婢女與衛兵私通,寵姬哭求皇帝赦免婢女,曹皇后堅持不可,當著皇帝的面堅決殺掉了寵姬的婢女。

疑點二 曹皇后在此次突發事變中的表現先堪稱完美,極有可能是因為她事先導演了一切,目的就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堅持殺掉寵姬的婢女是為了立威,導演這齣戲更能提升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

疑點三 再看看曹皇后與張貴妃平時的表現。

張妃怙寵上僣,欲假後蓋出遊。帝使自來請,後與之,無靳色。妃喜,還以告,帝曰:“國家文物儀章,上下有秩,汝張之而出,外廷不汝置。”妃不懌而輟。

張貴妃恃寵而驕這是取禍之道而不自知。甚至要借皇后的儀衛出行。曹皇后表面低調,實則放大對方的錯誤。連皇帝都看在眼裡。

試想一下,究竟是恃寵而驕的小女人可怕還是低調城府的曹皇后更可怕?一個將情緒都寫在臉上的小女人適合玩陰謀詭計嗎?

之所以說曹皇后的嫌疑更大還有更重要的一條證據。

樞密使夏竦言於帝,請御史同宦官即禁中鞫其事,且言不可滋蔓,使反側者不安。參知政事丁度曰:“宿衛有變,事關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固請付外臺窮治黨與。自旦爭至食時,帝卒從竦議。甲子,降內侍楊景宗、鄧保吉、楊懷敏、劉永年、趙從約、王從善等五人皆外遷;獨懷敏領職如故,竦庇之也。

疑點四 夏竦與張貴妃的關係更親近,具體證據限於篇幅不詳述了。在清平樂中也有描述。連夏竦也堅決要求徹查到底,多少說明夏竦與張貴妃是有底氣的,因為他們不是謀劃者。

#讓我們試著還原一下當時的過程。

曹皇后透過某個內侍或者宮女買通了四名親從官,於當夜翻牆進入皇后寢宮。

這四人蒙面後於路上殺死幾名衛兵,奪取兵仗,再脅迫一名宮女帶路來到皇后寢殿。他們的真正目的不是要刺殺誰,而是鬧動靜,動靜越大越好。

當他們點完火後,準備按計劃趁著夜幕掩護,逃到北城樓,再經人接應逃離現場。

讓四人意外的是當時衝出來一群可能早做埋伏的宦官及大隊衛兵,雙方廝殺一陣後,當場死亡三個,倖存者王勝且戰且退到北城樓時卻發現這是條死路。沒人接應自己。這時他應該反應過來,自己上當了。侍衛們不顧皇帝命令,將之滅口。

而這一切都在皇后的計劃之中。相信即便王勝被抓了活口,皇后也有撇清自己的能力。這就是為什麼王勝有機會說話,卻沉默而死的原因。這四人受了重金,辦的是一件表面上很容易的事情。可能到死,他們也不知道幕後的主使是誰?

根據利高者疑的原則,表面張貴妃似乎更應該是幕後主使。可是事後看,皇后卻是最大的受益者。不過這一切都只是本人的猜測。真像早已經埋入歷史塵埃中了。不知道《清平樂》劇中是否會再現此疑案,很值得期待。

TAG: 皇后刺客張貴妃皇帝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