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節氣知識知多少?

北京時間10月8日9時39分我們進入了“寒露”節氣交節的時間。寒露是戌月的開始,代表著秋季的金氣已經減弱,冬季的寒水已出現,此時秋風已冷,露水已寒,故而叫寒露。此時節,荷敗蟬噤,桐殘葉黃,千里霜鋪,鴻雁南歸,呈現出一派深秋景象。

“寒露”節氣

每年公曆10月7日、8日或9日,太陽到達黃經195度,為“寒露”節氣開始。此時節,北半球陽光照射角度明顯傾斜,地面接收的陽光熱量顯著減少,白天秋高氣爽,夜晚冷若冰霜,因此“寒露”成為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

“寒露”節氣知識知多少?

“寒露”三侯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釋為:寒露,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此節氣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初候鴻雁來賓: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佇列大舉南遷。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

三候菊有黃花:菊花已漫山遍野地開放。

“寒露”見證了天氣由涼變寒的轉折,也見證了秋的遞進。

古代把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徵。仲秋白露節氣“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時已是“露氣寒冷,將凝結為霜了”。

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東北和西北地區即將進入冬季。國慶期間,我國東北和華北地區都有降溫的情況發生,正是寒露節氣來臨的標誌。

“寒露”節氣知識知多少?

“寒露”與農業生產

一、寒露怕見霜

霜的出現也就代表著溫度已經很低了。如果寒露節氣已經出現了“早霜”,也就代表著夜晚的涼氣已經低於零度了。寒露節氣正是忙碌的秋收時節,俗話說:“棉怕八月連陰雨,稻怕寒露一朝霜”,若寒露出現霜,就會凍壞稻子,特別是晚稻正處於抽穗和迎花期,若此時溫度驟降,就會導致稻子空殼率增加,從而影響產量。

寒露節氣正是農忙季節,俗話說:“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寒露不摘煙,霜打莫怨天”,“寒露不刨蔥,必定心裡空”等,都說明了這些作物要在下霜之前抓緊收割,晚了就會被霜打,也就是會被凍壞。如果寒露見霜,也就意味著這些作物都會被凍壞。

二、寒露怕見風

寒露節氣氣溫已寒,此時北方的冷空氣開始向南移動。當冷空氣南下之時,就會給南方帶來降溫天氣,因此人們把寒露節氣所刮之風稱為“寒露風”,也叫“社風”。

而此時正是南方晚稻抽穗迎花時期,如果遇到了“寒露風”造成降溫,輕者會導致水稻葉尖乾焦,重則就會影響水稻的開花和授粉。

所以“寒露風”是造成晚稻減產的主要災害之一。俗話說:“禾怕寒露風,人怕老來窮”就是這個意思。

三、寒露怕無雨

俗話說:“寒露無雨,百日無霜”,意思就是寒露當天是晴天,之後百日之內都不容易見霜。由於溫度低於零度以下才會將露水凝結成霜,如果百日無霜,也就代表著溫度還沒有低於零度,無霜也難形成雪,因為雪和霜都需要溫度低於零度才可以。

那麼寒露之後百日,也就是大寒節氣前後,還沒有見霜,也就意味著溫度還沒有低於零度,這就很容易形成暖冬。而暖冬也就意味著天氣乾燥,各種細菌活躍,而蟲卵也更容易過冬,到了春季之後,就容易形成蟲災。而且暖冬也不利於冬小麥的生長,甚至會導致來年出現“倒春寒”,所以暖冬並不是什麼好現象

“寒露”節氣知識知多少?

寒露與養生保健

“寒露”時節應該如何養生保健?“寒露”恰值熱冷交替,此時陽氣漸退陰氣漸生,人的生理和生活活動一定要適應自然界規律,以確保體內陰陽平衡。合理安排衣食住行,使身體同步適應氣候變化,才是科學的養生之道。

衣:秋季涼熱交替,氣溫逐漸下降,不要因為貪涼而露出胳膊大腿以防涼氣侵入體內。“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是一條很好養身之道。寒露節氣一過,應注重足部保暖,以防“寒從足生”。

食:“朝朝飲水,晚晚喝湯。”這是我國古代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意思是說白天注意多喝水,晚上可以喝些蜂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

住:《黃帝內經》說:“秋三月,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所以深秋最好保證充足睡眠。另外,熱水泡腳可預防陽虛調節經絡,既解乏又利於睡眠。

行:在外出旅遊時應注意補水,多吃蔬菜瓜果,增加體內維生素和各種礦物質,使面板不至於乾燥皺裂。

TAG: 寒露節氣寒露風暖冬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