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濟民“談音論樂”談古琴曲《酒狂》與《流觴》

鄭濟民“談音論樂”談古琴曲《酒狂》與《流觴》

在芸芸眾多的古琴曲中,《酒狂》算是一首相當普及和深受琴家歡迎的樂曲。據說當年上海的姚丙炎老先生首先打出了此譜,是以6/8拍節奏為主,風靡一時。但傳到京城後,北京的琴家們卻認為6/8拍子太規整,略嫌“醉意不足”,而把它改為5/8拍,彰顯出醉意醺醺丶腳步踉蹌之感。此曲傳說是魏晉時代竹林七賢者阮籍所作,曲意描繪了當時的“文人”,不滿朝廷和政治,隱居山林,憤世嫉俗丶放浪形骸,借酒狂娟的形態。在歷代流傳至今的許多古琴曲中,絕大部分都是以“清微淡遠”“中正平和”的樂曲為主,或以傳統敘事丶教化為旨,樂曲速度多以緩慢丶平和,娓娓道來,不急不疾。所謂“君子風度”,“彬彬有禮”也。惟有此《酒狂》,雖曲目短小,然速度較快,且稜角紛陳,曲終前的“仙人吐酒”,更是難言風雅。即便如此,《酒》曲卻因其獨特風貌,沿傳至今,頗受歡迎。甚至在近年不少“重大場合”,為數數百人的古琴合奏時,被組織策劃人“大膽”地選為合奏曲目,顯示其“陣容”。

今年十月下旬,我獲邀赴海口參加“中華國樂周”活動,與國家級古琴非遺傳承人丶武漢音樂學院教授丁承運一起為頒獎禮壓軸合奏演出後,翌日應邀去海南大學音樂學院聽丁承運教授的古琴講演,現場聆聽了丁教授親自打譜與演奏的琴曲多首,為《流觴》一曲而感耳目一新,進而倍感興趣,遂邀請丁教授於來年元月親臨杭州西湖邊的殊勝學堂傳授此曲。

《流觴》一曲,篇幅不長,旋律與《酒狂》相近。但是,卻不同於《酒》曲以三拍子為基調的6/8丶5/8搖擺節拍,而採用比較規整的二拍子及其復拍的典雅節拍。曲意卻是表現王羲之及其一眾文人雅仕於著名的蘭亭雅集中,曲水流觴,觥籌交集,吟詩揮毫,歡樂自在的場面,一派惠風和暢,風流倜儻之景。給人予積極向上,典雅斯文之感,意境清麗淡雅,情調歡快暢達。

鄭濟民“談音論樂”談古琴曲《酒狂》與《流觴》

值得一提的是:《流》曲在規矩丶典雅的開始四個以“宮”音為主的樂句之後,轉入出現“羽”音時,同時立即出現連續的“切分音”,以表現出那種曲水流觴丶隨波迴轉的形象。再加以“撞猱”、“飛吟”等指法的襯托,將千年前會稽山陰,群賢雅集的歡樂場面表現的淋漓盡致。

鄭濟民“談音論樂”談古琴曲《酒狂》與《流觴》

音樂就是這麼奇妙:很多時,並不需要什麼複雜的技巧,只要更換一下節奏與旋法,卻立即會顯現出不一樣的心情與曲意。其中奧妙,惟有體驗,難以言說。…

在當今中國提倡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潮中,在浙江這個歷史上“蘭亭雅集”的發源地,提倡與推廣《流觴》此類的優秀作品,實有必要。

彈罷《酒狂》的琴友們,你們不妨轉換一下口味,臨杭州殊勝,撫《流觴》之曲,悟蘭亭盛會,續七絃風雅。

鄭濟民 己亥冬於杭州

TAG: 酒狂流觴曲意拍子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