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內娛頂流,接連塌房。

流量明星,成了名副其實的「流星」。

可即便如此,依然有人對流量趨之若鶩。

這也越發襯托出拒絕隨波逐流者的可貴。

前不久,

郭曉婷

在採訪中道破貴圈畸形生態。

堪稱「內娛孤勇者」。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而最近,初代頂流

李宇春

也語出驚人。

直言自己

主動去流量

,解散粉絲後援會、淡出微博八年。

對「營業」更是竭力抗拒。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同時,她對內娛如今打造流量明星的做法也不認同。

早年選秀,是草根自我表示式的「想唱就唱」。

如今卻是被動的「我由你打造」。

沒有真實的自我,只有迎合的人設。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此言一出,有人誇讚。

覺得她是娛樂圈少見的清醒真誠。

當然也有人質疑。

明星就是流量本身,「去流量」只是空談。

靠流量吃飯,卻又看不起流量,實則是偏見。

明星真的能主動「去流量」嗎?

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李宇春的成名之路,觀眾並不陌生。

2005年,她憑藉驚人的300多萬票數登上《超女》冠軍寶座。

在網路還未普及,只能投票依靠手機簡訊投票的當時。

李宇春是當之無愧的民選「頂流」。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與流量相伴而生的粉絲經濟,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但李宇春卻開始一系列「去流量」行動:

解散粉絲後援會。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棄用微博八年

,主動淡出社交平臺。

微博流量風口期,她不「營業」卻轉而去演了一年話劇。

甚至另闢戰場,開始接觸電影。

在《十月圍城》《龍門飛甲》中化身打女。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李宇春之所以如此堅持「去流量」,既是自主也是無奈。

一夜成名之後,質疑聲鋪天蓋地。

她一邊登上時代雜誌週刊封面,成為現象級的符號。

一邊被造謠、辱罵、攻擊、取各種黑稱。

成為初代頂流的同時,也成了初代網暴受害者。

她對流量帶來的傷害,持以沉默抵抗。

淡出網路,去填充年少成名造成的生活經驗真空地帶。

同時,保持流量很多時候都以犧牲個人堅持為代價。

這對於自我意識強烈的藝人來說,十分煎熬。

公司要求的版權商業歌曲,「甚至不符合你的價值觀」。

只好透過「去流量」來保留核心的自我。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而讓個人堅持戰勝流量利益選擇的原因,也在於李宇春成名之路的特殊性。

區別於如今的資本包裝,早期的選秀明星大多

「草根」出身

成為高高在上的明星之前,根還在土裡。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因而,李宇春步入如今的流量場域時,感覺到了很強的不適感。

正如她採訪中所說,以前的選秀是「想唱就唱,任何人都可以去唱」。

是草根的表達。

如今更多的是「我由你創造」「你越喜愛我越可愛」。

服務型的權力關係

由於她不認可這樣的模式,所以只能拒絕流量時代的遊戲規則。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主持人陳曉楠用「笨拙」評價李宇春的姿態。

的確,李宇春的

實力似乎總是落後於她的認知

雖然擁有極高的國民度,但作品卻處境尷尬。

《Why Me》《下個,路口,見》《無價之姐》贏得了傳唱度,卻深陷抄襲醜聞。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嘗試了高難度的戲路,也提名獎項。

可始終欠缺一部真正公認的演技代表作。

反倒常常被評價為電影中令人齣戲的扣分因素。

因而,與其說這段採訪是為李宇春加冕。

不如說是終於把她還原為一個

普通藝人

剝去初代頂流的光環後,以親歷者的視角讓我們看到了流量時代的另一種選擇。

實際上,刻意與流量保持距離的藝人,並非只有李宇春。

2015年,

胡歌

主演的電視劇《琅琊榜》《偽裝者》接連大爆。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事業巔峰期,邀約應接不暇。

胡歌卻急流勇退,選擇留學。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上映期間。

影迷自發集資購票應援,遭到胡歌本人發文回絕。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與胡歌搭檔兩部劇同時爆紅的演員

王凱

,也選擇解散了自己的粉絲後援會。

他認為用作品給予迴應,才是和粉絲最良性的互動。

有些人只想認真做演員,流量操作對其而言反而成了負擔。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因《你好,李煥英》一朝飛昇的

張小斐

,同樣果斷解散了後援會。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放眼整個華語圈,「去流量」實則早已是香港樂壇的優良傳統。

譚詠麟

就曾公開宣佈以後不再參加任何音樂及歌曲比賽節目,也拒領任何音樂獎項。

巨星頂流的急流勇退,是給後來者讓路。

為香港樂壇的新生力量讓渡出更多生長空間。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張國榮、梅豔芳、黎明、張學友、許冠傑

等諸多巨星也選擇主動「去流量」。

或退出樂壇,或拒絕拿獎。

既是出於對自身生涯的清醒規劃。

也是以身作則,令行業邁向更多元的格局。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梅豔芳就曾直言,相比於被複雜的外界因素影響歌唱,不如找回自己喜歡的路向,如此反而更開心。

功成名就的大咖前輩選擇「去流量」。

是因為流量對其而言,早已是虛無的泡沫。

拂去浮華,更見真章。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明星「去流量」,觀眾自然喜聞樂見。

隔絕行業紛擾的亂象,藝人所專注的事業也會更加優質。

同時,「去流量」讓藝人與粉絲的關係更為純粹。

沒有做資料、控評、撕番位。

靠作品與實力說話交流的圈內生態也會更為健康。

就像李宇春主動跳出流量怪圈之後。

受其影響的粉絲也明顯感受到更多的正向迴圈,迴歸到最初喜歡一位藝人的輕鬆狀態。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去流量」雖好處多多,但也難度甚高。

首先,深處漩渦中心的藝人本身要有

清醒的認知

在被巨大的關注度衝擊時,仍能準確辨認到自己的位置。

就像李宇春談及自己總是被問上時代雜誌封面的感受。

她能意識到自己處於時代之中,並不以此為傲。

浪頭能起,並不是因為某一滴水。

而是仰仗大海,潮汐,甚至月亮。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而要保持「清醒」,並非易事。

它要求藝人本身有時常

自省

許多明星雖有關注度,卻並不具備這種能力。

理所應當地生活在充斥著溢美之聲的真空層主中。

享受慣了明星身份帶來的客氣,久而久之丟掉自知之明。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觀眾連名字都不想看到的張翰新作。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而敢於去流量的人少之又少。

正是因為長久的自省能力其實是一種折磨。

想要精進,就要不斷懷疑自己。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其次,

「去流量」的前提是實力。

藝人需要有切實的作品去支撐演藝事業。

才能在流量光環消散之後獲得自我價值。

正如演員王凱事業巔峰期解散粉絲後援會,此後依舊能成功塑造《大江大河》中宋運輝一角。

進一步擴大國民度,靠的本是自身演技實力而非流量加持。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而這同時也是如今許多流量明星過度依賴流量的原因之一。

正是因為「去流量」以後,實力空無一物。

包裝出來的人設與杜撰出的勵志故事早已氾濫成災,不足以支撐起一個藝人的全部事業。

就像前段時間被嘲到出圈的

丁澤仁

塌房風波。

身為偶像,唱跳實力與職業自律性皆無。

唯有用「你是我唯一的姐」對粉絲苦苦哀求討好。

無非是深知,沒了這點粉絲後,在娛樂圈毫無立身之本。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流量明星對自身處境並非一無所知。

而粉絲目睹過眾多塌房慘案後,也未必會繼續神化偶像。

可弔詭之處就在於,他們依然彼此配合演著一出大戲。

粉絲把刷出來的資料當成「實績」來吹噓。

面對演技差評,也拉流量作遮羞布。

殊不知,

普通觀眾看的是體現在作品中的實力。

從來不是作品之外僅飯圈可見的虛名。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如此一來,也反證出為何以前的藝人不易塌房。

而如今「頂流們」卻接連爆雷,本質上正是沒有實力託底。

許多人想要成為偶像,並非是出於音樂或表演夢想。

而是直奔著「做明星撈錢」。

以前偶像的意義,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人生的榜樣。

如今卻是拿著天價日薪,可只有在賣慘時才能展現演技的「

208萬

」。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確實,流量帶來的巨大收益,也讓「去流量」的

代價變得高昂

曝光度和活躍度消失,意味著不被看見就會被逐漸遺忘。

就像李宇春淡出微博去演話劇,就得到許多勸退。

原因正是經濟上實實在在的損失。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而即便如此仍選擇去流量的原因,又再度回到了藝人本身。

那就是

對自己有所要求

渴望進步而非停滯,琢磨精進而非躺在功勞簿上啃賬本。

畢竟,好演員被流量反噬的例子也並不少見。

楊紫幾部流量合作劇,接連因對手演員塌房之故而不見天日。

曾經她認為流量能為自己贏得更好的角色。

可這份初心,也逐漸隱匿在一部部自我重複的古偶之中。

而真的能給觀眾留下印象的,卻大都是無流量時期的角色。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流量讓資本狂歡,粉絲疲累,演員為其所困。

讓陷入流量怪圈的所有人,不停追逐一個虛無的東西。

而說到底,觀眾真正在乎的根本不是流量。

而正是「去流量」之後留下的好作品。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全文完。

助理編輯:白素

恭喜,內娛又出了一個“叛徒”

TAG: 流量李宇春粉絲藝人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