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武俠的地方,就有美食

1

武俠,是中國人專屬的浪漫。從《史記》《水滸傳》們開始,武俠就在中華文化之中萌生了嫩芽。

有武俠的地方,就有美食

上世紀二十年代平江不肖生寫出的《江湖奇俠傳》,被認為是近代武俠小說的鼻祖。

當然,現在說起武俠二字,讓人最先聯想到的,那必須是金庸、古龍,是梁羽生、溫瑞安,以及他們所代表著的港臺武俠。在幾位武俠宗師,以及層出不窮的其他武俠小說作者共同書著下,武俠慢慢成為了一種“必需品”——不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電視劇,亦或者遊戲,武俠題材總會霸佔一個專有的位置。

2

金庸的第一本長篇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距今已有66年。古龍的第一本武俠小說《蒼穹神劍》,距今已有61年。更受人們歡迎的《天龍八部》《鹿鼎記》《流星蝴蝶劍》等,也是距今幾十年開外了。但時至今日,依舊有許多書迷熱衷於討論這些武俠經典中的細節。比如喬峰和段譽,或者說降龍十八掌與六脈神劍孰強孰弱,二者擁躉吵了好些年,也沒能蓋棺定論。估計還會繼續爭吵幾十年。

有武俠的地方,就有美食

除了戰力對比,人們逐漸開始討論起更加“細枝末節”的東西。開啟知乎搜尋“武俠”,你就能看到各種刁鑽的角度,例如“金庸筆下有多少種變態之戀”、“誰是金庸筆下最可憐的人”、“武俠小說裡最傻的武功是什麼”,甚至是“為什麼武俠小說中的人光喝酒吃飯,卻不拉屎?”

而在這些提問與討論中,美食,成了頗為顯眼的一類。

3

例如在《射鵰英雄傳》第十二回《亢龍有悔》中,黃蓉為了讓洪七公收郭靖為徒,做出一道蒸豆腐的菜品,還以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的詩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為名。

其具體做法,其實聽起來並不複雜,將一整隻上好火腿剔骨剖開,挖出二十四個圓孔,再將嫩豆腐削成圓球放入孔內,扎住火腿慢蒸。待蒸熟之後,豆腐也就有了火腿的鮮味,隨後,將火腿“棄去不食”。

“二十四橋明月夜”,將黃蓉的絕世廚藝體現得淋漓盡致。這道菜看著很不錯,但光是將嫩豆腐削成球的本事,書中得是黃蓉運用家傳的蘭花拂穴手才能做到,而回到現實世界,想想便知,這並不是個簡單的事情。拿一整隻上好火腿蒸豆腐,完事“棄去不食”,也頗為浪費。

有武俠的地方,就有美食

不過,能撬動洪七公傳授武學的菜品,還是激發了許多人的好奇和嚮往。因此,某餐廳曾推出過“二十四橋明月夜”的復刻菜品,將武俠美食切實地抬上了現實餐桌。更有些人,經典之上創新改良,省去了削豆腐成球的工序,將火腿切片塞到豆腐塊之間,把“二十四橋明月夜”改造成了全新的樣子。

有武俠的地方,就有美食

圖片來自@Amanda曼達

4

在《天龍八部》中,同樣有類似的美食描述。第十一章裡,阿碧阿朱為招待段譽,先是拿出了四道小點心:玫瑰松子糖、茯苓軟糕、翡翠甜餅、藕粉火腿餃。光從菜名上就能看出,這四道點心極為精緻。就連打小不愁吃穿,出身皇族的段譽,也“對著四個小點心是吃一道,贊一道。”

不過盞茶,阿碧阿朱又備好了六道好菜:菱白蝦仁、荷葉冬筍湯、櫻挑火腿,龍井菜葉雞丁、梅花糟鴨、翡翠魚圓。幾道菜裡都混上了花瓣鮮果,色彩豔麗的同時為這些魚蝦肉食帶來了天然清香。

有武俠的地方,就有美食

荷葉冬筍湯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菜色本身誘人外,金庸還在這幾樣菜裡“植入”了人物個性。例如綠色系的荷葉冬筍湯、翡翠魚圓就是阿碧做的,紅色系的櫻桃火腿、梅花糟鴨們就是阿朱做的。因而看客在字裡行間感受文字飄香的同時,也清晰地記下了阿碧阿朱溫婉、活潑的個人特點。

也難怪段譽試吃之後,毫不吝嗇讚美之詞:“有這般的山川,方有這般的人物。有了這般的人物,方有這般的聰明才智,做出這般清雅的菜餚來。”

有武俠的地方,就有美食

翡翠魚圓

於是,藉助段譽的讚歎,這幾道俗世難見的美食,便打動了看客,走進了看客心裡。

5

人們之所以熱衷於討論武俠美食,除了吃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外,主要功勞得記在武俠小說本身。

美食與小說中的地域風情、人物性格、劇情故事的描寫總是息息相關,因而作者在處理關鍵劇情內容,或者進行場景的構建時,總會願意聚焦於美食,以便後續內容的展開。

例如,當楊過與小龍女時隔十六年重逢時,金庸並未急於描繪二人重逢的喜悅之情,反倒寫了段小龍女為楊過燒魚:

兩人說了半天話,小龍女回進屋去燒了一大盆魚,佐以水果蜂蜜。潭水寒冷,所產白魚軀體甚小,卻是味美多脂。楊過吃了一個飽,只覺腹中暖烘烘地甚是舒服,這才述說一十六年來的諸般經歷。他縱橫江湖,威懾群豪,遭際自比獨居深谷的小龍女繁複千百倍,但小龍女素來不關心世務,只求見到楊過便萬事已足,縱是最驚心動魄的奇遇,她聽著也只淡淡一笑,猶如春風過耳,終不縈懷。倒是楊過絮絮問她如何捉魚摘果,如何造屋織布,對每一件小事都興味盎然,從頭至尾問個明白,似乎這小小谷底,反而大於五湖四海一般。

由於潭水寒冷,產出的白魚都特小隻,但卻“味美多脂”。當楊過吃下這一鍋的燒魚後,才覺得“暖烘烘”,開始與小龍女述說經歷。雖然對於美食的描述只算得上隻言片語,但這鍋水果蜂蜜燒魚的清甜暖胃,給楊過帶來的生理反饋,恰好與二人久別重逢的心理反饋相互呼應。讀者自然也就對於這水果蜂蜜燒魚念念不忘。

再比如,單從武俠文學裡,食客到店點菜時對食材的挑剔中,便可展現食客的性格特徵:

上來就喊著要吃熟牛肉,時常用於側面烘托食客的豪爽大氣,因為牛是古代重要的生產工具,並且在多個朝代被禁止食用,它的肉絕不是尋常人家輕易能吃上的;

換成羊肉,則說明食客可能來自異域或出身高貴,因為羊肉也不便宜;

換成狗肉,則可以體現食客不拘小節,或者出身低微;

有武俠的地方,就有美食

比如,魯智深破戒開葷吃的是狗肉,就能體現他這會兒的“飢不擇食”。

要是換成馬肉,那麼食客往往會是個反派或是邪教人物——馬是古代人的交通工具,也是好夥伴,所以“吃馬的人人品不行”;

如果再走點極端,還可以像《神鵰俠侶》那樣,為洪七公配上華山之巔吃蜈蚣的橋段。身處雪山,卻想著去無人之境犯險吃野味,洪七公灑脫愛吃的一面就展現出來了。

對於嚮往武俠世界的看客來說,美食是最能沉浸進武俠世界的“穿越方式”。當自己翻開書頁,“親口嚐到”飄香四溢的武俠美食,在飽腹之餘,往往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6

那麼,一定有人就會說,武俠小說豈不是越看越饞?

越看越饞,算是這種穿越方式唯一的副作用了。如果,有武俠的地方,就有美食,那麼,美食,自然也能讓人回味起武俠。

或許正是出於這樣的考量,《天龍八部手遊》近期釋出全新蓬萊版本,並和美食平臺美團外賣一起,開啟了一系列滿足味蕾的美食聯動。

平平無奇小袋鼠,渾身上下是功夫,是種什麼體驗?多年深耕“武俠IP”的《天龍八部手遊》,將其武俠屬性之一的“武功招式”與美團外賣袋鼠形象兩兩結合,打造出一個全新形象“武林高鼠”,新形象既具備武俠屬性,又富有別樣趣味。

遊戲中,植入了“武林高鼠”形象NPC。玩家和“武林高鼠”對話,就可領取“武林高鼠”變身丹,讓一眾玩家盡皆化身“武林高鼠。藉助武林高鼠這一形象,在魔性趣味的同時,將《天龍八部手遊》中的武俠精神蔓延到玩家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有武俠的地方就有美食,有美食的地方亦可以有江湖。

除此之外,在活動期間,玩家還能領取大額美團外賣紅包,不需剁手即可暢點美食。

有武俠的地方,就有美食

有武俠的地方,就有美食

“要想點外賣,先過武俠關”。在美團外賣上,喬峰等經典武俠形象亦佔據了海量資源位,更多《天龍八部手遊》過往未曾觸達到的武俠使用者,透過這一國民級外賣平臺,轉化到了遊戲內。

有武俠的地方,就有美食

有武俠的地方,就有美食。

美食,自然也能讓人回味起武俠。而《天龍八部手遊》用美食喚醒了玩家對武俠的記憶,並探索出了市場拓新的更多可能。

TAG: 武俠美食武俠小說火腿天龍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