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餘歡水》這部劇是如何探討生命的意義和人生價值的?

作者 / 周燚

當下的電視劇創作,最講究的的創新。跟風死得很慘,創新成就爆款。

創新就是要跳出“舒適區”,既要拍自己擅長的,也要拍自己不擅長的。

創新不但要拍別人沒拍過的,更要拍自己沒拍過的。包括沒拍過的:題材、人物、主題、風格。

《我是餘歡水》又是一次國產劇“充滿新鮮感”的嘗試。

主題

《我是餘歡水》改編自餘耕小說《如果沒有明天》。

如果沒有了每天,你今天會做什麼?

如果沒有了明天?絕望的人還會看到希望嗎?

如果沒有了明天?冷漠的人們是否還有正義和善良?

如果沒有了明天?冷漠的城市是否還有正能量?

《我是餘歡水》的導演孫墨龍,把一開始的餘歡水比喻成“麻木的社畜”。用現在的流行詞來說,一開始的餘歡水過著很“喪”的生活。後來餘歡水以為自己患有癌症,在離死亡很近的時候,開始思考生活的意義人生的意義,開始覺醒。

《我是餘歡水》這部劇是如何探討生命的意義和人生價值的?

摘自導演訪談

《我是餘歡水》有一個很大的主題,就是在探討生命的意義,人生的價值。

《我是餘歡水》這部劇是如何探討生命的意義和人生價值的?

餘歡水一開始喜歡說謊,說謊是源於他不自信。餘歡水一開始是一個極度不自信的人,後來在別人的“助推”下發生了變化。主演郭京飛說:“你明明可能不是這個人,但是一百個人都告訴你是這個人,於是你就很可能變成這個人,這不是虛榮,是一種能量”。

《我是餘歡水》這部劇是如何探討生命的意義和人生價值的?

摘自主演郭京飛訪談

《我是餘歡水》也在傳遞這種“能量”。

小說《如果沒有明天》的創作源於2011年餘耕的一個短篇小說《末日降臨》,《末日降臨》曾因作品格調灰暗引發爭議。雖然《我是餘歡水》在展現社會的醜陋、人心的醜惡上沒有剋制,但我們都知道正午陽光的劇,在結尾一定洋溢著陽光和正能量。

風格

喜劇。

整體上,《我是餘歡水》可以算作是一部輕喜劇。

雖然題材是嚴肅題材、是現實主義,但是《我是餘歡水》並沒有拍成“苦大仇深”的調子,沒有過度煽情。

相反,劇中有多處在“悲情”處製造暫停。

《我是餘歡水》在音樂、美術等方面的設計都很“網感化、網劇化”。和以往在傳統臺播電視劇中“慢熱”“循序漸進”的風格差異較大。

這次,正午用喜劇、輕鬆的方式去解構嚴肅題材。

荒誕。

《我是餘歡水》裡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意外、巧合、陰差陽錯的荒誕故事。

《我是餘歡水》這部劇是如何探討生命的意義和人生價值的?

從預告可以看出,餘歡水患有癌症,其實是誤診。

反抗。

《我是餘歡水》裡面,還有當下觀眾所喜歡的“爽劇元素”。

《我是餘歡水》這部劇是如何探討生命的意義和人生價值的?

餘歡水在生活中、工作中、社會中受到了各種不公正的“碾壓”後,終於不再退讓,選擇觸底反彈,徹底反抗。有時甚至選擇“以暴制暴”。

逆襲。

餘歡水從底層草根小人物逆襲成了“城市大英雄”。

《我是餘歡水》這部劇是如何探討生命的意義和人生價值的?

好比,電影《西紅柿首富》裡業餘足球隊的守門員王多魚,一下成為了億萬富翁。

諷刺。

荒誕是手法,目的是諷刺。

《我是餘歡水》這部劇是如何探討生命的意義和人生價值的?

《我是餘歡水》這部劇是如何探討生命的意義和人生價值的?

諷刺社會醜陋的一面,諷刺人心醜惡的一面。

人物

這次,《我是餘歡水》挑戰了正午陽光的劇,在人物上的大尺度。

以前正午的劇,主角很多是“偉光正”,“仁義禮智信”。

但這次《我是餘歡水》中呈現的群像人物,大多都是有缺點的“壞人”。

充滿了勢利眼的婆家,“關係混亂”的辦公室,不明文的社群鄰里,醫患關係複雜的醫院等等。

就連在《都挺好》中賢惠、明事理的“大嫂”(高露),這次在《我是餘歡水》中都有婚內出軌之嫌。

《我的餘歡水》在戲劇上是極致化的。

極致的人物。

《都挺好》裡有極致的蘇大強,《我是餘歡水》裡有極致的餘歡水。

但是和蘇大強不同,餘歡水的性格不是天生的,是外在極致環境造成的。

因為餘歡水的一個謊言,造成了大壯一家的苦難。從此,餘歡水活在內疚中。越內疚他就越難受,越難受他就越不自信,越不自信就越說謊,越說謊就越討人厭。

《我是餘歡水》這部劇是如何探討生命的意義和人生價值的?

摘自主演郭京飛訪談

按照郭京飛的話說,這是一個“死迴圈”。

極致的環境。

餘歡水生活在一個:愛情、情親、友情都破裂的環境裡。

工作中:餘歡水創業失敗,在公司中遭遇領導和同事欺凌。

家庭中:老婆要和自己離婚,兒子看不起老爸。

社會上:朋友借錢不還,最後多年好友和自己決裂。

極致的落差。

餘歡水從人生低谷走向人生高峰,存在一個極致的“落差”。

面對這種“落差”,餘歡水要慢慢習慣,從一開始的“不適應”變成最後的“適應”。

《我是餘歡水》在人物尺度上的探索,可以看出,國產劇的價值觀正在和海外劇的價值觀,漸漸重合。

結構

《我是餘歡水》的敘事結構很簡單:是中心擴散式的。

餘歡水是這個結構裡絕對的中心,所有的人物,所有的事件,基本都圍繞餘歡水展開。

也很有可能正是這種結構決定了《我是餘歡水》只能做成短劇不適合做長劇,長劇通常需要群戲多線結構(不僅僅是群像人物)支撐。

《我是餘歡水》這部劇是如何探討生命的意義和人生價值的?

但《我和餘歡水》的劇作非常注重事件之前的邏輯,《我是餘歡水》的編劇王三毛、磊子也是電視劇《都挺好》的編劇,《我是餘歡水》也保留了《都挺好》的敘事特點:注重單元事件之間的邏輯(和《父母愛情》那種碎片化的敘事特點不同)。《都挺好》的編劇是如何從瑣事中提煉出戲劇邏輯的?《父母愛情》是如何碎片化敘事的?

以《我是餘歡水》前4集的敘事為例:

餘歡水的老婆甘虹接孩子上學放學十分辛苦,餘歡水想給老婆買一輛車。

於是:甘虹以為餘歡水發現了自己搞外遇(甘虹搞外遇的坐的車和餘歡水電腦上買車廣告的車型一樣),甘虹和餘歡水矛盾激化。

買車需要錢。

於是:餘歡水向自己的朋友呂夫蒙要回曾經借出去的13萬。朋友呂夫蒙拖著不還錢。

於是:餘歡水追債追到了KTV。巧合地撞見了趙覺民、梁安妮、魏廣軍三位公司領導在KTV密謀分贓計劃。

梁安妮意外地在KTV弄丟了隨身碟。趙覺民、梁安妮、魏廣軍以為是餘歡水拿走了UP。

於是:三人向餘歡水百般討好。

編劇這樣處理,就讓“家庭線”“朋友線”“公司線”三條敘事線產生了邏輯上的勾連。

細節

都市生活劇,重在細節。

《我是餘歡水》中有諸多細節,起到了推動了故事發展,深化人物性格的作用。

比如:餘歡水萬事不順,想去買一瓶酒解千愁,小賣部老闆以為餘歡水買不起好酒,餘歡水索性買了一瓶1400多的茅臺。

《我是餘歡水》這部劇是如何探討生命的意義和人生價值的?

第二天餘歡水醒來收拾桌子,餘歡水將杯中剩餘的茅臺往瓶中倒卻倒不進去,又怕浪費,索性就將杯中剩餘的茅臺喝了。結果卻大吐一場。

《我是餘歡水》這部劇是如何探討生命的意義和人生價值的?

梁安妮來餘歡水家中“獻殷情”,意外地喝了餘歡水的茅臺,卻發現是假酒。

《我是餘歡水》這部劇是如何探討生命的意義和人生價值的?

於是餘歡水找賣假酒的老闆理論。索賠無果,餘歡水砸了賣酒老闆“假一賠十”的招牌。

《我是餘歡水》這部劇是如何探討生命的意義和人生價值的?

一瓶茅臺酒,寫出了沒錢人的虛榮,寫出了有錢人對沒錢人的嘲笑,寫出了無良商人的無賴。

寫出了歡樂,寫出了趣味。

TAG: 歡水餘歡極致敘事郭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