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認清形勢,善於統一思想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材料】《資治通鑑》漢紀 孝獻皇帝 建安二年 公元197年

袁術遣使者韓胤以稱帝事告呂布,因求迎婦,布遣女隨之。

陳珪恐徐、揚合從,為難未已,往說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輔贊國政,將軍宜與協同策謀。共存大計。今與袁術結婚,必受不義之名,將有累卵之危矣!”

布亦怨術初不己受也,女已在塗,乃追還絕昏,械送韓胤,梟首許市。

【譯文】

袁術派使者韓胤把自己稱帝的事告訴呂布,並趁此機會提出為袁術的兒子迎娶呂布的女兒,呂布讓女兒隨韓胤回壽春。

陳珪擔心徐州和揚州聯合在一起,禍亂更難平定,就去勸說呂布:“曹操奉迎天子,輔佐朝政,將軍應與他同心協力,共商大計。如今要是與袁術聯姻,必然遭不義的名聲,將會陷入危如累卵的處境!”

呂布也想起當初恨袁術不肯接納自己的舊怨,這時女兒已經隨韓胤上路,便將他追回來,拒絕了婚事,並將韓胤押送許都,韓胤在許都鬧市被斬首,他的首級被掛起來示眾。

【解析】

這篇材料接:行事沒有章法,只會自曝其短,加速失敗

袁術稱帝以後,致意呂布,希望聯姻,呂布又發揮反覆無常的本性,先是答應和袁術聯姻,在陳珪的勸說下又開始反悔,將袁術的使者追回後押赴許昌。

作為領導,呂布這樣子,其實是很拉胯的。

第一,自扇耳光損害了領導人的內部權威;第二,前後反覆透支了領導人的外部信用;第三,左右橫跳也消耗了領導人的誠意。

拋開對錯不講,無論支援袁術還是支援朝廷,如果從一而終,不做更改,多麼有誠意,現在呂布一會答應袁術聯姻,一會又追回使者押送許都斬首。

這會導致什麼?這會導致呂布兩頭不討好,一方面袁術恨死了呂布;另一方面曹操也因為呂布的這種左右橫跳,質疑呂布的誠意。

俗話說謀定而後動,呂布這個人,戰場上的才華以及個人勇武固然出色,不然他也無法在亂世中混到這個時候。

但政治上的能力,就顯得特別捉急了,不講政治方面,呂布和項羽很像,就比如說到底是支援袁術還是朝廷這個事,這是事關組織前途的大事,呂布都能輕易反覆,可見決策的隨意性。

最起碼,總得召集徐州黨政軍各方面的大佬,開個事關重大決策的常委吧?

為什麼要開這樣一個會議?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沒有認清形勢

少數人的力量,少數人的視野都是有限的,常常會對形勢產生誤判,只有群策群力,多視角的對形勢進行反覆論證,才能更好的認清真實形勢,為正確決策打好基礎。

決策是否正確是基於對形勢的判斷是否準確的,如果連形勢都沒認清就輕易決策,豈能不失敗。

比如說呂布決定聯姻袁術的決策,就是典型的失敗決策。為什麼說是失敗的決策?因為跟著袁術是沒有前途的。

拋開所有袁術怎麼垃圾的因素不談,袁術是怎麼到淮南的?袁術一開始是在南陽,是被曹操打得戰略轉進到淮南的。

當時的曹操,還沒有屯田,更沒有迎天子,當時的袁術,帳下還有孫策勢力,就這樣,袁術還被曹操趕出了南陽,虎踞淮南。

現在,曹操屯田許下,挾天子以令諸侯,更強了;袁術悍然稱帝,又失去了孫策的勢力,更弱了。

而此時的北方,袁紹即將搞定公孫瓚,馬上就要南渡黃河,曹操袁紹之間必有一戰!

無論袁紹還是曹操勝出,到時候都會產生佔據幾乎整個黃淮海平原的中原政權,袁術到時候都是死路一條。

如果曹操勝出,袁術的下場不必多說了;如果袁紹勝出,則說明袁紹比曹操更強,袁術的下場也是可以預測。

再說江南方面,袁術轉進淮南之後曾經試圖佔據江南,結果怎樣?孫策直接分裂了出去,捷足先登了。

而袁術呢?對此是毫無辦法,佔據江南的計劃再也不見動靜,可見,在江南方向,隨著孫策的獨立,袁術也是無力繼續推進。

於是袁術又開始打徐州的主意,開始打劉備。結果怎樣?劉備雖敗,這也是拜呂布所賜,最後袁術還不是沒得辦法,要和呂布聯姻。

袁術這個人,四處碰壁,越打越瘦,處於困境,在這種情況下還悍然稱帝,必然會導致天下離心,沒有幾個人願意陪袁術去冒險,呂布這個時候去響應,可以說絕對的死路一條。

這就是呂布沒有認清形勢,陳珪父子對於形勢的判斷,就比他準確得多,在這種時候,呂布應該在曹操和袁紹之間選邊站隊才對,在關鍵時候投出關乎勝敗的一票,才有機會生存下去。

二、沒有統一思想

以呂布的情況,當時的兵力不過三千的軍隊,四百匹戰馬,雖然都是精兵,但數量有限。

布時有兵三千,馬四百匹

像陳珪這樣的徐州地方豪強為什麼服從於呂布?其實只是不想跟呂布打消耗罷了,要是真打起來,肯定就是魚死網破。

比如說陳登從曹操處回來,曹操立刻拉一派打一派,封陳登為廣陵太守,呂布氣得砍桌子也不敢動陳登。

始,布因登求徐州牧不得,登還,

布怒,拔戟斫幾曰

:“卿父勸吾協同曹操,絕婚公路;今吾所求無獲,而卿父子並顯重,但為卿所賣耳!”

登不為動容,徐對之曰。。。

在這種情況下,呂布力量有限,如果沒有徐州豪強的配合,想要拉著徐州站隊袁術,是不會順利的。

比如說,徐州豪強集團的領軍人物陳珪,就十分反對站隊袁術。就算呂布真的要站隊袁術,那也不是像呂布這樣輕易獨裁的。

以呂布的力量,代表不了徐州大多數利益集團的利益,這是強行獨裁。強行獨裁最終導致的就是執行上的不配合。

你呂布要當徐州集團的老大,沒問題我們忍你,誰當老大都不能忽略我們的意見;

可你呂布要帶著大家去販毒,去投袁術,去走不歸路,那我們徐州系絕不同意,甚至不惜魚死網破,因為這侵犯到了徐州集團的根本利益。

這就是典型的思想沒有統一了,統一思想有兩種渠道。

第一是在會議上幫助一部分人認清形勢,爭取到一部分人的支援,然後再以利益上的妥協收買一部分人,接著再以多對少,用政治上的強勢威壓不堅定的反對派,最後再將頑固的反對派打成少數派進行肉體消滅。

而呂布呢?沒有透過會議統一思想,就強行宣佈和袁術聯姻,這其實就是掩耳盜鈴。

矛盾是客觀存在的,你不統一別人的思想,別人就要統一你的思想;你不幫別人認清形勢,別人就要幫你認清形勢;你不在會議上統一思想,別人就要在戰場上統一思想。

呂布想要站隊袁術,沒有和徐州豪強商量,最後怎麼樣?陳珪直接找上門來幫呂布認清形勢了,嚇得呂布趕緊統一了思想。

如果呂布不同意陳珪的意見,那徐州集團可能就要在戰場上幫呂布認清形勢了,最後可能就是個魚死網破的結局。

呂布就算勝,那也是慘勝,會直接失去對徐州的治權,這是個雙輸的局面,相比於袁術,呂布還是更在意徐州的治理權,所以,呂布趕緊讓人把女兒追回來了。

這就叫你不幫別人統一思想,人家會找你統一思想,能在會議上達成一致的事情,如果拖到戰場上去解決,那就是雙輸的局面。

呂布為什麼老是搞出這種自打耳光的事情?其實就是不懂政治,不會開會,更代表不到大多數人的利益,所以能力雖強,但以失敗告終。

以呂布的能力,如果加強一下政治修養,前途是不可限量的,這就是認清形勢,統一思想的重要性。

學會認清形勢,善於統一思想,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如果你學不會,卻就會像呂布一樣,常常自扇耳光,威嚴掃地。

反倒被別人教育什麼是形勢,誰的思想才是思想,因為這樣的人,沒有代表到大多數人的利益,無論在什麼位置,都是處處受挫,沒有前途的。

TAG: 呂布袁術徐州認清形勢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