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音樂和具體音樂

結構主義對意識的作用持否定態度,並且力圖“純化”、還原客體,使它不帶主觀性。後現代主義的“極端的客觀性”導致“具體性”在偶然音樂中明顯地反映出來。這類音樂的創作方法是把日常生活中的音響、樂音、人聲及各種機械發出的聲音等融成一體。

偶然音樂和具體音樂

美國作曲家凱奇(1912一1992)是勳伯格的學生,他有一種偶然音樂的理論,認為創作音樂的一切活動應視為單一的自然過程,應致力於使聽眾把耳朵成為漏斗而不是過濾器,並注意一切音響現象而不只是作曲者所選定的音高,他的主張取意於中國的《易經》,並在《無聲》等著作中加以系統的闡述。開始時,他在鋼琴絃上放置各種物件,使之產生各種音響、音質的奇特效果,如《奏鳴曲與間奏曲》,後又採用多種手法,如錄音機、電唱機、無線電,甚至燈光、幻燈等效果以產生偶然性,併力求排除演奏者的個人趣味。

偶然音樂和具體音樂

他使用不固定的樂器數目,不固定數目的演奏者。全曲與個別音響的持續長度自由,記譜不作嚴格規定,樂句、樂段的先後次序由偶然性因素決定。最著名作品有《4分33秒》(1954年無聲作品,演奏者並不演奏),很顯然,是中國老子的“虛無”思想在主導他的創作方式。類似作品還有《幻景第四》(1951年作品,由12臺收音機隨意廣播著不同內容)、《24名演奏者及指揮進行表演》、《噴泉混合物》(1958年作品,帶影象的電子音樂)。他還在各大學授課,對不少有成就的作曲家如布朗、希勒、費爾德曼、沃爾夫等有重大的影響。還出版了《關於無的演講》等專著。

偶然音樂和具體音樂

對於“具體音樂”,有人說是一種“文明的噪音”。法國作曲家、音響學家及電子工程師舍費爾(1910一1995)於1948年在巴黎無線電廣播臺和電視臺首次把鐘聲、風雨聲、汽笛聲、火車轟鳴聲和動物嚎叫聲等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聲響錄人磁帶,並用電子技術改變其強度、力度,或採用把錄音帶加以逆轉、加速、減速及同一軌道運轉等手法進行巧妙的複合處理,製作成《鐵路練習曲》、《唱片練習曲》等“具體音樂”獻給聽眾。

偶然音樂和具體音樂

後又與法國音樂家亨利合作,製作成十個樂音的《單人交響曲》,作品把人體內所發出的各種聲音,如呼吸、吶喊、吟誦等聲響錄人,成為合成音樂。這類作品對上述的偶然音樂產生影響。1953年,舍費爾和亨利又在西德的現代音樂節上,根據希臘神話故事,用各種噪音加上古鋼琴、絃樂、女聲詠歎調、希臘語、法語等組成宏偉而威嚴的音響,創作出大型歌劇《奧菲斯53》。

偶然音樂和具體音樂

他在音樂理論方面著有《朝向具體音樂》一書。無論是偶然音樂或者具體音樂,都反映了戰後音樂家在新的科學技術條件下對音樂新創作途徑的探索,音樂的表現形式得到了極大的豐富。現代音樂變幻莫測,到目前為止,與電腦相結合的音樂仍在不斷蛻變之中,電聲音樂已風靡全球,不計其數的音樂家為現代音樂和電子音樂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TAG: 音樂音響演奏者作品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