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張藝謀新片《狙擊手》爆了:拉開人生差距的,是“進化力”

72歲張藝謀新片《狙擊手》爆了:拉開人生差距的,是“進化力”

作者 | 樊登讀書 · 十月的詩

主播 | 樊登讀書 · 安東尼

親愛的書友們,晚上好~

歡迎來到樊登讀書人物欄目——

《群星》

品讀群星閃耀 · 體驗非凡人生。

每天一期,歡迎您的持續關注~

今天出場的主人公,是被譽為“國師”的張藝謀。

他是世界上第一位“雙奧”總導演,他導演的影片曾獲得了無數的獎項。

如今72歲的他,依然新作不斷。

下面我們一起走進著名導演 -

張藝謀

的精彩人生~

今年的春節檔,可謂熱鬧非凡。

大年初一,就有八部國產電影一起上映,讓觀眾們挑花了眼。

而張藝謀的新作《狙擊手》剛剛上映1天,就以口碑逆襲,成為其中的黑馬。

72歲張藝謀新片《狙擊手》爆了:拉開人生差距的,是“進化力”

網友們紛紛表示:“看多了飛機大炮,反而覺得這種真實更打動人心。”

雖然,這是張藝謀第一次涉獵戰爭片,卻將故事和細節把控到了極致。

為了還原真實的戰場,他特意把片場搬到了冰天雪地的吉林。並堅持,等不到真雪就不拍。

劇中有一場戲,是新人演員陳永勝扮演的戰士大永,在戰場上親眼看到戰友犧牲,既害怕又自責,強忍著滿腔的悲憤,又不能發出任何聲音。

這樣的場面,對演員的演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一開始,還是新人的陳永勝始終找不到狀態,拍了很多遍之後,他還是表情木然。

雖然,那天的氣溫低到了零下20攝氏度,張藝謀卻始終不肯放鬆自己的要求。

一遍又一遍地指導著陳永勝培養情緒,直到拍到了讓所有人都淚目的畫面。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嚴謹,使得他鏡頭下的戰士們不再是“戰爭機器”,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讓人彷彿又看到了那些,平凡又偉大的志願軍戰士們。

從影38年,張藝謀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拍攝了無數題材的電影。

每一次,他都能在自我顛覆中進化,成為全新的自己。

72歲張藝謀新片《狙擊手》爆了:拉開人生差距的,是“進化力”

自媒體人何加鹽曾說:

“世上的牛人,分為兩種。一種是天才型,一種進化型。”

天才型的牛人,很早就具備某種優勢;

而進化型的牛人,一開始並沒有明顯的優勢。但他們能透過學習,不斷改變自己,最終脫穎而出。

張藝謀,屬於後者。

他於1950出生於陝西西安市,他的父親畢業於黃埔軍校,二伯去了臺灣,這讓他的從小到大,身上一直被貼滿了各種不公的標籤。

兒時,他常常因為自己的出身,感到非常自卑。

上小學時,學校需要填資料表。每次填到家庭出身一欄時,他總是偷偷地捂著,不想讓別人看到。

也是從那時起,張藝謀養成了低調、謙遜、不張揚的性格。因為他知道,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融入環境。

72歲張藝謀新片《狙擊手》爆了:拉開人生差距的,是“進化力”

初中時,張藝謀的成績非常優異,但是因為“出身不好”,他一直無法入團。

而那時,沒入團就代表著,他畢業以後,可能連進工廠工作的機會都沒有。

於是,張藝謀想方設法,讓自己變得對別人更加有用。

他開始苦練籃球、寫大字報、畫主席像。

靠著這些才藝,21歲的張藝謀成功地繞過自己的出身,被招入到了咸陽市棉紡八廠,成為了紡織車間的一名輔助工。

72歲張藝謀新片《狙擊手》爆了:拉開人生差距的,是“進化力”

工廠的工作繁雜又辛苦,但張藝謀總是任勞任怨。

可即便是這樣,他還是經常因為“出身不好”而受到排擠。

每次廠裡組織學習,領導都會說:“黨員、團員、積極分子留下來,其他人可以走了。”

600個人的會場裡,只有張藝謀一個人孤零零地站起身來,在大家異樣的目光裡,落寞地轉身離開。

雖然受到不公的待遇,張藝謀卻從不抱怨,而是默默地改變自己。

他開始利用上班的間隙,背詩、學習攝影技術。

沒錢買攝影書,他就找別人借。借來的書捨不得還,又不能不還,他只好把整本書的內容全都抄下來。

就這樣堅持了三年,整整抄了幾十萬字的書。

張藝謀成功地讓自己從一個普通的工人,“進化”成了一名專業的攝像師。

72歲張藝謀新片《狙擊手》爆了:拉開人生差距的,是“進化力”

他經常會被工友們拉著拍照。他的一些作品,還會被工會借去參加各種活動。

靠著出色的攝影技巧,張藝謀成功地在工廠裡找到了生存的空隙,讓自己站穩了腳跟。

瑞·達利歐在《原則》裡寫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真正的成長,就是不斷自我進化。”

我們無法改變環境,卻能把人生中的每一次歷練,都當作成長的機會。

只要相信自己能夠改變,便能不斷突破過去的自己,去進化、去重生。

1977年10月《人民日報》刊登了一則重磅新聞:恢復高考,放寬考試年齡。

訊息一出,萬眾沸騰。這意味著,普通人也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得知訊息的張藝謀,也開始蠢蠢欲動。這是他期盼已久的機會,他想要考上大學,改變自己的命運。

然而,那時的他只有初中文化,文化課,是肯定考不過的。而他的體育和美術等特長,也還沒有達到專業的水平。

最讓他煩惱的是,當時27歲的他,早已超出了電影學院的招生年齡。

就在他一籌莫展時,朋友田軍提議說:

“你照相照得很好,可以試試去考北京電影學院。”

在朋友的鼓勵下,張藝謀把自己拍得最好的照片整理出來,精心製作成相簿,寄給了當時的文化部部長黃鎮。

部長看到張藝謀拍攝的照片後,覺得他是難得的可塑之才,便讓電影學院的老師給了他一個深造學習的名額。

就這樣,28歲的張藝謀,如願以償地進入了北京電影攝影系,給自己的人生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72歲張藝謀新片《狙擊手》爆了:拉開人生差距的,是“進化力”

然而,到了北京後,張藝謀才驚訝地發現,原來過去的自己就像一隻井底之蛙。

那些他引以為豪的“才藝”,在電影學院的同學們面前,簡直不值一提。

而每當同學們聚在一起,激情澎湃地談論著關於各種電影的話題時。他卻只能呆立在一旁,低頭盯著地面,一句話也插不上。

為了能趕上同學們,張藝謀開始瘋狂地惡補電影。

而且,他每次看電影時,總會拿一疊小卡片,邊看邊在上面快速畫下看到的構圖、光影。

大學四年,他看了幾百部電影,卡片記了上千張。

靠著這樣的用功,張藝謀完成了又一次的“進化”。大量的練習和觀察,讓他對光影和構圖有了敏銳的察覺力和獨特的理解。

這也讓他在後來的作品中,總是能將色彩和光影運用到極致。

72歲張藝謀新片《狙擊手》爆了:拉開人生差距的,是“進化力”

1982年,32歲的張藝謀從北電畢業,被分配到廣西電影製片廠工作。

在這裡,他靠著苦讀積累的經驗,終於有了實踐的機會。

他第一次掌鏡的電影《一個和八個》,就憑藉著獨特的風格和構圖贏得了不少的好評。

後來,他和陳凱歌合作,拍攝《黃土地》時,更是打破了傳統的構圖結構,給影片增添了獨特的美感。

72歲張藝謀新片《狙擊手》爆了:拉開人生差距的,是“進化力”

這些年,張藝謀一邊成為一個優秀的攝影,一邊默默地自學導演,讓自己不斷自我迭代。

1988年,他第一次執導的影片《紅高粱》,也延續了他過去那種獨特的風格。

用濃郁的色彩,以及對社會現實狀況大膽的表達,給觀眾們帶來了全新的視覺衝擊。

72歲張藝謀新片《狙擊手》爆了:拉開人生差距的,是“進化力”

這部影片的成功,讓張藝謀一舉奪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這也是中國電影第一次走向國際舞臺,觸控到世界級的獎項。

後來,他執導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一個都不能少》等聚焦現實題材的電影,更是兩度拿下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張藝謀,也一躍成為國內最知名的導演之一。

72歲張藝謀新片《狙擊手》爆了:拉開人生差距的,是“進化力”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自然界的法則。人生,也同樣如此。

這世上,很少有人甘於平庸,卻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主動求變。

但人生中暗藏的那些機會,往往不是等來的,而是試出來的。

唯有主動跳出舒適區,去擁抱變化。不斷自我改造,才能持續進化,讓未來擁有更多可能。

72歲張藝謀新片《狙擊手》爆了:拉開人生差距的,是“進化力”

有人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對於張藝謀來說,也是如此。

這些年,他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進化:

從一名普通的工人,一步一步地“進化”為了攝影師、演員、到一名優秀的導演。

但即便是成為了“得獎專業戶”,他卻從未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他總是不斷求新、求變,希望嘗試不一樣的風格。

72歲張藝謀新片《狙擊手》爆了:拉開人生差距的,是“進化力”

在導演歌劇《圖蘭朵》時,他大膽地將古典歌劇和現代科技相融合。

讓全世界第一次感受到,歌劇不僅僅能好聽,還能如此好看!

他第一次嘗試拍攝商業化電影《英雄》,就以2。5億票房登頂當年華語電影票房冠軍,並提名奧斯卡金像獎,讓中國的國產電影走向了國際影壇。

72歲張藝謀新片《狙擊手》爆了:拉開人生差距的,是“進化力”

2008年,張藝謀被聘請為第29屆奧運會開閉幕式的總導演。

對於當時已年過花甲的他來說,這無異於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但他依然毫不猶豫地推掉所有工作,來籌辦奧運會,他說:

“你一生可以拍很多電影,但只有一次奧運會。”

在開幕式上,他讓世界見識到了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也給世界呈現出一個全新的中國印象:一個強大又自信的中國。

72歲張藝謀新片《狙擊手》爆了:拉開人生差距的,是“進化力”

奧運會之後,張藝謀被大家譽為了“國師”。

當讚譽加身時,他卻淡然地表示:“我只是想向世界講好中國的故事。”

2014年,張藝謀第一次與好萊塢合作,參與了奇幻大片《長城》的執導。

當時,身邊的人擔心地問他,花這麼長時間、受這麼多限制,拍攝這樣一部電影值得嗎?

他意味深長地回答:

“如果《長城》成功了,那有朝一日,好萊塢電影的導演中可能很多會來自中國,我們的文化就能更多地影響好萊塢,甚至全世界。”

72歲張藝謀新片《狙擊手》爆了:拉開人生差距的,是“進化力”

後來,《長城》的票房、口碑皆敗,他卻毫不在意。

因為在他看來,名利和榮譽並不是最重要的。

只要是對自己有挑戰的事,就值得去做。

2018年,在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張藝謀導演的“北京8分鐘”,將科技與人文完美結合,再一次驚豔了世界。

72歲張藝謀新片《狙擊手》爆了:拉開人生差距的,是“進化力”

2022年1月,冬奧組委宣佈,再度聘請張藝謀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

這意味著,72歲的張藝謀將成為首位“雙奧”導演。

曾有人問張藝謀,中國的導演那麼多,為什麼就你被譽為“國師”?

他真誠地回答:“我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只是抓住了時代給的機會。”

從影38年,他拍攝了33部影片,斬獲了無數獎項,卻從不自滿。

這些年,他一直在嘗試、一直在超越、一直在進化。

對他來說,學無止境,最滿意的作品永遠在下一部。

聽過這樣一句話:

“沒有人生來就是高手,是否敢於嘗試,犯了錯,又能否把每次的錯誤,當作是個人提升的絕佳機會,決定了個人進化的速度和質量。”

這世上有許多成功的人,並不是因為天生就具有某種過人的能力。

而是他們敢於不斷嘗試、不斷顛覆過去的自己。

終身成長,不斷自我迭代,讓自己從普通進化為了優秀。

72歲張藝謀新片《狙擊手》爆了:拉開人生差距的,是“進化力”

劉潤老師曾在演講中講過一個“達爾文雀”的故事:

在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上,有一種相貌平平的鳥雀。

為了適應環境,它們不斷改變自己,進化出了各種各樣的喙部。

後來,生物學家達爾文根據這個現象,提出了著名的“進化論”。

所謂進化,其實就是不斷適應新環境,主動自己改變的過程。

世界日新月異,我們也需要不斷自我更新。

人生只有一條護城河,那就是你的進化力。

點個

「在看」

,去擁抱變化,主動走出舒適區,做困難但正確的事情,便能綻放出全新的自己。

作者 | 十月的詩,用一顆敏感的心,記錄世間酸甜苦辣。

欄目主理人 | 澄子

排版 | 鄭向北

圖片 |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音樂 | pearl

TAG: 張藝謀進化電影自己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