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梗屢試不爽,兒歌在懸疑破案類影視劇裡為何會成為人間陰樂?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兒歌節奏輕快、歌詞音韻流暢、旋律朗朗上口,充滿了純真、童趣與美好。可近年來,卻有越來越多的人從部分兒歌中品出了“恐怖”的味道,甚至還有些兒歌變成了人們口中的“人間陰樂”……還有網友發現,在影視劇裡,兒歌尤其是童聲演唱的兒歌似乎有天然的恐怖buff加成,兒歌加上破案懸疑元素,適配度可以說百分百,緊張驚悚的氛圍能瞬間拉滿,令人不禁感到毛骨悚然。

童謠梗屢試不爽,兒歌在懸疑破案類影視劇裡為何會成為人間陰樂?

童謠梗屢試不爽,兒歌在懸疑破案類影視劇裡為何會成為人間陰樂?

就比如目前正熱播的《真相》。劇中,兒歌《檳榔樹下搖網床》就貫穿了劉暢所飾演的宋白羽的一生。“檳榔樹下好風涼,藍藍膠絲做網床,寶寶睡在網床裡,像條大魚白胖胖”,這幾句歌詞就像宋白羽的判詞,他最後就真死在了海里,給人一種宿命般的be美學。觀眾們在唏噓與難過的同時,也被兒歌《檳榔樹下搖網床》嚇到。有不少網友表示,本來氣氛挺溫情,結果《檳榔樹下搖網床》一響起來,自己整個人就感覺不好了……

童謠梗屢試不爽,兒歌在懸疑破案類影視劇裡為何會成為人間陰樂?

童謠梗屢試不爽,兒歌在懸疑破案類影視劇裡為何會成為人間陰樂?

還有去年大爆的網劇《隱秘的角落》,兒歌《小白船》在這部劇裡直接變成了“人間陰樂”——“藍藍的天空銀河裡,有隻小白船……”這歌只要一響起,劇中就有人死掉……因此,也有觀眾感慨《小白船》就像奪命曲。除外,《動物管理局》裡的《泥娃娃》、《我是證人》裡的《蟲兒飛》等,也給大批觀眾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陰影。

童謠梗屢試不爽,兒歌在懸疑破案類影視劇裡為何會成為人間陰樂?

童謠梗屢試不爽,兒歌在懸疑破案類影視劇裡為何會成為人間陰樂?

那為什麼本是寄託了美好與童真的兒歌,在懸疑破案類影視劇中會變成“人間陰樂”呢?包括綜藝《明星大偵探》,要說節目中最恐怖的部分,當屬《恐怖童謠》——這究竟是為何?

童謠梗屢試不爽,兒歌在懸疑破案類影視劇裡為何會成為人間陰樂?

童謠梗屢試不爽,兒歌在懸疑破案類影視劇裡為何會成為人間陰樂?

其實啊,只要多加對比與細細思考,就能挖出箇中原因。首先就是旋律問題——前文提到的《泥娃娃》《小白船》《蟲兒飛》《檳榔樹下搖網床》等兒歌,它們的旋律雖易於上口,但也透著哀傷、悲涼與陰暗,隱隱有追憶與悲歌的色彩,容易讓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而當這樣的旋律搭配上懸疑的劇情、驚悚的氛圍,更是讓人感覺陰惻惻,背後涼嗖嗖的。

童謠梗屢試不爽,兒歌在懸疑破案類影視劇裡為何會成為人間陰樂?

童謠梗屢試不爽,兒歌在懸疑破案類影視劇裡為何會成為人間陰樂?

也因為這樣,懸疑破案類影視劇或是恐怖片才喜歡用這類旋律的兒歌。試想一下,當緊張驚悚的氛圍拉滿,卻突然響起“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我有一隻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門前大橋下游過一群鴨”之類歡快愉悅的兒歌,那你還會感到毛骨悚然嗎?估計會直接笑噴吧!

童謠梗屢試不爽,兒歌在懸疑破案類影視劇裡為何會成為人間陰樂?

童謠梗屢試不爽,兒歌在懸疑破案類影視劇裡為何會成為人間陰樂?

其次就是歌詞問題。很多兒歌的歌詞雖然音韻流暢,但沒前沒後甚至有些詭異。就比如《泥娃娃》,歌詞頗有《德州電鋸殺人狂》的感覺。而《小白船》原曲是朝鮮作曲家尹克榮寫給姐姐,悼念去世的姐夫的。據說,這曲子在韓國一般都當成安魂曲使用。所以很多人才說,歌詞“飄啊,飄啊,飄向西天”細思極恐。

童謠梗屢試不爽,兒歌在懸疑破案類影視劇裡為何會成為人間陰樂?

再有,兒歌中,天真稚嫩的童聲與詭異的歌詞互相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種巨大的反差感,對營造恐怖的氛圍有極妙的作用。而且,“孩子”這個恐怖元素就來源於心理學。大家都知道,孩子無意識也無底線,他們沒有理性判斷,更無法理性交流,因此你不知道他會做什麼、會說什麼。而未知,便是恐懼的來源之一。在有的時候,一些小孩子在無意中會說出可怕的話、做出可怕的事,讓人簡直不敢相信那是小孩子會說的、會做的,也讓人生出一種強烈的落差感。而很多恐怖片中所營造的小孩殘暴意識的恐懼感,便是來源於這種反差和落差。

童謠梗屢試不爽,兒歌在懸疑破案類影視劇裡為何會成為人間陰樂?

童謠梗屢試不爽,兒歌在懸疑破案類影視劇裡為何會成為人間陰樂?

所以,童謠梗才屢試不爽。不單是國產懸疑破案類影視劇愛用童謠梗,外國懸疑片、恐怖片也愛用。就比如電影《死寂》,導演溫子仁為了突出恐怖故事的歷史感,便與混音師共同創作了個黑暗風格的童謠。除外,“童謠殺人梗”也是國內外推理小說、懸疑小說經久不衰的創作方式。不過,很多兒歌其實本沒有什麼驚悚、恐怖的意味,只是放在特定的時間與空間裡,加上多種元素結合,才讓純真美好的兒歌變成了“人間陰樂”。

TAG: 兒歌網床歌詞懸疑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