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佳狀態:靜坐思己過,莫論他人非

《道德經》裡有這樣一句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簡單點來說就是,認清別人是一種智慧,但能真正認清自己,才是最大的聰明。

然而,絕對大部分的人只能擁有前者,鮮少能夠真正領悟後者。

01

遇事先反省自身,切勿找他人過錯。

“吾日三省吾身”是出自《論語》的經典之言,一個人要想做到最好,不應該是緊盯別人,在別人身上找茬,而應該是認真反省自己,多問一問自己,有哪裡沒做好,下次能夠怎麼做的更好。

英國首相丘吉爾年輕的時候,一直忍受著“口吃”帶來的各種麻煩,但他卻並未因此一蹶不振,反而是不斷地樹立目標,不斷超越自己,最後站上了演講臺,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

人生最佳狀態:靜坐思己過,莫論他人非

沒有人是天生的強者,有的都是背後默默的付出,如果說,丘吉爾因為口吃,就不斷推卸責任,認為天生這樣,要怪只能怪父母等,那麼他或許也無法成為首相,無法戰勝自己的口吃。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真正成功的人,大部分都是懂得先從自身找錯,併為之努力改變,成就更好的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找別人的茬,最後陷入更糟糕的泥潭中。

02

學會“自省”才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莎士比亞說:

“最偉大的勝利,就是先戰勝自己。”

成功也好,失敗也好,最大的問題往往都是出在己身,比起尋找外物的過錯,如果我們不先去反省自己,那麼你在哪裡跌倒的,還是會在那裡繼續跌倒。

人生最佳狀態:靜坐思己過,莫論他人非

夏朝時期,夏禹派遣他的兒子伯啟抵禦叛變的諸侯入侵,然而卻輸了,丟了領土,伯啟的屬下十分不服氣,要求繼續反攻,但伯啟卻說:沒有必要了,我的兵馬糧草全都比他多,但還是輸了,那一定是我的德行和帶兵的謀略等都不如他,從此刻起,我要努力改正。

此後,伯啟堅持每天早起處理工作、吃著粗茶淡飯,關懷百姓,逐漸地,成為了一個被人尊敬且有品德的人,過了一段時間後,此前的叛兵主動投降歸於伯啟。

一個人真正難能可貴的就是活得清醒,而活得清醒之人,往往都有個特性,那便是善於自省。

海涅也曾說過:“自省是一面鏡子,它可以將每個人身上的錯誤照得一清二楚,給予每個人同等的改正機會。”

人生最佳狀態:靜坐思己過,莫論他人非

如果只會挑別人的刺,從來都不會自省,那麼,他只會離成功越來越遠,成功的頂峰容不下,不會自省之人。

03

懂得自省,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哲學家西塞羅說過:“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只有愚人才會執過不改。”

換言之,懂得自省之人,通常都是有大智慧的人,也能夠最快認清自己,併成就更好的自己。

人生最佳狀態:靜坐思己過,莫論他人非

楊振寧曾經一心撲在實驗裡,但卻從未做成功過一個實驗,因此,他也被不少人嘲諷為“哪裡有爆炸,哪裡就有楊振寧”。

對此,楊振寧的第一反應不是憤怒,而是好好反省,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做實驗,經過千百次的自省後,他選擇了放棄此路,尋求他路,1992年,半路出家的楊振寧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人生最佳狀態:靜坐思己過,莫論他人非

有人說:“任何一種高尚的品格被頓悟,就能成為照亮前行黑暗的明燈。”

此路不通,為什麼不想著換一條路走呢?這也是自省的終極奧秘所在,透過不斷反省己身,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成為更好的自己。

沒有人是一出生就清楚將來該怎麼走,怎麼才能是最合時宜的路,所有的人都是在摸索中前進的,在前進中不斷反省,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因此,每一個人生岔路口的選擇,都是一次反省的過程。

04

活得清醒之人,都懂得先反省自己,而不是指責別人。

楊超越曾在某檔節目裡說過,她永遠覺得昨天的自己很傻很討厭,而明天的自己才是她最期待的。

事實上,換個角度來說,這與楊奇函在《奇葩說》的那句:“我每天晚上都會反思自己,今天比昨天更博學了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人生最佳狀態:靜坐思己過,莫論他人非

人活著不僅是要過好當下,更要學會常常反省自己,為什麼楊超越會被認為是“人間清醒”,不就是因為她活得“真實”,而這份“真實”裡,更多地就是世人常說的“善於反省自己”。

古語有云:“專責己者,兼可成人之善;專責人者,適以長己之惡。”

長時間地責備別人只能滋生自己的惡行,唯有一心責備、反省自己,才能真正進步,做出改變,朝著更好的方向前行。

戰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恬,年輕時學習兵法,談起軍事來,與其父親不遑多讓,後來,等他獨當一面接替廉頗成為趙將的時候,卻在長平一戰中敗北,其原因就是他不懂得變通和反省,全部按照兵書打仗,全然沒有對局勢的自我認知以及反省有何不對,為何出錯等。

人生最佳狀態:靜坐思己過,莫論他人非

生活多變數,人生亦是如此,不會反省自我的人,最後只能是逐漸迷失自己,甚至一蹶不振,唯有善於反省自己的人,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點個贊吧,願你做個懂得反省自己的人,能夠擁抱更美好的明天!

TAG: 反省自省自己伯啟楊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