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之春:文帝登基

漢文帝劉恆是高祖劉邦的第四子,而且是庶子,母親是薄氏。那麼他又怎麼會在呂氏集團被誅滅後,登上大統之位呢?

公元前197年,在蕭何等一邦老臣的舉薦下,年僅七歲的劉恆被封為代王,封地在今山西、河北一帶,是當時北拒匈奴南下的兇險之地。而他的母親薄氏也不是劉邦所寵愛的女人,一直到劉邦去世,地位也沒得到提高,在後宮中相當不起眼。正因為如此,他們母親才躲過呂后的迫害,平安地活下來。

那麼問題來了,平呂首位功臣周勃為何會選擇一位遠在千里之外,能力並不出眾的劉恆登基為帝呢?難道就沒有別的合適的人選了嗎?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同樣是平呂功臣的齊王劉襄便是位合適的人選,他不但是劉邦的嫡長孫,根紅苗正,而且全程參與了誅滅諸呂的行動,威望和能力有目共睹。

那為什麼周勃不擁立他登基稱帝呢?很簡單,出於第一權臣的角度考慮,周勃需要一位弱勢一些的,在朝堂上沒有根基的人上位,這樣好便於自己控制。劉襄顯然太強勢,不符合他的要求。反觀劉恆,七歲便離京去自己的封地生活,與呂氏集團及朝中大臣無任何瓜葛,而且劉恆一直以軟弱、仁厚而聞名,自然就成為周勃最理想的人選。

仁政之春:文帝登基

周勃是看走眼了,劉恆處事非常謹慎,對於突如其來的帝位,他不像別人那樣會欣喜若狂,反而憂心忡忡。在動身前往長安前,先派自己的舅舅前去打探一番,確定無異常狀況才放心,在距長安五十里外又停下來,派屬下中尉宋昌前去探路。宋昌在渭水橋碰上了在此等候文帝的百官。

太尉周勃跪獻天子玉璽,劉恆沒有接受,說到代王官邸再議,百官簇擁劉恆進入代王官邸,劉恆經過假意的三次推讓,最終即皇帝位。文帝表面上看似忠厚老實,實則綿裡藏刀,為震懾那些居功自傲的老臣,他先從周勃身上下手。因為他已官居右丞相,坐上天子腳下的頭號把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有一回早朝,文帝故意問周勃說:全國一年審判多少案件?周勃是武官,剛接手右丞相不久,當然不熟悉刑獄之事。文帝面露不悅之色,又問:國庫一年的收支是多少呢?周勃也答不上來,驚恐的汗流浹背。文帝又問左丞相陳平,結果陳平對答如流,文帝十分滿意。

周勃深知自己的處境尷尬,思前想後,決定稱病不出,交出相印。文帝僅憑几句話,就輕鬆搞定一位重臣,可見其統御之術爐火純青。

仁政之春:文帝登基

公元前179年和178年,在這短短的兩年時間裡,文帝接連廢除了由秦朝延襲下來的連座法和誹謗罪與妖言惑眾罪。

對於廢除連座法,文帝與司法官員之間存在分歧,文帝認為:法者,治之正也。既然當事人已治罪,就不應當再牽連他們的父母、妻子、兒女。司法官則認為:連座法是杜絕人們做壞事,使他們心有牽掛,不能任意妄為。文帝說:律法公正則民眾仁厚,官吏的職責是引導他們向善。否則,一味地施以酷刑,則會迫使他們暴力反抗,如此,又如何能杜絕犯罪呢?

對於誹謗罪和妖言惑眾罪的廢除,文帝完全是為了正視聽,開啟言路,鼓勵百姓和各級官吏能上書直言,限制濫用職權或以權謀私的行為。最大限度地營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氛圍,當然,在封建專制的制度下,這種理想的社會氛圍是不存在的。

到公元前167年,文帝又廢除了一項前秦遺留下來的酷刑:肉刑。肉刑是西漢以前一直盛行的一種慘無人道的刑罰。種類很多,包括黥刑(在犯人臉上刺字)、劓刑(割鼻子)、斷腳及斷趾等。

仁政之春:文帝登基

文帝在位時,極力反對鋪張浪費,力行勤儉節約。他不但要求後宮所有女人,服飾不可拖地,羅帳不準繡花紋,自己也從不穿上等衣料。他這樣做就是想起一個上行下效榜樣,不給官吏盤剝百姓的機會,這對歷經戰亂之苦的百姓來說,真是一個休養生息的好時代。

TAG: 文帝周勃劉恆劉邦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