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孩子形成自卑情結,及時疏導孩子的自卑感很重要

前段時間,趁著孩子暑假,給孩子挑選合適的幼兒英語培訓機構成了我的主要任務。而在參加培訓機構的試聽課過程中,我卻意外發現了孩子的自卑。試聽課中孩子的表現與平時的活潑好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課堂中,孩子表現得的像一隻“受傷的小鳥”,不敢回答老師的任何互動,而這些互動中的英語大多都是他平時就會講的。在他的眼神中透露著“自卑”,這是我可以明顯感受到的。

自卑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長期以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自卑習慣,也可以稱之為“自卑情結”,它讓你不夠自信,對事情產生畏懼,甚至讓你時常質疑自己,哪怕是在你擅長的領域,從而阻礙了自己的發展。

在孩子自卑情結形成的初期,善於發現孩子的自卑表現,及時止錯顯得尤為重要。

避免孩子形成自卑情結,及時疏導孩子的自卑感很重要

如何看待孩子的自卑感呢?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在每個人身上,追求優越感和自卑感是並存的。因為自卑我們才會去追求優越感,我們企圖透過努力追逐獲得成就以消弭自卑感。

在我的理解裡,我們可以把自卑分為容易理解的“良性自卑”和“惡性自卑”兩類。這裡所說的良性自卑感是指我們每一個個體,包括孩子,都會存在的自卑感,也就是阿德勒說的“優越感和自卑感並存”的現象。這種弱弱的自卑感可以促使我們追求更精的技能、更多的知識,力求更好的展現自己。大家不難看出,這裡的自卑感是一種催化劑,促使人們追求進步。而當自卑感已經發展到與自己的正向成長產生對抗,讓自己失去追求成功的勇氣時,它已然成為了“惡性自卑”,這種自卑如果沒有及時被疏導就容易形成“自卑情結”。就拿我的孩子上英語體驗課的情況來說,如果沒有被及時疏導,讓他克服自己的自卑感而積極向上的去學習,時間久了他的自卑感會讓他不敢嘗試著追求進步。

面對孩子的自卑感,不擴大它的危害,不忽視它的存在才是最合理的方式。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變化性很強的過程,區別於我們成人已形成的性格體系那樣難得改變。作為父母,發現孩子自卑表現的時候,往往會感到害怕,擔心孩子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會受到自卑感的不良影響。而在害怕之後我們可以提醒自己: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這些都是必然會發生的現象,也是可以透過引導而改變的,我要做的就是防止“惡性自卑”的形成以及自卑情結的發生。

避免孩子形成自卑情結,及時疏導孩子的自卑感很重要

孩子自卑的背後,是孩子內心受到的挫敗和傷害,父母一定要用心發現

每一個自卑的孩子都有一顆受過創傷的心。

當我發現孩子出現了自卑感,嘗試著和孩子溝通,在溝通中發現,孩子的這種自卑感來自於學校,來自於同學。孩子是插班生,也是班級裡最小的孩子,而這一點就是問題的所在,孩子告訴我,他回答老師的問題時同學們經常笑話他。也難怪,年齡尚小的插班生跟不上老師的進度,回答問題常常出錯,自卑感就在他幼小的心靈裡開始萌芽。三歲的孩子就已經形成了自尊意識,愛展現自己,喜歡展現之後得到認可的感覺,但是,當他的展現受到的是嘲笑,孩子的自尊心就會受到傷害,自卑感就容易萌發。最終導致孩子在類似的場景下都不敢展現及表達自己的想法了。

心理大師弗洛伊德說:童年的經歷雖然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被淡忘,甚至消失於意識層中,卻會在潛意識中被保留下來,對人的一生產生恆久的影響。因此,童年時期產生的自卑感通常會伴隨人的一生。

而我個人是深有體會的,小時候家庭條件很差,再加上相貌平平,性格內向,不敢與班裡的同學一起玩,尤其是那些家庭條件優越的同學,我更是避而遠之。在我內心埋下了自卑的種子,而為了控制這種自卑情結,我用了近十年的時間,現在它依然隱約存在。善於發現孩子的自卑,才能更好的防止孩子自卑情結的形成。

避免孩子形成自卑情結,及時疏導孩子的自卑感很重要

孩子的自卑往往有哪些表現呢?

當你的孩子從來不敢獨自上臺表演,即使是在你多次鼓勵下依然不敢上臺的時候,你就要思考孩子是不是在某一次的表演中被嘲笑過?

當你的孩子經常用拒絕的態度對待很多事情,經常說“不”的時候,你要開始考慮孩子是不是害怕自己會表現得不夠好而拒絕的呢?是否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遇到過挫敗,而且沒被及時疏通呢?

當你的孩子過於依賴父母的時候,你也該考慮孩子是不是缺乏安全感,對自己不自信,不敢嘗試,才對父母產生過多的依賴?

諸於此類的現象發生時,父母都應該警惕。一般情況下,父母只要用心觀察孩子的表現都是可以感知到的,甚至從孩子的眼神、不尋常的動作中你都可以發現問題。

父母該怎樣做才能避免孩子形成自卑情結呢?

每一個孩子自卑感的來源都是不同的,可能是精神層面或者物質層面的,可能來自於父母、學校老師、同學或者某些事情等。當孩子進入學校,與更多的環境、更多的人建立聯絡,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不利因素的衝擊。而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家庭環境,其一,家庭生活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大部分,一個溫暖而且積極向上的家庭環境自然讓孩子免受了大部分來自家庭的不良衝擊;其二,良好的家庭環境可以幫助孩子對抗來自家庭以外的傷害,父母的及時鼓勵和疏導,幫助分解孩子的自卑情緒,是可以幫助孩子從自卑情緒中走出來的。父母在教導孩子避免自卑情結中佔有重要作用,具體該如何做呢?

避免孩子形成自卑情結,及時疏導孩子的自卑感很重要

選擇適合孩子年齡層次的教育方式

比如玩具、繪本的選擇,選擇符合孩子年齡層次的才能讓孩子在玩樂和看書的過程中建立自信。太難的東西孩子無法接受,容易在玩的過程中產生挫敗感。而這種挫敗感會導致孩子不願意嘗試新的事物了,就容易表現出不自信,久而久之自卑感就形成了。

學校的選擇。不建議過早的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更不要讓孩子提前半年插班上學,孩子聽不懂老師所講的,跟不上同學們的進度,失敗感一次一次襲來,導致孩子對自己失去自我認可,不敢在課堂或者其他公眾場合展現自己了。

放開手,讓孩子更獨立自主

對孩子的生活過多的干涉,其實就是溺愛。孩子對吃喝拉撒或者家務方面的事情都是充滿好奇的,喜歡自己嘗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很多父母卻習慣性的幫著孩子把他本來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都給做了,時間久了,孩子便對父母產生了依賴性,而這種依賴性一旦產生,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就很弱了,很多事情在沒有父母幫助的情況下都做不好,表現出來的就是“無能”,當同齡孩子表現的很“能幹”,孩子自然會自卑了。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能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

避免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做對比

“看鄰居家的果果比你懂事多了……”,類似這種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做比較的現象很多,而這種做比較對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在孩子的心裡,父母對自己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孩子。當父母總是拿自己和別的孩子做對比,而且在這種對比中不斷的否定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卑心理自然容易形成,孩子會把自己定義為“不如別人”。

避免孩子形成自卑情結,及時疏導孩子的自卑感很重要

給與孩子適當的物質層面的滿足

很多自卑現象是由物質層面的匱乏而引起的。舉個例子來說吧,孩子都像“見了芝麻丟西瓜”故事裡面的猴子,猴子一路上碰到什麼東西都喜歡,都想要,而孩子也一樣,出去玩的時候見到各種好玩的東西都想要,買太多是浪費,但是,如果父母每次都是一味地拒絕孩子的要求,一直得不到滿足的孩子也會產生自卑心理的。另外,經常和孩子說“媽媽沒有錢買”之類的話語,同樣會導致孩子的自卑,這些自卑都是由物質層面引起的,最終上升到精神層面的自卑情結。

孩子受挫後,給與理解與鼓勵

當孩子遇到失敗、挫折、嘲笑時,父母應該做的是給予孩子理解和鼓勵。生活中,很多父母很在意自己的面子,當孩子在眾人面前表現的很不好或者失敗的時候,父母會“著急上火”,發脾氣,責怪孩子“膽小鬼、沒有用”,而這類話是萬萬不可以拿來刺激孩子的,只會讓孩子更膽小自卑。父母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平和的和孩子溝通,幫助孩子化解失敗及自卑的情緒。

直面孩子的自卑,發掘問題的所在,願每一個“受傷”的自卑孩子都能被父母溫柔以待!

TAG: 孩子自卑自卑感父母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