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尾巴》:素人萌娃綜藝的系列化嘗試丨專訪總製片人孫曉晴

文 │尢尢

前幾日一則“威本聯盟即將離開超回”的訊息讓不少“姨母粉”心碎,Sam一家自2016年開始,為韓綜《超人回來了》貢獻了不少萌氣搞怪的名場面,威廉、本特利這對的兄弟聯盟也在海內外俘獲了不少“姨母心”。如今,作為“超回”中的元老級成員,威本聯盟也即將迎來終回錄製。

《我的小尾巴》:素人萌娃綜藝的系列化嘗試丨專訪總製片人孫曉晴

對於依賴明星親子組合的《超人回來了》來說,已經自成IP的老成員下車,必須是一件“意料之內”的事情。畢竟從2016年初“宋家三胞胎”下車開始,《超人回來了》就在學習如何應對“明星家庭”的流失。這點在一定程度上也與頒佈“限真令”之後的內娛親子綜藝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當下已顯露出疲軟之態的“超回”又將走向何方還未可知。但是,

內娛以《我的小尾巴》為代表的素人親子綜藝,或許已經率先在外力的驅使下,找到了不依賴明星家庭的小小突破口。

剛於上半年5月播完第一季的《我的小尾巴》,又在本週五迎來了第二季的首期福利放送。按照系列化綜藝的產出規律來說,《我的小尾巴》像是被按下了加速鍵。短時間內推出第二季的背後,做了哪些調整與延續?被稱為親子綜藝2。0的“小尾巴”究竟想要帶給觀眾什麼?對此,骨朵跟《我的小尾巴》總製片人孫曉晴聊了聊,談談“小尾巴”是怎麼走出一條治癒之路的。

《我的小尾巴》:素人萌娃綜藝的系列化嘗試丨專訪總製片人孫曉晴

嘉賓選擇,沒有公式

在“限真令”之後,以明星家庭為主角的親子綜藝,逐漸走入了偃旗息鼓的絕境。但市場對於萌娃甚至家庭關係探索的剛需仍然存在,所以不少“明星嘉賓+素人萌娃”的真人秀等形式也開始曲線創新、輪番出現。而在今年,這副牌似乎也不再好打,明星與萌娃互動的路子在不知不覺間啞火了。

反而是在真人秀部分,以純素人兄妹作為核心看點的觀察綜藝《我的小尾巴》拿到了7。9分的不錯口碑。

在外界看來,缺少了明星光環的加持,“小尾巴”能取得什麼樣的效果的確要捏一把汗

,對此孫曉晴也表示,“說實話,第一季剛開始的時候,外界對於我們的信心並沒有那麼大,其實我們導演組和工作室本身是覺得,雖然是純素人的內容但整個人物關係真的很好,所以就頂著壓力做了。”

事實證明,好的內容還是能夠吸引到觀眾,單是抖音#心兒這一話題,就達到了13。7億的播放量,此外#心兒寶貝、#心兒王睿涵的話題播放量也分別達到了6196。5w次和7082。9w次。在內容的託舉下,

“天才心兒和她的廢柴哥哥”成為了《我的小尾巴》的重要話題之一。

《我的小尾巴》:素人萌娃綜藝的系列化嘗試丨專訪總製片人孫曉晴

對於一檔觀察類紀實綜藝來說,真人秀嘉賓以及觀察嘉賓通常是不可缺少的兩方陣容,在孫曉晴看來,《我的小尾巴》在二者的選擇上,並沒有所謂的公式可言。

在海搜素人兄妹打造真人秀內容方面,能否挖掘出動人特質最為關鍵

而在觀察嘉賓的選擇上,共情能力強則是首要前提

,其次再將藝人本身的生活經歷與節目調性進行貼合。至於素人兄妹的外貌長相、觀察嘉賓們名氣幾何,並不是孫曉晴眼中的重點,

“我們只是需要他們有真實的兄妹感情和共情力,畢竟每一個萌娃的故事都是不可複製的。

但在觀察室和真人秀的佔比,以及棚內互動環節的看點上,部分觀眾也有著不同聲音,對此孫曉晴迴應道:“棚內嘉賓與兄妹互動的剪輯佔比,大約控制在三七分,最低也有四六分的水平。觀察室其實是真人秀的一個補充,尤其是一些話題輸出和答題環節,都是‘小尾巴’的核心看點,因為小孩子的行為沒辦法預判,我們就希望找到一個點,來讓觀眾能夠跟著觀察室的嘉賓一起猜萌娃們下一步會做什麼,

這就不僅是觀察嘉賓和真人秀兄妹之間的互動,也能使觀眾在這個節目中有一個更強的參與感

。”

《我的小尾巴》:素人萌娃綜藝的系列化嘗試丨專訪總製片人孫曉晴

雖然對於嘉賓的選擇,孫曉晴及其團隊仍認為並不存在可供複製的公式,但在第一季的摸索與反饋中,多少也積攢了些“經驗之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我的小尾巴2》的內容設定做出了提前預判。

不做親子綜藝2.0?

在上一季因為年齡太小以及哥哥上學等原因而中途下車的心兒,是不少觀眾心中的意難平。所以對於“老觀眾”而言,“天才心兒X廢柴哥哥”的迴歸常駐,無疑是提高本季忠誠度的有力看點。孫曉晴也注意到了這點,在第二季的錄製上把時間儘可能提前,以保證所有嘉賓走完全程錄製。

這點相較於第一季不斷變化的六組嘉賓來說,的確更加穩定。“在第一季的時候,我們設想透過上下車讓有趣的兄妹不斷出現,或許可以帶給觀眾新鮮感,但事實上後來我們發現,

大家對這個節目的情感依賴是一個長線的過程,所以我們在這一季也是聽從了觀眾的建議,讓這四組兄妹一直走到最後

。”孫曉晴說道。

《我的小尾巴》:素人萌娃綜藝的系列化嘗試丨專訪總製片人孫曉晴

除了嘉賓的延續與變更之外,“小尾巴”還在第二季的內容設定上,將四組兄妹的合體時間進行了適當提前與延長

。孫曉晴解釋道:“相對來講,在哥哥和妹妹之間的生活相處以及關係變化中,能講的故事還是有限的,我們希望給他們一個能產生更多故事的大環境,比如小朋友之間的見面,以及當一個哥哥面對更多小朋友時的故事,實際上我們後面的階段也已經錄完了,這樣(更早地交流見面)確實會更有意思。”

站在明星親子綜藝向著素人萌娃綜藝轉型的十字路口,口碑聲量都線上的《我的小尾巴》不可避免地被各路聲音貼上了“親子綜藝2.0”“小眾綜藝”“節目出圈”等標籤。

但這些論調在孫曉晴的眼裡並非是恰當的定位與描述,“我們只是真誠地去展現了兄妹之間的相處日常,雖然沒有明星光環加持,但事實證明拋開話題熱度、八卦娛樂這種表面上看起來辛辣刺激的東西,用心地去發掘記錄生活中的點滴也能夠感染到大家。”至於節目出圈的說法,

孫曉晴認為好內容不分圈內還是圈外。

《我的小尾巴》:素人萌娃綜藝的系列化嘗試丨專訪總製片人孫曉晴

其實最初“小尾巴”的創作靈感是來自於,“二孩家庭”在導演組內部所引發的奇妙現象:嘴上說著不喜歡小孩的年輕導演們,當看到前輩家的一大一小的二孩影片後也會哈哈大笑。加上二胎政策的環境引導,以及傳統認知中爸媽不在時哥哥獨自帶妹的不靠譜性,“素人兄妹”也出現了挖掘看點的可能,基於現實觀察的《我的小尾巴》便應運而生。

在孫曉晴看來,相比起所謂的“親子綜藝幾點零”,“小尾巴”更多的是對當代二胎甚至三胎家庭裡全新人物關係的一種探討,以及聚焦現實社會的一份“順勢而為”。

系列化的存續與破局

一年之內連推兩季的《我的小尾巴》,已經加速開啟了綜N代之路。同時,

系列化在為節目打造自身IP、形成品牌效應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一個取捨問題,即延續與創新。

對此,孫曉晴表示,“在創作方式上,捕捉兄妹之間閃光的小細節,應該是我們無論做多少代都會去留下來的東西。在內容上面,我們希望能夠對節目中一些‘全民關注’的兄妹們,進行一個長期的成長記錄,來告訴大家這樣的二胎家庭他們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當然我們現在講的是2021年兄妹家庭的成長環境,但是可能到了明年後年,家庭裡的親子關係又發生了新的變化,比如年齡很近的兄妹們可能出現,然後

我們也會一直適應社會的發展趨勢,去看看他們的故事是什麼樣的。

《我的小尾巴》:素人萌娃綜藝的系列化嘗試丨專訪總製片人孫曉晴

這一觀點的背後,是對於市場喜好的瞭解以及節目內容的把控

。從第一季開始便主打治癒一切emo情緒的“小尾巴”,在對受眾群體進行預判的過程中,抓住了“以女性為主,平均年齡為24歲左右的適婚群體”,焦慮、缺乏溫暖與治癒的情緒出口。經過第一季的播出驗證,孫曉晴發現受眾群體的年齡層比早先預想的還要再低一點,整體反響也沿著預期走向展開,這恰恰體現出了治癒系“小尾巴”在年輕群體中所呈現出的普適效果,更加堅定了系列化的決心。

縱觀當下綜藝市場,

素人真人秀的火熱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的小尾巴》在素人兄妹這一切口上的獨特與先行

。正如孫曉晴所言:“包括家庭關係在內的現實社會中,存在著很多可以講故事的方式,我們現在只是找到了兄妹關係這一條特殊的人物線。”尤其是涉及到包含親子、家庭等人物關係在內的素人故事,仍然有著不少可供節目創作者們加以記錄和放大的內容。

《我的小尾巴》:素人萌娃綜藝的系列化嘗試丨專訪總製片人孫曉晴

究竟是像《超人回來了》中的“威本聯盟”一樣,將“天才心兒X廢柴哥哥”等熱門家庭打造為常駐組合,還是在另闢蹊徑中下好系列化這盤大棋,“小尾巴”仍在探索。或許就像孫曉晴所希望的那樣,

“有更多的不依賴明星光環而產生的好內容,無論是觀眾也好,還是對網際網路行業來講,能夠給予這種素人節目更多的信心和支援”

,才能在未來的綜藝市場上,為《我的小尾巴》這類代表綜藝,尋得系列化的存續與破局之法。

TAG: 小尾巴孫曉晴綜藝兄妹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