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問題線索分析研判四個常規方法

問題線索分析研判,是判定問題線索可信度、可查性,確定問題線索處置方式,擬定初核方案,找準突破口,提高問題線索處置效率、精準處置問題線索的重要方法。筆者結合工作實踐,介紹幾種常規方法,見教於同仁。

一般來說,問題線索來源有信訪舉報,巡視巡察、審計、行政執法、司法機關等部門單位移送,以及紀檢監察部門自行發現。這幾類問題線索都存在繁簡不一、真假不辨以及急緩不同等問題,需要我們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研判。

1.圍繞反映人分析研判。

信訪舉報類問題線索,反映人的身份以及反映問題的形式、次數、時間都影響著問題線索的可信度、可查性和急緩程度,分析研判時需多加註意。

首先,從反映方式上看,實名信訪舉報的真實性、可查性一般高於匿名舉報,因為實名體現了反映人對問題真實性的肯定和自信,以及敢於承擔被查否後不利後果的思想準備。

其次,從反映次數上看,通常是連續不斷、多次信訪舉報的可查性強於抱著試試看想法偶爾來訪的,更強於電話、網上偶爾匿名舉報的。

再次,從反映人與被反映人關係上看,身邊人日常接觸多、交往深,其舉報的問題往往是親身經歷、親眼所見,真實性高於其他人的道聽途說。

最後,從反映時間上看,遇到提拔、表彰獎勵、換屆選舉等特殊時間段的信訪舉報,雖然其真實性整體上要低於其他時間段的舉報,但是因為舉報的問題關乎被反映人職位職級的升降進退、名聲的褒獎毀損,所以處置時間較為緊急,不宜暫緩或拖延,而應及時處置並出具結論性說明,為有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2.圍繞被反映人分析研判。

被反映人的任職崗位、職責範圍、任職時限,在單位、社會上的口碑,都是問題線索分析研判時需要關注的重要內容。一方面,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與職務、職責相關聯,身居重要部門、崗位的,長期擔任領導職務的,身處行政執法、核心業務關鍵崗位的,由於其職權範圍廣,對事物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些人一旦失去制約和監督,更容易滋生不正之風和腐敗。另外,長期在某一崗位上原地不動、即將“到點”離崗離職的,由於可能產生提拔無望、“到點前撈一把”的想法而破紀違法。因此,被反映人屬於這些情形的,問題線索往往可查性較強。另一方面,人生活在社會中,總會與人打交道,這就會給人留下印象評價,也能反映一個人的品行。因此,如果能夠掌握被反映人周圍的同事、監管服務物件對其印象評價,分析研判問題線索時就能做到更加精準。比如,在反映某基層幹部問題線索中,有多人提到被反映人“無法無天”“膽子很大”,由此可推測被反映人可能紀法意識不強、觀念淡薄,違紀違法可能性較大。

3.圍繞反映內容分析研判。

反映內容是問題線索的核心,反映問題的性質、情節、時間等都是決定處置問題線索方式、急緩的重要因素。儘管由於問題線索來源不同,反映問題有的具體,有的較為模糊,但如果能從中梳理出被反映人基本情況、違紀違法時間地點、違紀違法情節等基本資訊,那麼該問題線索因為明確、指向性較強而具有較大可查性,對於這樣的問題線索,則可根據問題性質、情節輕重採取談話函詢或初步核實的處置方式,而一些僅僅羅列違紀違法型別、缺少基本資訊,反映問題較為籠統、線索較為模糊的,其真實性、可查性較差。

4.結合以往案件分析研判。

除了圍繞問題線索本身進行分析研判外,還要結合本地違紀違法案件多發行業領域、部門單位、重點人群、重要時間節點,以往類似問題線索的處置方式、效果,以及問題的真實性、成案率高低等,必要時,還應當以查閱資料、聽取介紹等方式瞭解情況,更加系統、全面地分析研判問題線索,提高處置問題線索的精準性。

TAG: 線索反映問題研判可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