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的儀式感過明白了嗎?

“儀式感”已經成為了近幾年一個流行的詞彙,甚至被賦予了很多神聖的使命和意義。

記得《小王子》裡有這麼一句話: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於是很多人都在努力營造生活中的儀式感,然而到最後,卻發現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加糟糕。

生活中,你的儀式感過明白了嗎?

畢淑敏說:“有些東西,並不是越濃越好,要恰到好處,深深的話我們淺淺地說,長長的路我們慢慢地走”。儀式感也是如此。

恰到好處的儀式感,是我們平凡生活中的一束光

,憑這束光,我們可以一顆明媚的心去面對未來的生活。而超出現實基礎的偽儀式感卻讓生活一地雞毛,虛榮一時,最後只會跌得更慘。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婚禮是一場重大的節慶,不但是天與地、日與夜的結盟,也是兩個家族的聯姻。這是種儀式,從古至今從未改變。但反觀現在的婚禮,似乎就是為了攀比,為了炫耀,為了面子,大操大辦,沒有節制。人們卯足了勁兒比,比誰家豪車更多,誰家彩禮給得更足,誰家婚宴更貴。

一場婚禮,往往要掏空家底,甚至還要背上沉重的債務

。光鮮表象下,把物質和外表變成了生活好壞的標尺。

生活中,你的儀式感過明白了嗎?

儀式感很重要,它讓我們記住了人生中那些特殊的時刻。我們應該真誠地去對待,而不是成為我們炫耀、攀比的工具。

沒有正視自己的賬單是什麼水平,而勉強、刻意營造出來的優質生活,到底是追求儀式感還是虛榮心在作祟?

人生兩苦,

一是物質匱乏,二是精神空虛

。當一個人感到匱乏和精神空虛就會對儀式感有謎一般的執著。他們熱衷於表面的形式,而忽略了真正要在乎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感情。有些人的儀式感就是為了麻醉自己而存在,讓自己短暫的感受生活,欣賞自己的美好。儀式感如果只浮於表面,沒有落在心裡,其實只是一種虛榮,甚至是荒誕。

真正的儀式,是將日常生活過得講究。讓生活有儀式感的前提,是過好普通的生活

,否則再美好的儀式感,只要迴歸到現實,剩下的只能是滿滿的落差感。

生活中的很多儀式感就像是小小燈塔,泛著微光,讓生活變得溫暖而亮堂。

生活中,你的儀式感過明白了嗎?

人到齊,再動筷

”,是中國傳統中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從小長輩們就這樣要求,朋友說他並沒有覺得很特別。直到那一刻,小孩子自覺遵守,自覺維護,

“等待”這個小小的動作就讓吃飯變得特別有儀式感

所以,真正的儀式感從來不是一種形式,而是把細碎的生活也能過得講究,讓平淡的日子擁有開出花來的小驚喜。

《道德經》說,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意思是說能夠清醒地認識自己、對待自己,這才是最聰明的,最難能可貴的。所以,請正視自己,也正視自己執著的儀式感,用心去感受平凡生活中的小確幸。

TAG: 儀式生活自己正視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