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翠:我們的婚姻不是為了陪襯美好而出現

二十六歲,陳小翠帶著愛情結婚了,然而兩年之後就成了孤家寡人。

不是說公主和王子從此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嗎?現實比故事更真實的一面就在這裡:一切都不是為了陪襯美好而出現,雖然為了一份美好,我們都做過太多的努力,但卻都會為了一份不捨的溫柔而消失。

陳小翠:我們的婚姻不是為了陪襯美好而出現

陳小翠也一直以為自己的婚姻雖然是父母包辦,卻該是另有趣味和妙手天成的恩愛的。

1。 同房各一心

離婚是陳小翠提出來的,做為完美主義者她無法忍受一道填不滿的溝橫在婚姻之上。嫁給浙江督軍湯壽潛之孫湯彥耆為妻才是父親陳蝶仙心中的門當戶對,那時的大宅門是講究這些的。雖然是父母之命的包辦,但是民國了,又是豪門公子,也該是新文化新倫理新思想的繼承者吧,陳小翠本來並不覺得有什麼遺憾在裡面。

其父陳蝶仙是與錢鍾書齊名的鴛鴦蝴蝶派著名小說家,又是天生商業奇才,家財無數富可敵國,哥哥陳小蝶也是當時名詩人。如此的大家閨秀,自然也是才貌雙全,詩以古風體成名,詞亦有民國李後主之稱;尤擅工筆花卉,風格雋雅清麗;一手俊秀小巧的楷體字更是清拔出群;更會多國外語,時與父兄合作翻譯,在民國才女中唯呂碧城可堪一比,父親的摯友,同為鴛鴦蝴蝶派的著名作家鄭逸梅說,近數十年,能稱得上“才媛”的,陳小翠可首屈一指。

出嫁前,陳蝶仙將女兒自十三歲起作的詩文整合《翠樓吟草》印出,作為女兒的陪嫁,她也對自己的婚姻充滿著書香情愫和美滿期待。新婚之時,她曾有“馬帳傳經千載事,鹿門偕隱百年心”之句,想像著一番夫唱婦隨的美好姻緣。可是婚後一年不到,她的詩裡就多了“同房各一心,含苦空自知”、 “心曲語形影,何苦如楚囚”的悲思:夫家是想讓這個媳婦做個賢妻良母的,而不是天天埋頭於詩詞繪畫之間。而她除了婚姻之內的鍋碗瓢盆柴米油鹽,也同樣離不開詩情畫意。

但是。一個是浙江督軍的侯門深府,一方為文學大家的宅府地,怎麼允許有離婚這種傷風敗俗的事情發生呢?可是陳小翠去意已決。

湯家見無法挽回,遂提出苛刻的條件:婚後不能另嫁他人。她明白,夫家這是想以此為要脅,雖不是嚴令她從一而終,只是想媳婦也還門當戶對賢惠也稱職,其實並無大錯,只是一時興起,覺得過了氣頭,也許還可回心轉意。可是小翠心裡清楚,這一生,沒有回心轉意的那一天了。她心裡始終約為著一聲未開墾的處女地,給一個明媚的人,她也更期待的是初戀那樣的紅袖添香,舉案齊眉。

離開湯家的時候月亮剛剛攀上樹梢。她不想大白天的驚動太多的人。剛滿週歲的女兒在搖籃裡睡得正香,微笑的唇角輕輕向上翹著,似有一個未做完的好夢。

陳小翠:我們的婚姻不是為了陪襯美好而出現

2。大漠

她心裡其實一直住著一個男人。那時候,她風華正茂,而他也正同學年少。

顧佛影是父親的學生,天生是一個詩人,渾身上下透著儒雅。那才是她心目中的郎才女貌的格調。青梅,竹馬;花好,月圓。他常是寫了上句,留下空白讓她續,“兩小鶼鶼,道是無情卻解憐,有多少淺嗔薄怒,濃歡雙笑,蜜語甜言,芙蓉影裡愛憑肩,梨渦笑比誰深淺”,數不清有多少詩詞是他們攜手而成的。那才是天藍水清的人間至美。愛情不必等到一個特定的季節才開花,它隨時可能綻放,一直霸佔著整個青春年少。

父親陳蝶仙畢竟是浸染著幾千年的儒家文人的舊觀念,他的文字裡寫過太多的悲歡離合,也浸透著清末民初的酸腐,顧佛影畢竟是寒門學子,雖然才華橫溢,卻是隻可以做學生來光耀門庭而不是迎回家裡做女婿的,同行們會笑話他。

他開始在顧佛影的課上大講禮教,而顧佛影除了心思剔透外,更具有著民國詩人的脆弱和自卑,孤傲和決然。他知道,自己和陳小翠的愛情,其實只是井月鏡花,脆弱得薄如蟬翼,而書生之憤只不過兩盅小酒、一紙亂語罷了,自古文弱書生,只能拿自己的委屈付諸流水。

他只是和老師簡單的告別,之後就去了上海。從此顧佛影這個名字一夜消失,只是上海文藝界卻多了一個叫“大漠“的詩人,風格清秀,讓陳小翠讀得出熟悉的味道。多年以後她才知道,”大漠“這個筆名,其實暗合著與“小翠”的工工整整的對仗,他希望在自己情感的大漠上始終有一抹翠綠的風景。

可是,緣分不合啊。“腸斷了,待從今忘也,怎生忘得?”“何曾一日能忘汝,已似千年不見君。”陳小翠雖然舊情依舊,但是天各一方,音信皆無,她只能每天沉於詩書,拒絕了無數的求親者,直到二十六歲。而她的作品裡,也多是如此的悲歡情節,《自由花》裡的鄭憐春,《焚琴記》裡小玉和琴郎,也都透著顧佛影的影子。

3。 守到相思重活

杭州離上海不遠,即便是老馬重車也只消一天時間,可是山重情重,咫尺即成天涯。陳小翠搬到父親早年間閒置在蕭山的一處別院獨居,每天門不出妝不理,她不想見人,更不想花枝招展地讓父親的舊友們動提親的念頭。她只是埋頭書畫之間,每天一詩,詩裡是無盡的相思。“門外天涯何處是。長嵌人心,長嵌人心裡。一寸妝臺紅燭膩。堆滿相思,堆滿相思淚”、 “傍籬親種牽牛,為誰終日凝眸。心上萬千嗔怨,相逢一笑都休”,、“腸斷怕相思,無奈月明人靜夜深時”。

抗戰打響後,陳小翠擔心顧佛影的安全,一個人一聲不響地跑去上海,結果她尋遍舊識新知也沒有找到顧佛影的下落,後來得知為了躲避戰亂,顧佛影已經遠去四川任教,這一次,天涯更遠。“烽煙滿後方,落月停雲,幾番凝想。怎十年,音信斷他鄉。早難道,雁兒飛不過這荒江上。抱柱千年,守到相思重活。”餘下的日子裡,她找到了顧佛影的妹妹顧飛,兩個人留在烽火遍佈的黃浦江畔並加入了上海女子書畫會,這是中國第一個女子書畫社團,中堅力量有李秋君、陸小曼、潘玉良等人。她寫詩畫畫,把自己的詩印在書畫會的刊物上,她相信人雖不見,字可傳音,總有一天,她會守到顧佛影出現,循著自己的文字,來找她。

1946年秋,日本戰敗了,陣小翠也開了多次個人畫展,淞江畔的舊情人也然知天命之年。顧佛影輾轉回到上海,當年那個詩文相和的顧佛影終於尋到了文字的主人。他帶著自己的《焚琴記》,給陣小翠講裡面的故事,那是他帶著陣小翠的影子編寫的話劇,其中有來世之約一場,正是為了等到這一天。顧佛影二十五年苦守,本以為這段不捨的緣分會在一場家國之難後修成正果,可是舊情還在,卻已是事是人非,愛火再燃也未必還是當年滋味。

4。人散

得知舊情人相聚,夫家常來騷擾,並拿出當初小翠親筆簽名的離婚協議書,上面赫然有著不許再嫁的條款,軟硬兼施的一邊好言相勸小翠回心轉意,一邊揚言如果違約,就新賬舊賬一起算。可是湯家已經給兒子另娶,自己當初長房都可以不要,現在回去只做小嗎?何況那個家裡,根本沒有小翠想要的感情,只有舊宅門裡爾虞我詐的齷齪。但是如果自己再嫁,夫家也想必會說到做到,顧佛影卻已經是知名教授、學者、詩人、雜劇家,他前半生苦苦經營的名聲氣節也就因為婚姻毀於一旦。

小翠一連九首《還珠吟有謝》送予當年的未嫁人,其中有“萬煉千錘戛然住,詩難再續始為佳”之句,顧佛影不離不捨,每天在小翠的家門口默立不走。她又寫了兩首《重謝》,以示決然之心,句句詩心血淚,世情凋零之慨,詩中“梁鴻自有山中侶,珍重明珠莫再投”,更是明確的告訴這個為自己守到白髮的男人不必再有愛為青春埋葬。

雖然不再談愛,但陳小翠的心還在他這裡,惦念關愛備至。1949年顧佛影熬盡心血完成了《大漠呼聲》之後身體已經憔悴不堪,陳小翠和她的詩社同仁常常到訪,噓寒問暖,更有多首詩詞告慰。病中的顧佛影自知命不長久,有一天請她代自己寫墓誌銘,小翠慘然拒絕。

她並不是記恨顧佛影當初的軟弱,歷經家變國變,她只是無力再愛了,沒什麼比純粹的關愛的體貼更長久,而愛太疼。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顧佛影是國內知名的雜劇家,新中國成立了,必是會有一番好前程的,而自己,哥哥在臺灣,唯一的女兒在法國,她總是擔心有些什麼意外的變故給這個脆弱的男人帶來傷害。

女兒多次請她出國,可是顧佛影的病已經離不了人照顧了。顧佛影住院時她每天準時出現,陪著他說話談心,說那些年的分別之苦,絲毫不在意別人的指指點點,顧佛影身體稍稍見好,她就帶來紙墨,合作牡丹圖,青春時被浪費了的好時光,此時一一補齊,那些沉澱了太久的情愛,卻再不用詞語表達了,相守,才是最穩妥的情深意長。

如是多年,愛情不老,人卻守不住韶華了。顧佛影已經癱瘓,自知不治。臨死前,他將陳小翠寫給他的書信詩詞親付一炬,他說:不願小翠負此不好聲名,為湯家所詆譭。愛情的純淨就在於“因為相知,所以懂得。”

把書信燒掉是個痛苦的決定,他猶豫了整整一年才下定決心。那是個午後,他剛剛送走小翠,便讓護士推著他在醫院後面的拐角處,點上一把火,他已經很久不喝酒了,那個午後,他特地帶了一小瓶酒。

1955年7月,《元明散曲》由春明出版社出版,這是顧佛影在病中唯一留下來的完整的文字。陳小翠得知訊息,親付出版社給他拿樣書。可是還沒等她帶著書回來,顧佛影已經含笑。

“萬恨千愁,未敢從君訴。花落花開,轉眼成今古。襟上酒痕都洗去,夢痕卻在心深處。情比冰輪潔。心上清輝終不滅,照人終夜如明月。”小翠的詩裡再沒了顏色。雖然她拒絕談愛,可是愛可曾有一天離開過她的心底?她開始深居簡出,不理世事,每天整理詩稿文集,買菜做飯,針織漿洗過後,她會坐在巷子口,一坐就是一個下午。

十三年間,顧佛影的墳上總是清爽乾淨的,她總是每週一次去掃墓,陰陽相隔地陪他說會話。直到1968年的深秋,她在自家的廚房裡打開了煤氣。

煤氣的味道有一點腥臭,卻讓人在窒息的瞬間感覺愛情很近,也很暖。

人物小傳:

顧佛影(1901—1955。7)著名現代詩人、教授。原名憲融,別號大漠詩人、紅梵精舍主人。上海市南匯人,自幼才思敏銳,詩詞造詣高深,有神童之譽。

著有《紅梵精舍女弟子集》、《大漠詩人集》、《文字學》、雜劇及傳奇多部。

1955年患喉癌病逝。

陳小翠(1907-1968),喜用翠候、翠吟樓主,齋名翠樓等名號,現代著名國家家。浙江杭縣人,十三歲能詩,與夫顧佛影同有神童之稱,師從楊士猷、馮超然,畫風清純精緻,被董橋稱為“工筆一絕”。

著名文學家、翻譯家、教育家施蟄存贈詩《讀翠樓吟草得十絕句殿以微忱2首贈陳小翠》雲:

臣妹才曾亞左媛。賢兄紙貴醉靈軒。

清華典怨詩兼畫。各有風流紹栩園

”以讚美其風雅之家。

詩中,栩園是其父蝶仙的字,醉靈軒是其兄陳小蝶的齋號。

TAG: 顧佛影陳小翠小翠大漠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