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有60萬大軍,為何遲遲攻不下2萬人的紅都城,最後被迫撤退

洪都保衛戰,是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守城戰役之一,是中國軍事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發生在元朝末年的江西南昌地區。當時陳友諒大軍的人數為60萬,而朱元璋僅有2萬人,陳友諒手下的將士遠超朱元璋,雙方力量懸殊太大。

陳友諒有60萬大軍,為何遲遲攻不下2萬人的紅都城,最後被迫撤退

至正二十二年,陳友諒部下、江西省丞相胡廷瑞,把江南重鎮龍興城,也就是現在的南昌獻給了朱元璋。白得了一座城,朱元璋非常高興,先把龍興改名為“洪都府”,然後再任命侄子朱文正為大都督,大將鄧愈為江西行省參政,駐紮在洪都。

而丟了一座城的陳友諒異常憤怒,故於至正二十三年四月,乘朱元璋正出兵救援安豐,江南兵力薄弱時對洪都發起了攻擊。他調集了六十萬,也有人說是四十萬兵力,將洪都圍得水洩不通,連一隻蒼蠅都無法飛進來。

陳友諒有60萬大軍,為何遲遲攻不下2萬人的紅都城,最後被迫撤退

面對陳友諒的大軍,朱文正沉著冷靜迎戰,按照朱元璋先前留下堵塞“堅壁挫銳”策略,頑強堅守,與敵軍作戰。起初,陳友諒大軍的攻勢很猛,洪都多處城牆被攻破。朱文正等人就一邊與抗擊敵軍,一邊修築城牆。攻守雙方有來有回,踩著屍體作戰,傷亡都很慘重。即使再艱難,朱文正憑藉卓越的指揮才華,堅守了整整85天,消滅了陳軍大量有生力量。

85天后,朱元璋帶兵前來增援,陳友諒的部隊陷入了前後夾擊中。最終,陳友諒不得不撤圍。這場戰役,對元末的政治格局產生了巨大影響,也為朱元璋後來建立明朝打下了基礎。戰爭中,陳友諒的部隊人數遠大於朱軍,為何他攻了近三個月,都沒能消滅朱文正的兩萬兵馬,把洪都拿下?

陳友諒有60萬大軍,為何遲遲攻不下2萬人的紅都城,最後被迫撤退

陳友諒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攻城本就是屬於下下策。“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這是古人總結出來的經驗,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且朱軍不僅有優秀的指揮官,還有地理優勢。朱文正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堅城作為依靠,陳友諒想攻城是難上加難。

第二,古人云:“一鼓作氣,再而竭,三而衰”。陳軍開始士氣很足,作戰效果也不錯。但一直未將洪都拿下,很傷士氣。朱軍反而因為一次次擊退了敵軍的進攻,還是以多勝少,他們計程車氣高漲,戰鬥力大大提高。兩軍交戰,陳軍打不過也是正常現象。

陳友諒有60萬大軍,為何遲遲攻不下2萬人的紅都城,最後被迫撤退

第三,兵不在於多,而在於精。陳友諒的脾性眾所周知,他一向是空有其表。雖然大多數時候打仗,都出動幾十萬軍隊。但軍中絕大部分是烏合之眾,其戰鬥力低下。反觀朱元璋的軍隊,人馬雖少,但大都是精兵良將,戰鬥力遠超陳軍。

綜上所述,陳友諒拿不下洪都,也就見怪不怪了。

TAG: 陳友諒洪都朱文正朱元璋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