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喜歡《緝魂》

說下這片,電影《緝魂》,其實不算差,但因預期太高,滿屏的好評轟炸,快趕上10年難得一遇的好片了,結果首映那天頂著寒流去看了,觀影后其實有著不小的落差。

為什麼不喜歡《緝魂》

簡單來說,我們看到的公映版《緝魂》“有形無神”,如下具體分析。(有劇透)

電影故事和設定非常好,格式上可稱《記憶大師》+《幻體:續命遊戲》的結合體,但推進太墨跡,中段差點睡著,因為這個故事是非常的簡單。電影懸疑部分淺嘗輒止,基本上到了1/3的的時候,觀眾基本就可以察覺RNA複製人腦的梗了,而且不是猜出來的。電影劇情主動描述了,但我們是猜錯了方向。

因為前半段進行了兩次反轉,一開始用巫術欲蓋彌彰,把這個故事朝著“鬼上身”的方向引導,隨後當丟擲RNA的時候,開始將李燕朝著唐淑貞的身份上引導,至此,電影做的非常好,這是劇情對觀眾的引導和真相的掩蓋,可稱引入入勝。

為什麼不喜歡《緝魂》

但後面卻全無下文,詛咒呢?巫術呢?前妻唐素貞這條線戛然而止,都沒有收尾,一般來說,這種功能性的事件,會做一個結案後在反轉,後面似乎把這個角色和巫術梗忘了(只是交代了前妻的死因),而且前後差異極大,以張震飾演的梁文超病情加重為分界點,前後幾乎能割裂成了兩部電影。

另外收尾也比較唐突,代表了該片最大的bug:所有轉折和動機基本都是靠外人推動的,比如李燕給王天佑的信,立馬就完成案件佈局(這孩子也夠缺心眼的)。結尾又是萬宇凡“我來告訴你真相”推動的,而且這貨的轉變也非常生硬。

這說明什麼問題,就是主要轉折點和線索外人推動的,而不是調查出來的,不但讓推理邏輯顯得弱不禁風,而且讓張震飾演的檢察官參與度極低,誇張點兒說把這個角色刪了劇情照樣能進行下去,何必呢?

為什麼不喜歡《緝魂》

所以我會說這部電影的故事非常簡單,要知道,一部推理懸疑電影,要形神兼備,“形”是噱頭和包裝,但最終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神”,因為移魂、換身份這些雖然屬於電影賣點,但都是形式,而故事永遠是最重要的,恰恰本片的問題就出現在這裡,就像一個外表和內飾都華麗的房子,卻把地基打在了泥潭上,顯得搖搖欲墜。

《緝魂》的故事模式,讓我想起了丹澤爾華盛頓和安吉麗娜朱莉的《人骨拼圖》,同樣也是不能動的專家搭配幹練女警的二人組,但本片的故事、角色動機乃至推理設定顯然差了一截,要知道那可是20年前的電影。

但三顆星可以給的,因為張震暴瘦後的表演,以及張鈞甯、李銘順等所有演員都很棒,讓這部電影質感很強。而且人設是亮點,都是講述情感和人性,最終正反雙方都因“執念”而動,讓主題深刻。可見該片的核心要素其實是情感和人性,電影在這方面做得很好。

為什麼不喜歡《緝魂》

《緝魂》,也讓我想起了去年那部大熱的《飢餓站臺》,同樣是概念優秀,但故事一般的作品,但《飢餓站臺》的概念和所要呈現的主題實則是太優秀太豐富了,所以不至於讓人說“噱頭大於內容”。《緝魂》也不是一部“噱頭大於內容”的作品,因為該片內容一般,且噱頭也一般。

複製人腦的概念,比傳統“記憶移植”要多一環噱頭,就是短時間可以擁有兩個一模一樣意識的不同個體,算是本片多出來的一個噱頭,比較新穎。但這個概念卻沒有繼續進一步的挖掘和深化,就那麼一筆帶過了,這是令人不滿意的。

就拿陳正道的《記憶大師》,該片當年也受到一些爭議,但概念卻是非常之優秀,電影對“記憶移植”這個概念的呈現,也代表了該類作品一貫的特徵:

由“非己”或“他人”的異化現象構成的二元行為統一體,要矛盾激發點在於“異化主體”對自己的身份判斷,說白了,當A的意識在進入到B腦海中時,那麼B會不會變成A?”

為什麼不喜歡《緝魂》

而《緝魂》並沒有沿著這個方向,被替換者的意識就這麼消失了(所以全片最慘的當屬李燕),也完全沒有撐起來“異化主題”的概念,人腦被複制之後,新主體殺掉了舊主體,這個噱頭同樣可以大做文章,但是該片也是沒有哦,所以本片的概念是非常淺顯的。

但這也不是核心問題,對LGBT群體的表現才是問題,王世聰和萬宇凡本來很好的一對兒,但王世聰“性轉”之後,他們還能在一起嗎?愛一個人究竟是愛靈魂還是愛肉體?

其實這個噱頭完全可以利用起來,你王世聰變成女的之後,我萬宇凡就很糾結,我貌似就不愛你了,這才引發殺身之禍,導致博士轉變,這就很合理啊,但電影中並沒有強調這一點。

為什麼不喜歡《緝魂》

真的,這個設定完全可以利用起來進行深化,但《緝魂》同樣欠缺,就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這個“一筆帶過”是該片從概念呈現,再到主題表達,乃至推理環節,關鍵時刻,都是如此,所以全片搞成這樣就很玩笑的。

對了,公映版刪了6分鐘,或許上述電影都有表達,但為了公映不得不剪掉一些東西,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以上就當我沒說,而去不去電影院就看各位選擇了。

單純的就現在公映版而言,我給2。5星,我一般都四捨五入的,所以算三星,手夠鬆了吧。

TAG: 電影緝魂噱頭該片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