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四都之興都

明朝初年於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今江蘇南京)稱帝,後來朱棣遷都北京,1369年,朱元璋下詔以臨濠(今鳳陽)為中都,也稱之為明朝別都。

明代的四都之興都

朱元璋建明朝的當年,是將吳王府改作皇宮的,朱元璋的目標在於控制中原,統一全國,而南京卻偏於江左。因此,明軍佔領中原後準備建都開封,朱元璋還親倖汴梁,下詔以應天為南京,開封為北京。可是,徐達很快攻克北京,開封已非前線,加之開封黃河水肆虐,滿目瘡痍,民生凋敝,並非建都的最佳之地,經過一年的考慮,朱元璋決定以鳳陽為中都,改名中天府,是“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以克服南京過偏之弊。

明代的四都之興都

除了南京,北京,鳳陽,明朝還有個興都,興都的出現與明世宗朱厚熜尊崇其生父朱祐杬有關,並且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為一人而追認的都城。

明代的四都之興都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死無嗣,按“兄終弟及”的祖訓,遺詔迎興王世子、憲宗之孫、孝宗之侄,武宗從弟朱厚熜繼承帝位。

明代的四都之興都

按照張太后、首輔楊廷和的設想,以朱厚熜為孝宗繼子,改稱本生父為皇叔,以益王朱祐檳次子崇仁王朱厚炫入繼祐杬,為嗣興王。

明代的四都之興都

可是,他們的希望有多大失望就多大,他們以為朱厚熜年幼易於控制(世宗登基時實際年齡未滿14週歲),朱厚熜即位後,欲尊其父興獻王朱祐杬為帝及皇考,而附和者多為新科進士及中下級官吏,反對一方多為閣臣元老,雙方激烈爭議,史稱“大禮議”之爭。

明代的四都之興都

“大禮議”前後延續近二十年,以世宗的勝利結束了這次名為尊其生父為帝為皇考鬥爭,實質是世宗透過議禮以打擊先朝閣臣和言官,在這一過程中,世宗出動錦衣衛逮捕下獄者134人,受杖者180餘人,因廷杖致死者18人,包括大明首輔楊廷和的兒子楊慎,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後世的《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的詞作者,終其一生被髮配到雲南。

明代的四都之興都

興獻王朱祐杬的皇帝尊號定為睿宗,所葬之處為皇陵,所封之地亦追封為帝都,這個地方就是湖北安陸,嘉靖十年(1531年),取“祥瑞鍾聚”之意,改安陸為鍾祥,鍾祥之名始於此,又升其為承天府,亦稱興都。這裡也曾是明太祖二十四子郢王朱棟和明仁宗九子梁王朱瞻垍的封地,郢靖王、梁莊王均因無子封除,朱祐杬兼得二王邸田,供奉二王歲時祭祀。

明代的四都之興都

明世宗生父朱祐杬的陵墓是顯陵,是鍾祥重要的名勝古蹟,位於城東北8公里的松林山麓,與北京明十三陵、南京孝陵、明中都皇陵和泗洪祖陵合稱明代五大皇陵。

TAG: 朱元璋朱厚生父世宗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