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龍鄉】水洗《澶淵之盟》之八:潛伏者

個瞭解濮陽文化 一定關注我喲

☀ 定期推送厚重濮陽、文化新看點、濮陽人物、歷史點滴、圖說龍鄉等諸多優質內容,專業微信平臺、特色文化內涵!關注我們妥妥沒錯!

1

本站出品

必是精品

文化龍鄉

文化龍鄉

歷史溯源

【文化龍鄉】水洗《澶淵之盟》之八:潛伏者

一一中國古代連年的戰爭,也促使各國之間的諜報工作日益成熟起來,以至於到了宋代,諜報網路的發達程度已經可圈可點。

一一自從宋遼景德元年一戰,簽訂了眾所皆知的澶淵之盟,王繼忠這個名字也隨著映入了世人的眼簾。隨著遼軍南侵,王繼忠與宋真宗的書信往來似乎成為了決定戰爭走向的軸線,而王繼忠從而也罩上了“潛伏者”的面紗。

一一王繼忠與宋真宗的第一次聯絡是透過雄州知州何承矩,並且在此後有一段時間沒了音訊。而在遼軍南下後,宋真宗再次收到王繼忠的來信,於是在回信中寫到“…向因何承矩上言,乞差使往,其時亦允所奏,爾後別無所聞。相次邊陲,復興戈甲,今覽封疏,深嘉懇誠,朕富有寰區,為人父母,儻各諧偃革,誠亦協素懷,手詔到日,卿可密達此意,共議事宜,儻有審實之言,即附邊臣聞奏。”

一一王繼忠是在1003年三月的望都之戰中被俘,而何承矩是在1004年冬被宋真宗由雄州改任澶州。另外,從信中的“復興戈甲”可以看出,他們首次通訊時,遼國南伐的資訊還未到達宋真宗那裡,要不就不用提“復興戈甲”了。

一一那麼,在遼九月初八通知高麗將要伐宋後一週左右,宋真宗就於九月十六日召開了御前會議,商議親征的事情,那麼宋真宗接到遼要侵宋訊息的時間是在一週之內。而此時的遼國還沒有真正動作,那麼是誰把這個情報透露出來的呢?王繼忠?還是另有其人?

一一我們知道王繼忠被俘後,被蕭太后與遼聖宗委以重用,授以戶部使。據查:戶部使,遼代置,屬南面官,為戶部使司長官,掌東京路賦稅、度支、鹽鐵等事。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後勤保障部門,對於大的軍事行動是必須參與的,所以王繼忠是能夠每一時間掌握軍事情報的。但作為一個後勤保障部門的長官,不是在國內組織後勤工作,而是隨軍出征,就有些讓人匪夷所思了,對於這些疑問將在後面的篇章中予以解釋剖析。

一一那麼,現在不管是王繼忠還是其他人傳遞的訊息,這些情報都會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宋真宗那裡。這說明有一張巨大的大宋情報網路已經在宋遼之間執行,並且已經成熟結果。這些資訊只能在宋遼史冊中窺見一斑,不會有大篇幅介紹,否則就會讓對方“一窩端”。那麼這些“潛伏者”們又是怎樣傳遞的這些情報的呢?

一一其實,宋代間諜的身份非常複雜,遍佈各行各業。出使外國的使臣,做邊疆貿易的商人,敵將的親信、寵妾,土著、番民,普通老百姓、俘虜、僧人等等,都可能是間諜。

一一對於這些諜報人員,遼國頭痛不已,以致於成立了特殊機構專以對付。在大遼駙馬侍中賈師訓的墓誌銘中就有相應的記載:

一一且成立的該局有生殺專奪之權,可見遼國對於防範宋朝諜報人員的程度之深,由此可見一斑。該墓主賈師訓同時也從事過遼國的諜報工作,元豐七年(1084年),遼朝盧龍節度使賈師訓出使北宋賀正旦,因為出使北宋而獲取了有用的軍事資訊,被遼道宗提拔為樞密直學士。

一一而大宋也有專門的情報機構組織,這一組織最初叫機宜司,成立於宋真宗鹹平(998—1003)年間,約在宋英宗之後被撤,改由安撫司負責間諜事務,而具體負責的當是書寫機宜文字這一官職。南宋時期,宣撫司、都督府都設定了書寫機宜文字一官,應當是沿襲北宋而來,同樣負責邊防間諜的相關工作。

一一說了半天,這些諜報人員是如何工作的呢?

間諜的工作多種多樣,有的從事行刺暗殺,有的負責離間招撫,有的純粹充當雙方的傳聲筒。當然,更多的還是刺探情報。這包括敵國一般性的軍情政務,山川形勢、人口地理等戰略性的情報,以及戰爭或備戰時期更為具體的,如敵軍將領簡歷、軍隊人數與分佈、糧草多寡等訊息。

一一獲取情報很重要,同樣重要的是,獲取情報後的傳遞工作。在宋代,主流的情報傳遞方式有兩種。

【文化龍鄉】水洗《澶淵之盟》之八:潛伏者

一一其一是烽燧傳遞,這是一種相當古老的手段,最早的記載是周幽王時期,他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家喻戶曉。方法雖然簡單,但的確管用,因此直到宋朝,烽燧仍然被視為一種主要的情報傳遞方式。在與遼、夏交接的邊塞,宋代便設定了大量的烽火臺。

【文化龍鄉】水洗《澶淵之盟》之八:潛伏者

一一其二是由正式的間諜組織負責,依靠宋代的郵驛加急傳遞。傳遞分為三個等級:步遞、馬遞與急腳遞。其中,最快的是急腳遞,能日行四百里,軍機情報的傳遞主要就是靠它。南宋時期,由於戰亂,過去的郵驛體系陷入崩潰,朝廷於是建立了斥堠鋪取而代之,後來又新增了擺鋪。

一一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獨特的情報傳遞手段,如可以烤著吃的信鴿、考驗肱二頭肌的射箭傳書等。

一一刺探的情報包括敵國一般性的軍情政務,山川形勢、人口地理等戰略性的情報,以及戰爭或備戰時期更為具體的,如敵軍將領簡歷、軍隊人數與分佈、糧草多寡等訊息。所以在情報傳遞過程中,保密工作是重中之重,這包括兩方面,一是如何躲過敵方的搜查,二是當情報不幸落入敵手時,如何確保不被洩露。於是,間諜技術便很關鍵了。

一一宋代常用的間諜技術有以下幾種:

蠟丸。

又被叫作蠟書,蠟彈,即將寫好的機密文書放在用蠟做成的圓形外殼之內。蠟丸小巧、輕捷,方便攜帶,又易於隱藏,可以放在衣服、頭髮,甚至嘴裡面,是宋代間諜最為常用的一種傳遞情報方式。但如果是非常重大的情報,蠟丸的隱藏措施就得更為嚴謹了,要確保即便被俘虜了,情報也不會落入敵手。為此,一種看起來就很疼的藏匿方式登場了——割股藏書,即把大腿割開一個口子,將蠟丸藏在其中後再縫上。這當然很痛苦,能對自己這麼狠的通常不會是一般人。

礬書。

又稱密寫,用明礬的水溶液作書寫材料,在紙、衣服或絲織物上寫下要傳遞的情報,待風乾之後字跡便會消失。只有再次沾上水,之前所寫的東東才重新顯露出來。

秘語。

也叫隱語,即用不相干的詞彙來表達真實的資訊,這其實就是一種黑話。如間諜叫跳河者,奸細叫兩來者,探事人叫遊偵,竊聽叫屬耳,請求伺察叫長耳目。

一一以上幾種間諜技術並非宋朝特產,有的還起源甚早,真正能代表宋代間諜技術水準的,其實是密碼的運用,在當時這叫字驗。

一一所謂字驗,簡單來說,就是將各種情報用一首四十個字的詩(即五言律詩)中的某些字來傳達。

一一仁宗年間的《武經總要》官修的一部軍事著作中記載,軍中之事有四十餘條,各以一字為暗號。

一一軍中大小事務被歸結為四十條——請弓、請劍、請糧料、請草料、請舔兵、請移營、賊多、賊少、戰不勝、戰大勝、士卒病、都將病等。出征之前,帶兵將領與樞密院選定一首不帶重字的五言律詩,讓詩中的每一個字依次代表一種軍情。字與軍情依次對應的密碼本只在兩邊的高階將領手中。

一一當需要傳遞情報時,前方將領從約定好的那首詩中找出情報對應的字,然後將其寫進普通的公文中,並給它標上記號,通常是在上面加蓋印章。

一一譬如按照次序,請糧料排在四十項軍情中的第九項,而雙方約定的詩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那麼,這一情報對應便是此詩的第九個字:五。之後,將“五”寫入普通的文書中,並在此字上加蓋印章作為標記。

一一樞密院收到公文後,看到標記的“五”字,知道這字在王勃詩中排行老九,掏出密碼本,按照上面的順序查詢第九項軍情,便曉得了,原來是前方缺糧了啊。

一一其實,大宋諜報人員獲取遼國的情報並不太容易,一來遼國沒有標準的文字,用的比較亂雜,有漢字,有契丹大字,還有契丹小字,要想從文字類方面獲取情報,還真得提高諜報人員的文化水平。二是口音不同,遼國人員組成亦很複雜,除了契丹自身民族外,還有漢人、女真人及其他國家俘獲過來的人員。

【文化龍鄉】水洗《澶淵之盟》之八:潛伏者

一一但大遼及高麗間諜人員從大宋獲取情報就相對容易些,所以大宋有時候在這方面經常出現“防不勝防”的情況。例如,在大宋非常重視文人,結果一些文人閒來無事,不僅喜歡作詩繪畫,還非常熱衷於出書,結果讓遼國、高麗的諜報人員鑽了空子。有一次歐陽修發現在“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為《宋文》者,多是當今議論時政之言。”於是警覺起來,立即上書皇帝,說“詳其語言,不可流佈,而雕印之人,不知事體,竊恐流佈漸廣,傳之虜中,大於朝廷不便”,要朝廷“今後如有不經官司詳令,妄行雕印文集,並不得貨賣。”

【文化龍鄉】水洗《澶淵之盟》之八:潛伏者

歐陽修像

一一蘇東坡的弟弟蘇轍也向皇帝提過類似的建議:“凡議時政得失、邊事軍機文字,不得寫錄傳佈。本朝會要、實錄,不得雕印。違者徒二年,告者賞緡錢十萬。”凡是議論朝政和軍情的書,以及記載大宋典章和朝廷大事的書,嚴禁出版,嚴禁傳抄。如有違反,判刑兩年,並獎勵舉報人一百貫銅錢。

【文化龍鄉】水洗《澶淵之盟》之八:潛伏者

蘇轍像

一一但蘇東坡的書集裡恰恰有許多這類的文章,以致於在宋徽宗主政時淪為禁書,不準雕版印刷出售。

一一澶淵之盟,雖然讓宋遼停息了大的軍事衝突,但在和平局面下,“潛伏者”們那一雙雙警惕的眼睛,依然關注著雙方“異動”的蛛絲馬跡……

植根濮陽文化,學文化、聊文化、品文化。

深耕龍鄉故事,看故事、聽故事、寫故事。

【文化龍鄉】水洗《澶淵之盟》之八:潛伏者

TAG: 一一情報王繼忠間諜遼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