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2020年,是一代歌后鄧麗君離去的第25個年頭。

她縱橫樂壇近三十載,留下經典無數。歌壇天后王菲就是她的忠實粉絲。早在王菲高二(1984年)時,她就出版過翻唱鄧麗君的專輯作品《風從哪裡來》。在她成為歌壇天后的1995年,正當她在灌錄以獨具個性的新風格致敬鄧麗君的專輯《菲靡靡之音》時,鄧麗君溘然長逝。

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鄧麗君不僅歌藝出眾,她在音樂上也有著開放的心態。她不避諱新的曲風、新的嘗試、新的學習,一生都在全球拜師精進業務水平。

我們如今重溫她的作品,能聽到甜美可人如《甜蜜蜜》,娓娓道來如《小城故事》,活潑明亮如《愛人》,古典優雅如《但願人長久》,東瀛婉轉如《償還》,悽切悲楚如《不了情》……廣闊的演繹跨度,讓她翻唱Donna Summer、Michael Jackson也能信手拈來。

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正因她在音樂上的涉獵如此廣泛,才讓她既標記了一個時代,也濃縮了多元化的表達韻味,使她留下的音樂遺產能夠不斷挖掘出新的價值、賦予新的演繹,與當代元素碰撞出新的火花。

01

在這個特別的年份,有不少歌手選擇以翻唱的方式致敬鄧麗君留下的音樂遺產,比如袁婭維。

5月15日,袁婭維釋出了她翻唱的《我只在乎你》。

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翻開這首歌的製作名單,陳建騏擔任製作人和編曲,並負責鋼琴、合成器、bass等部分的處理。而在歌手上與Tia合作過《悽美地》《盛夏光年》的黃少雍在其中貢獻了電子節拍的部分,擅長絃樂編排的王希文也參與其中,堪稱頂配陣容。

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最後配上袁婭維結合溫柔氣聲、融入些許R&B處理的演唱,全曲穿梭在爵士元素與復古情調營造的溫暖中,人聲彷彿低語般貼著耳膜,有著強烈的私人感,於間奏中又不時混入電子節拍營造出時空交錯的空遠感,如水氣蒸騰的和聲與絃樂圍繞在主旋律的周圍,聽起來如此懷舊、醇美,而又不失現代的靈動,是個很優秀、很特別的翻唱版本。

而這首《我只在乎你》對於袁婭維來說也有著特殊的含義,因為媽媽喜歡這首歌並經常唱,所以這一次袁婭維用自己的方式把這首媽媽愛的歌唱給媽媽,也唱給大家,讓聽眾從中感受到不一樣的情感表達。

之前錄節目時碰到黃韻玲老師,聊起《聲入人心》第一季時她和鍾興民老師共同參加音樂製作時的經歷。在節目中他們做過一版鄧麗君的《償還》,做得比較戲劇化、起伏陡峭,當時由阿雲嘎、鄭雲龍和梁朋傑翻唱。

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這首歌最早是鄧麗君1984年的日文單曲,1985年有了中文版填詞。原曲在旋律上很有80年代中期日本流行樂的風味,有些許演歌的影響(類似竹內瑪麗亞的部分作品)。

這一次黃韻玲和鍾興民再度與鄭雲龍合作,做了一個全新的獨唱版本《償還》。

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這一版翻唱前半部分把人聲做了些許失真處理,有些模擬時代的味道,給人一種從復古黑膠唱機中傳出的聽覺感受。整體還是在古典樂的框架內,但有一些相對現代的點綴,比如鋼琴的手法、結尾的效果器等等。

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鄭雲龍的演唱發揮了自己作為音樂劇演員的功底,善於運用強弱起伏、顫音乃至共鳴的調整來表達情緒的發展,由弱漸濃,但並不過度,是個不錯的版本。

這兩首翻唱作品都來自於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推出的特別企劃「返場」中致敬鄧麗君的翻唱專題——

「君歌年華」

這個專題是致敬並懷念鄧麗君的翻唱合輯,共收錄六首曲目,六位歌手風格各異,來自不同世代,以新視角演繹經典,以紀念鄧麗君離去25週年。

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鄧麗君雖已逝世多年,但依舊影響著華語樂壇,她稱得上是對華語音樂影響最大的歌手之一。時至今日,她在亞洲都擁有相當多包括歌手在內的忠實粉絲群體。

而對她的致敬和翻唱,總能帶入當下音樂人新的想法、挖掘出她的音樂中新的價值,同時讓更多新世代的聽眾認識到她的成就。

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前提是,要做得好。

這次「君歌年華」的製作班底相當不錯。除了上文提到的為袁婭維製作了《我只在乎你》的陳建騏、為鄭雲龍製作了《償還》的黃韻玲與鍾興民,還有製作了《但願人長久》的詹雯婷和陳君豪、為錢正昊製作了《今宵多珍重》的新銳電子製作人FACEVÔID,不僅有相對沉穩、詩意的風格,也有相對新鮮、實驗的嘗試。

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最後,隨著6月12日由JerryC製作、王晰演唱的中文填詞版《別離的預感》的釋出,「君歌年華」專題正式收官。

02

TME特別企劃「返場」除了推出紀念鄧麗君的「君歌年華」專題,還有

「我們的“快樂”時代I」

「華語金曲:10 20 30」

兩個專題,和特別企劃EP

「某年夏天」

這個企劃雖然都是重繹經典,但各有側重,分別由不同年齡層、不同風格的歌手來完成。

專題

「我們的“快樂”時代I」

由歷屆快男重新演繹,以此展現快男們的成長。

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目前王櫟鑫、於湉、王錚亮和劉心的選曲基本聚焦於女歌手的作品,從陳珊妮到莫文蔚,從蔡健雅到飛兒樂團。

王錚亮重繹的《True Love》,原曲出自蔡健雅的第二張專輯《記念》,被改編得有些許brit pop風味,其中部分電吉他音色的使用很有意思,兩種音色感覺一近一遠、一急一緩,在相對簡約的配器中做出了遠近相互對話的虛實交錯感。

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在前半段的輕盈冷調後,bridge部分又以鍵盤加響指注入感性和暖色,低調推進結尾情感的層次。整體制作簡約,但依然做出了各種音色的對比和層次。

「華語金曲:10 20 30」

是人氣與實力歌手重繹往日金曲的合集,重點在於歌曲的故事性與人文性,歌曲也是有一定受眾基礎的經典之作。

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在這一專題中,我個人比較喜歡胡夏的《候鳥》和蘇詩丁的《我們》。

胡夏的《候鳥》則是對的聲音碰到了對的歌。這首S。H。E+周杰倫+方文山的經典是我們那一代人的青春回憶,由胡夏乾淨透亮的聲音唱來翻唱格外合適。

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這個版本由曾操刀蔡依林《許願池的希臘少女》、楊丞琳《帶我走》等作品的製作人薛忠銘擔任製作,給人的感覺是夢迴千禧年——以鋼琴引入,以絃樂助推,典型的千禧年代臺灣抒情精緻製作包裹著胡夏那種溫暖、醇厚的演繹風格,沒有過度情緒上的渲染,倒給人一種時過境遷的釋然之感。

蘇詩丁版的《我們》相對遵循原版的抒情風,蘇詩丁本身是個唱歌很感性的人,貢獻了一個不錯的女聲演繹。

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某年夏天」

則是一張由歌手劉瑞琦個人演繹的翻唱自選集,會收錄一些關於夏天的歌曲。

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其中,劉瑞琦翻唱了溫嵐的《夏天的風》,這首歌由周杰倫為溫嵐作曲,今年突然從回憶的長河裡被打撈起來,走紅大街小巷,成為許多人的夏日金曲,足見好作品超越時間的力量。

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劉瑞琦的版本延續了原曲的夏日R&B路線,絃樂的表達加重了歌曲的敘事感,但整體依然是在劉瑞琦沙沙的聲音中透出清涼的少女感。

03

之前有許多樂迷就“翻唱”展開過討論。我個人認為,優秀的、有品質的翻唱依然值得鼓勵。不應鼓勵的是擠佔原曲空間、甚至未經正規授權的粗製cover。

有品質的翻唱,是一種讓經典經由年輕歌手的口中再度回到人們視野中的方式。流行樂的經典不應隱沒在歷史長河中,需要被更多新世代的年輕人認識。新世代歌手的演唱就是一個很好的視窗。

就TME特別企劃「返場」而言,有著佈局、選曲、製作和演繹水準上的誠意。

鄧麗君離去25年,以致敬讓經典返場

專題佈局思路清晰,有對傳奇音樂人的致敬演繹,有展現固定群體的回憶(快男),有經典金曲的新世代重新詮釋……

在選曲上,整體力求挖掘舊日金曲,且覆蓋多個時代,有千禧時的流行樂,也有上世紀90年代的范曉萱,更有70-80年代的鄧麗君等,陳珊妮等個性音樂人的作品也有呈現機會。

而無論是演唱陣容,還是製作陣容,都有不少亮點。演唱陣容在廣度上既涵蓋了像袁婭維、鄭雲龍、胡夏、蘇詩丁這樣的唱將,也涵蓋了像尤長靖這樣的新生代實力歌手。而製作陣容的精良也保證了出品的質量,從錢雷、薛忠銘、黃韻玲到陳建騏、陳君豪、JerryC,基本稱得上是華語音樂圈一流水準。

結語

希望這些翻唱作品能夠展示出橫跨數十年的樂壇經典與新世代的碰撞,同時讓新世代的聽眾藉由新歌手的演唱,瞭解到華語樂壇曾經的那些美好。

這些經典值得在不斷地演繹中,被一代又一代的人銘記於心。

THE END

作者:木一     編輯:洗澡

TAG: 翻唱鄧麗君製作歌手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