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霸因為避清諱改名李元霸,那麼為什麼劉玄德不用改?

李玄霸是誰?

李玄霸是唐高祖李淵第三子,李世民的同胞弟弟,在唐朝尚未建立時便逝世了,年僅十六歲。而後到了清代,由於民間出版業的興盛,小說的發展也十分繁榮,在當時出版的《說唐演義全傳》和《興唐全傳》等小說中,出現了“李元霸”這樣的文學形象。

在小說裡,李元霸乃是大鵬金翅鳥轉世,力大無窮,手持一對八百斤金錘,天下無敵,被稱為隋唐第一條好漢。

在2013年電視劇《隋唐演義》中,王寶強就曾飾演了李元霸這個角色形象。

李玄霸因為避清諱改名李元霸,那麼為什麼劉玄德不用改?

避諱改字?

既然文學人物形象“李元霸”其實就是從歷史人物“李玄霸”改編創作而來,但為什麼要把“玄”字改“元”字呢?

因為《說唐》和《興唐》這兩本小說都是創作於清朝,在當時,人們在著書寫字的時候需要避清朝帝王的名諱,也就是清諱。

例如,康熙皇帝名玄燁,因此小說作者不敢寫“玄”字,也是為了避免麻煩。要知道如果不注意避諱,會導致小說無法出版,甚至還有滅頂之災,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小說作者把“玄”字改“元”字,也是最安全、最合理的操作了。

李玄霸因為避清諱改名李元霸,那麼為什麼劉玄德不用改?

【陳道明扮演的康熙皇帝】

再多說一個清諱,例如乾隆皇帝名弘曆,於是在創作的時候,“弘”字會被“宏”字多代替。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的廣西吳英案中,清政府官員給吳英羅列的兩條罪狀之一就是:吳英在文章中沒有避諱“弘”字。

看看,在清朝文字獄的高壓政策之下,如果讀書人不掌握避清諱,就別想考取什麼功名了,能不能活下來都是個問題!

已有古籍的避諱處理

有人會問,那麼已存世史書上的人物要不要改名呢?例如劉備字玄德,他的“玄”字要不要改呢?這個問題嘛,在不同時代也有不同處理方法的。

例如在唐朝,就有唐諱,例如“虎”改成“武”,“淵”改成“泉”。這是因為李世民的爸爸叫李淵,曾祖叫李虎。而李世民的“世”改成“代”,“民”改成“人”。

然後唐代的文人在抄古籍時,就是這麼改,例如在《三國志》中,和劉備同時期的“夏侯淵”就被改成了“夏侯泉”,等到了宋代,宋代的文人又去把“夏侯泉”回改成“夏侯淵”。

要知道傳世的古籍可是不止是一本《三國志》,傳世的古籍多如牛毛,政府請人一一檢查,再一一回改,這個工作量可以說是非常驚人的。等於說,唐代文人搞避諱改字,導致宋代文人累死累活又去改回來,簡直是瞎折騰嘛!

這時候,大家也認為改字是瞎折騰,於是想到了一個新方法:把古籍中的避諱字,用缺筆代替,如此一勞永逸地解決了這個“改字避諱”的弊端。

例如現存於世的司馬光撰寫的《資治通鑑》手稿,其中有“竟”字,都缺了最後一筆。原因是趙匡胤爺爺叫“趙敬”,“敬”和“竟”同音,也免不了缺筆避諱的處理。

李玄霸因為避清諱改名李元霸,那麼為什麼劉玄德不用改?

【司馬光《資治通鑑》手稿】

當然,對於新創作出來的文章、書籍,肯定還是要遵守避諱的原則,儘量不要用時諱文字,如果一定要寫,也是用其他字代替。

——《說唐》這些清代小說中用“元”代替“玄”,就是這個規矩。

劉備的清諱

前面介紹了避諱知識,那麼大家就能知道,《三國志》作為一本創作於西晉時期的史書,原著是要遵循晉諱的;到了唐代,又經歷了避諱改字的篡改;到了宋代,大量唐諱又被回改(實際上也有一些漏網之“字”,被清代史學家發現了),同時期,開始對《三國志》這些已經存世的古籍只作“缺筆避諱”處理。

“劉備字玄德”這五個字不涉及宋諱,所以無需改字。到了清代康熙時期,“玄”字就被缺筆避諱處理了,例如下圖是武英殿本《三國志》,“玄”字的最後一點被省去了。

李玄霸因為避清諱改名李元霸,那麼為什麼劉玄德不用改?

◆  ◆  ◆  ◆  ◆

end

感謝閱讀

TAG: 避諱改字李元霸改成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