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笨小孩”薛其坤:考研3次,讀博7年,站上國家最高領獎臺

農村“笨小孩”薛其坤:考研3次,讀博7年,站上國家最高領獎臺

2003年他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04、2011年他兩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4年他獲得“求是傑出科學家獎”,2016年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2019年他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2020年他獲得菲列茲·倫敦獎,同年獲得“復旦-中植科學獎”……

30餘項國家級以上科技大獎得主

1994年至2020年,他獲得的國家級以上獎項達30餘項

。超薄膜材料、量子效應、奈米有序結構——這些物理學專業術語對於非專業人士像天書一樣。2013年他和他的團隊,實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在國際上是第一次。

這個站上國家最高領獎臺的物理學大拿,如果不知道他背後的故事,大家一定認為他是個天才,不用努力,就有了別人奮鬥一生也達不到的高度和成就。他是個被上帝眷顧一出生就“躺贏”的幸運兒。

農村“笨小孩”薛其坤:考研3次,讀博7年,站上國家最高領獎臺

實則不然,在當下青年都想證明“躺平即正義”時,

考研3次,讀博7年的農村“笨小孩”薛其坤的經歷

,無疑是一碗鼓勵奮鬥的雞湯。

3戰大考才“中舉”

薛其坤出生在山東省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家庭

,1980年考進山東大學鐳射專業,跟物理結下不解之緣。1984年畢業後到曲阜師範大學做了一名老師,在那個時代一個農村娃能有這樣的成就,已是家門無限的榮光,他本人也可以無需奮鬥,在大學裡踏實做個教書先生,一如現在許多青年的奢求。

薛其坤卻沒有滿足現狀,他選擇了考研。第一次考,沒考上,數學考了39分,放在現在一些同學身上,要麼放棄,要麼選個不考數學的專業吧,或者換個沒那麼難考的學校試試。

薛其坤卻又沒放棄,他又考,這第二次,還是沒考上,物理考了39分,考研專業課考39分,可以說是沒天分了,無論自己和家人都應該認了薛其坤不是研究物理那塊料;他考了第3次。古語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按這道理,薛其坤是在白費力氣。

農村“笨小孩”薛其坤:考研3次,讀博7年,站上國家最高領獎臺

這第3次,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真被他考進去了

。他曾說過自己是個笨孩子,一直靠勤奮彌補先天不足。看來幸運還是眷顧努力的人。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薛其坤真正走上了物理學研究的道路。

“找不到好工作”的中科院碩士無耐讀博士

薛其坤教授的履歷極其親民,好不容易考了個碩士研究生,

畢業卻找不到好工作,只好繼續讀博

關鍵是這一讀就是7年。大學同學和研究生同學都功成名就了,博士同學也都畢業了,他卻還畢不了業,他畢業的時候已是32歲,雖然現在看來32歲博士畢業還年輕,但薛其坤只有短暫的曲阜師範大學的工作經歷,他一直就是個學生身份。

農村“笨小孩”薛其坤:考研3次,讀博7年,站上國家最高領獎臺

比起薛教授的711,996算什麼?

薛其坤讀博期間,被導師推薦至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學習,這兩年對他的一生產生了重大影響。

他在日本的老師櫻井利夫教授是個科學狂人,不僅嚴格要求自己,也嚴格要求他的學生。

嚴格到何種程度呢?每週至少工作6天(在今天也是可以接受範圍),每天7點鐘前必須到實驗室,(朝九晚五是個啥?)晚上11點前不許離開實驗室。如果櫻井利夫是老闆,今天肯定被我廣大打工人給辭了。薛其坤只能默默接受這種科研工作強度。異國他鄉,語言不通,實驗室的裝置不會用,一個男子漢為難地想哭。

不像今天小孩出國前報個培訓班,他只能靠自學,靠他一直以來不服輸的韌勁,直到他會說一口流利的日語,在實驗室裡可以跟同學老師交流自如。

農村“笨小孩”薛其坤:考研3次,讀博7年,站上國家最高領獎臺

因為表現突出,他博士畢業後,被留在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工作,直到2001年才離開。但是離開日本回到清華後,

薛其坤仍堅持711的作息,一堅持就是20年。

一個英語也不好的博士

薛其坤不只日語不行,英語也糟糕,對一個農村出身的人來說,當時條件有限,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1996年,薛其坤以訪問助理教授的身份前往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學習,並被邀請至美國物理學會年會做報告。

薛其坤的英文水平開始令他焦慮不安

。天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人一我百,人百我千。薛其坤教授身上有中華民族最樸實的美德——堅韌。他把演講時需要講解的單詞一一寫在紙上,對著手稿一遍遍地練習,據說他模擬練習了80多遍。由於準備充分,他的演講非常順利。這一年他還獲得了日本文部省青年科學家海外獎學金。

35歲始開掛的人生

35歲,令無數中國當代青年感慨地被社會拋棄的年齡。對薛其坤來說,他人生的高光時刻才剛剛開始。

農村“笨小孩”薛其坤:考研3次,讀博7年,站上國家最高領獎臺

1997年,他35歲,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並被評為教授;1998年他成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博士生導師;

41歲,他當選為中科院院士,是2005年新進院士中第2年輕的

,第1年輕的是39歲的麻生明。薛其坤後來的履歷就被寫進了百度百科裡。科學家沒有養老的概念。

現在的年輕人都夢想45歲退休。2019年,薛其坤57歲,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這一至高榮譽對應的是他截至目前最突出的科學研究貢獻。從2008年開始,薛其坤就帶領他的團隊致力於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20多個人,用了4年多時間,他們的研究才有了突破。

2013年,薛其坤和他的團隊把他們的研究成果在《科學》雜誌發表,引起了全球學術界的轟動。著名諾貝爾獎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激動地說:

“這是從中國實驗室裡,第一次發表出了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

這一重大科研成果,使薛其坤教授在國際物理學界名聲大噪,所以2019年他也憑此獲得未來科學大獎。這個“笨小孩”將一手普通的牌打成了王炸。

TAG: 薛其坤獲得39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