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典故:從天而降

歷史典故:從天而降

周亞夫軍細柳

周亞夫是西漢開國功臣周勃的二兒子,文帝即位第二年,他承襲了父親的絳侯爵位。

公元前158年,塞外匈奴大軍進犯漢朝北部邊陲。

文帝得報,忙調兵遣將三面拱衛京師長安,令宗正劉禮駐軍灞上,祝茲侯徐厲駐守棘門,河內太守周亞夫駐守細柳營。

軍隊調撥後,為鼓舞士氣,文帝決定率百官親赴三座軍營犒勞慰問。

皇家車馬先到灞上,再到棘門,這兩處均是無需通報,營內守衛士兵遠遠一見皇上龍輦,立刻單膝跪地迎接,而主將無人稟報,竟不知詳情,待出了大帳迎接,忙得是衣冠不整,驚慌失措,出營送別文帝君臣時,全軍失措,都擁到營門外看熱鬧,毫無規矩可言。

而到了細柳周亞夫的駐軍營,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文帝身邊侍從到營門口報信,看到細柳營守衛全都鎧甲護身,刀出鞘,箭上弦,嚴陣以待,如臨大敵!

當他報說皇上駕到,守衛士兵還是不給開門,以周將軍嚴令,外人一律不許出入軍營!

沒辦法,文帝侍從只好返回,重新帶著皇帝的御牌符節到軍營報信,守衛忙飛奔向周亞夫彙報,這才打開營門。

然而,仍有執刀軍吏攔住君臣等人車騎,報稱:“軍中規定,大營不得驅車騎馬,隨意賓士!”

文帝君臣無奈,只好下了車輦,緩步走到中軍大營,此時,周亞夫才出來恭迎,並向皇上作揖言道:“末將甲冑在身,不能全禮,還望見諒。”

文武一干人見狀全都臉上變色,唯有文帝好言撫慰,並派人鄭重地犒賞了細柳營軍隊。

等文帝車駕出了軍營後,身邊那些氣憤的臣子紛紛議論:“這周亞夫太囂張了,竟然不把皇上放在眼裡……”

想不到文帝卻笑著讚揚周亞夫說:“此人才是真正的統兵將軍啊,哪像灞上、棘門兩處軍營,治軍形同兒戲,假如敵兵來犯,劉禮、徐厲二人必為敵人所俘,而克敵制勝,為國建功者必是周亞夫!”

還朝後,文帝立刻加封周亞夫為中尉。

後來文帝因病駕崩,臨終前告誡太子劉啟:“倘若國家有難,遭受兵禍,你一定要重用周亞夫,他能助你安邦定國!”

因此,漢景帝即位後,加封周亞夫為車騎將軍,三年後,不幸被文帝言中,吳王和楚王等諸侯王竟率兵造反,即史上著名的“

七國之亂

!”

漢景帝遵從文帝遺囑,詔令周亞夫率軍平叛。

亞夫不敢怠慢,整飭人馬後,急急行至灞上,恰巧遇見一位士子趙涉,此人足智多謀,他向周亞夫建言,將軍此去平叛,事關國家命運,因此一定打贏才行。

周亞夫聽了這話,知道趙涉必有破敵良策,匆忙跳下戰馬,向趙涉深施一禮,向他誠心請教。

趙涉慨言道:“吳、楚兩軍密謀已久,據查豢養了很多勇士,並組成‘敢死隊’,命其埋伏在將軍征討他們的半路上,我推斷大概就在殽黽一帶,所以我奉勸將軍繞走右路,奔藍田,出武關,到洛陽,不過晚到一兩天,便可直接入武庫,然後擊鼓鳴金,令叛軍聞訊,以為將軍從天而降,由此吳楚軍隊必將軍心離散……”

周亞夫聽了這番宏論,一時茅塞頓開,便令大軍暗中出武關,直奔洛陽,另派一股偏軍迂迴殽黽山區,經過一番仔細搜尋,果然抓獲很多伏兵。

人馬到達昌邑後,亞夫便以趙涉為護軍,派一支精兵斷絕掉吳、楚聯軍的糧道,叛軍前方攻打梁國不下,只好返回與漢軍決戰。

但數次挑戰,周亞夫只是高掛免戰牌,拒不出戰。

叛軍又採取聲東擊西策略,都被周亞夫識破,並迅速擊退伏軍,此舉令吳王等人慌作一團。

很快,七國叛軍因糧草短缺,只好向後撤退。

周亞夫得報,馬上派出精兵尾隨追擊,最終大獲全勝,吳王劉濞逃到江南,後被越國人斬首獻功。

一場西漢最具威脅性的叛亂,被周亞夫僅用了三個月就給平定了。

漢軍還朝後,漢景帝大擺筵宴,盛讚周亞夫用兵之道,因這一場大功,周亞夫被迅速升為丞相之職。

成語:從天而降,形容突然到來,叫人毫無防備。

TAG: 周亞夫文帝趙涉細柳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