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4》:除了功夫,還有裹挾在俠義之下的儒家精神

十年過去了,葉問IP功夫系列迎來了它的收官之作《葉問4:完結篇》,並且收穫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在故事情節上,《葉問4》與前面三部一脈相承,《葉問1》打日本人,《葉問2》打洋人,《葉問3》打泰國人和黑人,《葉問4》則是衝出亞洲,在美國打美國人。

《葉問4》的故事背景發生在上個世紀60年代,葉問的小兒子葉正在學校打架被開除,恰逢徒弟李小龍邀請他去美國觀看比賽,於是他決定順道去給兒子在美國找學校,卻意外地捲入了一場美國軍方勢力與華人武館的糾紛。

如果是從劇情套路上來看這部影片,其實並沒有多少新意,甚至十分的老套。因為影片用非常簡單的非黑即白的“臉譜化”方式塑造了片中的正反派人物和正反勢力,和前三部一樣,用正方的配角人物做鋪墊,所有正派人物都打不過反派人物,最後主角葉問出來才艱難地將反派人物打敗。而且因為葉問在片中設定的角色已是暮年,打鬥的精彩程度也要遜色於前三部。

在我看來,《葉問》四部曲的拍攝手法、動作模式和敘事節奏確實是相似的,改變最多的其實是人物的心理過程。《葉問》四部曲是將葉問一步步“打造為人”的過程,從前兩部表現民族大義的“神性” 到後兩部添加了有血有肉的“人性”,完成了對一代宗師高層次的社會行為和人格境界統一的塑造,也使得《葉問4》最終呈現了帶有儒家色彩的武學俠義精神。

《葉問4》:除了功夫,還有裹挾在俠義之下的儒家精神

01。將俠之率爾和儒之三思高度融合,是葉問成為一代宗師的重要根基

儒和俠,從相同之處來講,都有利他性,即具有急人之難、捨己為人、伸張正義和自我犧牲的精神。但是兩者從價值觀上來看,又有不同,俠者容易走極端,它強調個體自由和個性張揚,非黑即白,而“儒”強調整體利益,講究中庸之道。

影片中,葉問第一次遇到不平事,是中華總會萬會長的女兒若男被霸陵。他先是在邊上觀察,而不是貿然出手,因為若男本身也是有武術功底的。最後在危及時刻,葉問才出手相救。我們在觀看武俠片時經常會有這樣的場景設定,英雄總是在關鍵的時候才會出手,看上去會覺得套路一貫的雷同,其實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

葉問送若男回家,萬會長以為葉問是要透過若男得到他推薦信去得到美國學校的入學資格,萬會長說:“想要拿信,不必透過我女兒,用真本事打贏我。”兩人在中華總會會館比拳,還未分出勝負便遭遇地震,萬會長說要在中秋晚會上決一勝負,葉問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分勝負真的那麼重要嗎?”這一句話直接將葉問的思想境界上升到整體的高度。

在《葉問4》裡,葉問俠之率爾的形象弱化了,不再是那個“我要一個打十個”的個人英難形象,相反,經過幾十年的經歷和沉浮,思想更為成熟,凡事在行動之前會“三思而後行”。儒家的三思教育,將俠者的任性妄為改造成舍利取義,由只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由不成體系到逐漸完善,這是葉問成為一代宗師的重要根基,體現了為人師者,不只授業,更重要的是傳道。

《葉問4》:除了功夫,還有裹挾在俠義之下的儒家精神

02。俠者不因私情而廢道義,體現了儒家文化的包容原則和人文精神

與以往影視作品中營造的民族英雄形象比如霍元甲、陳真等不同,葉問系列電影它呈現的是一個另類的英雄形象:他很少談家國天下,絕不主動出手,對所有人以禮相待,不太看重勝負,也不計較個人恩怨,只為捍衛道義底線,體現了儒家文化的包容原則和人文精神。

反派人物軍方代表巴頓到中華總會鬧事,把各武術門派的掌門人一個個打得落花流水。葉問聽說此事後,趕到中華總會,將一眾受傷人等送到徒弟李小龍處療傷,而這些掌門人曾經在葉問到美國的第一天就合起來給葉問難堪,葉問卻不計前嫌保護眾人。

而當巴頓找到萬會長決鬥,又把萬會長打得住進了醫院時,葉問從容又堅定地對吳建豪飾演的美國軍方士官赫文說:“帶我去軍營找他。”這時候的葉問為了心中的道義必須要站出來。若男想要阻止他,他說了一句貫穿整部電影支點的話:“叔叔是個練武之人,遇到不公義的事情,我一定要站出來”,這是整部影片作為功夫片的原點,也是葉問俠義之道的準則。

葉問這種不崇尚“武林之爭“的風格,可以稱之為儒俠,也是他會被尊為一代宗師的重要原因,這與葉問本人的經歷有關。葉問出身於廣東佛山的富貴人家,從小接受嚴謹的儒家教育,他的妻子張永成也出自名門,雖然身處亂世,卻始終保持著傳統教養。

他的一生,從未在武術比賽中取得過任何值得一提的成績,也不像霍元甲之輩血氣方剛,隨時準備為國捐軀,但是他卻帶領著一干弟子,實現了中國古往今來武術家們竭誠奮鬥卻鮮能完美實現的理想——將詠春推向世界。在葉問身上,展現出傳統儒家人格中最燦爛的一面:自尊善良、嚴於律己、誠以待人、注重氣節。

《葉問4》:除了功夫,還有裹挾在俠義之下的儒家精神

03。儒家文化強調等級秩序和家長權威的弊端,在面對子女教育時的束手無策和解決不同地域矛盾的教條化被充分地顯現出來

葉問拖著病體遠赴美國,為自己的小兒子葉正找私立學校,希望葉正能好好讀書,全然不顧葉正不喜歡上學只喜歡習武的想法。葉問從個人經歷出發,也因為妻子的關係,認為習武很苦也沒有前途,他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兒子好,等兒子長大了,自然會明白他的苦心。

同樣的,萬會長和她的女兒萬若男之間也存在著這樣的矛盾,若男不喜歡習武只喜歡跳舞,萬會長逼著她習武,父女之間一見面就慪氣,無法心平氣和地溝通,而女兒又迫於父親的權威不得不服從。

在傳統儒家文化裡,注重血緣關係,但是拙於溝通、過度強調家長權威,又是其存在的一個很重大的弊端。長輩對晚輩承擔無限責任,因此享有無限權力,使得父親和孩子之間難以平等對話。身處一段矛盾的關係,彼此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從而陷入了無法衝破阻礙的境地。一代宗師,縱然一生受人敬仰,面對家庭,大丈夫仍然束手無策。

除此之外,儒家思想體系,要求一切行為必須以符合道德為前提,也很容易進入教條主義的誤區。由於沒有在美國生活的切膚之痛,也沒有飽受欺凌卻無處伸冤的經歷,他認為是萬會長他們沒有嘗試走出唐人街直接和洋人溝通,萬會長一聲譏笑:“你在教我呀?”。

顯然,葉問是從儒家“有教無類”的原則出發,認為萬宗華等人不教洋人武術是心態狹隘,希望他們轉變思維,透過推廣中國武術來改變洋人對唐人的偏見。歷史走到今天,我們知道這種想法非常天真,中國武術不可能改變種族歧視和文化偏見,只有國家富強了,我們的民族才能得到世界的尊重。

影片中,儒家的等級秩序和家長權威既無法跨越年齡的差距,也無法跨越文化的差異,這是葉問的困境,也是儒俠的困境。

《葉問4》:除了功夫,還有裹挾在俠義之下的儒家精神

04。儒家文化中的自省精神,使得葉問等人能夠突破侷限,將修身、齊家昇華到更高的精神層面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這是儒家的一個重要思想。透過與萬若男的相處,葉問意識到自己在教育兒子身上的問題,意識到尊重更高於道德約束。於是他打了一通越洋電話給兒子,說了一句:“是我不對,對不起。”這句話的份量非常重,因為對於一個從小接受儒家教育的人來說,要主動向晚輩道歉,這背後隱藏著一個何等漫長而又艱難的心路歷程。

回國後,葉問一改大家長的姿態 ,親自教葉正打拳,他讓葉正將自己的動作錄成影片,“阿正,我打一遍,你把它錄下來”,看似普通的一句話,卻是全片最感人的一句臺詞。過去兩人劍拔弩張,如今他們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然而此時的葉問自知時日無多,想要有多一點的時間來陪伴孩子已是奢望。

同樣的,一向教導女兒忍辱負重的萬宗華,在身陷囹圄後,也終於明白:“忍無可忍時,便無需再忍”,於是,他走上角鬥場,與巴頓決鬥。這時,他不再是為了一方安隅的萬會長,而是一名為了尊嚴而戰的戰士。儘管他失敗了,但是他已經突破了個人修養的小格局,將修身、齊家昇華到更高的精神層面,才引出了葉問與巴頓的最後一戰。

葉問與巴頓一戰作為全片的最高潮,從劇情上來講,此處除了打鬥的刺激外沒有任何懸念,按照功夫片的套路,我們知道葉問一定會贏。但葉問贏了,不代表詠春拳天下第一,也無法改變種族歧視和文化偏見,“透過推廣中國武術改變洋人誤會”的理想設定也不會變成現實。

但從全片的主題思想來說,葉問所捍衛的是“和而不同,共同進步”的儒家立場,是冀望站在人的角度上,不同文化能夠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誠如胡適所言“萬國之上還有人類在”,而“以人為本,仁者愛人”是儒家思想中最有生命力的靈魂。

《葉問4》:除了功夫,還有裹挾在俠義之下的儒家精神

結語:

《葉問4:完結篇》作為葉問系列的最後一部,從拍攝手法、動作設計和敘事節奏來看,或許並沒有特別振奮人心,但在我看來,這是葉問系列最優質的一部。因為它不是從形而上的民族大義出發,而是從具體的生活入手,刻畫的不是一個武俠英雄,而是一個活生生的市井之人。作為俠者,葉問也要面對生活的瑣碎,也會被環境、教條和經歷限制。影片從多個層面去展現俠義之道裹挾之下的儒家文化,既有其精華也有其弊端。但是透過對儒俠精神的塑造,完成了對一代宗師高層次的社會行為和人格境界的統一。功夫電影不是隻有打鬥,它同樣必須站在以人為本的角度去突破自身的格局。

TAG: 葉問會長儒家儒家文化一代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