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吳麗君:凌波只微步,裙動人已杳

比“臺上一分鐘”更短的是吳麗君的“臺上幾秒鐘”。

潮劇名青衣吳麗君在《井邊會》中的一個“凌波微步”可稱經典。

吳麗君學的是閨門旦為主,一開始青衣很少演。終於有機會學《掃窗會》的青衣了,但吳麗君自覺比姚璇秋差太多。

但是後來,吳麗君還是以青衣名世,特別是《井邊會》一出,這雖然是吳麗君的第一個青衣角色,卻又是她最有代表性的青衣角色。這不得不說到她憑這齣戲在新加坡演出時的轟動。

這一次《片邊會》去新加坡演出,是吳峰執手導演。

青衣角色,是閨門旦出嫁後的身份身段的轉變,所以,現實的生活經歷對青衣的塑造影響相當大。吳麗君也說,之前雖然她演的青衣不多,但是舞臺經驗有了,也有人生經歷,所以用原來學到的基本動作,再結合人物去運用,加上導演的啟發,她基本就勝任演出了。

在新加坡這次演出之前的排練,吳麗君全面梳理了自已學過的東兩,既充分理解人物,又加了很多自已的理解,將可以運用的潮劇傳統程式都運用進去。比如,潮劇旦行的基本臺步有快中慢步、碎步、側橫步,很多種。練得好,走臺步、跑圓場都被她巧妙地揉合進去了。

在《井邊會》的演出中,吳麗君扮演的李三娘在井邊汲水,正在自怨自嘆之際,忽然聽見馬蹄聲響,人馬喧雜,李三娘急忙忙要尋找地方躲避,吳麗君就把她臺下的十年功,匯聚在這幾秒鐘裡,她把這個最基本的臺步運用進去,你看她面對觀眾,卻像腳下裝了車輪一樣,非常好看。原來她是用腳尖走了一連串的碎步,這樣直接倒退著下場去的。她身子毫不晃動,裙腳也只是微微翻動,卻又快又穩。真是“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演到這裡的時候,臺下爆發了一陣熱烈的掌聲。真是看戲看門道,琴向知音彈,吳麗君甚是欣慰,被人懂得的感覺真好,不枉費那臺下的十年功。

有感於此,吳麗君說,演戲的時候,全情投入角色,準確去體會角色,就會入戲,一些很自然、很感人的動作會隨你的塑造產生出來。潮劇的基本表演程式要學得很紮實,在這個基礎上,就能夠去適應不同的演出需要,運用得好,簡單的程式也照樣出彩。

借鑑中國傳統道家說的“內用成丹,外用成法”,你內在的“丹”已經十年修煉而成,那麼到臺上,怎麼用都怎麼有,一秒也好,一分鐘也好,像變戲法一樣,觀眾不叫好也難。

青衣吳麗君:凌波只微步,裙動人已杳

【注】本文靈感來自《特區青年報》之《傳統之基本功要學得紮實》(謝彥)

TAG: 吳麗君青衣潮劇井邊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