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拍砸了,我卻看得很開心

今年的端午檔,有點擠,也有點慘。

十幾部片子扎堆上映,票房卻只有五億不到。

總地來說,沒有一部是值得特別推薦觀看的。

但,有一部著實把我震撼到了——溫仕培導演的《熱帶往事》。

這片拍砸了,我卻看得很開心

我並不是在說這部電影有多優秀。

文藝與商業元素設定的失衡、故事及其節奏的斷裂,都是影片非常明顯的問題。

不過,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有一句臥槽一直徘徊在我腦海裡。

它甚至蓋過了影片本身帶給我的觀感——

臥槽!一個首次拍長片的新人導演,居然能擁有這麼高的創作自由度???

這片拍砸了,我卻看得很開心

看了電影的觀眾應該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導演似乎並無意於把故事講得多引人入勝,而是試圖去描繪一種感覺和印象。

一種對於1997年廣州炎熱的夏天的感覺。

破舊的筒子樓,汗津津的肌膚,下雨時支在天橋上的簡易帳篷,還有夜裡的各種燈……

對於這些印象的描繪所佔的比重,已經遠遠超過了影片的故事本身。

這在如今的影視創作環境裡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一個新人,居然有機會在處女作裡去肆意探索自己的影像美學和個人風格。

這片拍砸了,我卻看得很開心

毫無疑問,這主要歸功於這部電影的出品公司,

壞猴子影業。

今天,咱們不說電影。

咱們來說說這隻替中國電影種下了一片希望的壞猴子。

這片拍砸了,我卻看得很開心

壞猴子最開始的logo

>>>>起源

一切似乎還是得從《瘋狂的石頭》開始說起。

這個既荒誕又現實的故事,其實甯浩早在讀大學期間就已經寫出來了。

但那時的他也清楚地知道,想要拍這片子,肯定得上百萬的製作費。

於是他轉頭開始寫起了自己能拍得起的電影。

便有了他的前兩部電影,《香火》和《綠草地》。

這片拍砸了,我卻看得很開心

《香火》

這兩部電影在國內比較冷門,偏文藝。

但其實透過影展,已經有人慧眼識珠,在這兩部片子裡發現了甯浩的潛力。

有人向他拋來橄欖枝,願意出資幫他繼續進行文藝片的創作。

然而相比於專走文藝片方向,他還是想拍些中國老百姓都喜歡看的電影。

正好,當時還有另一個人也向他發出了邀約。

錢給的沒別人多,只有300萬。

但創作的自由空間給足了。你想怎麼拍就怎麼拍。

這個人叫劉德華。

華仔當時在籌辦一個叫“亞洲新導計劃”的活動。

旨在扶持那些有才但很難出頭的新導演。

他拿出自己最近三部電影的片酬合計1250萬港幣,作為這些導演的拍片資金。

而甯浩就是其中之一。

這片拍砸了,我卻看得很開心

圖源網路

後來的事情我們也都知道了。

在那個還是《英雄》《無極》這些中國式大片佔領高地的時候,《瘋狂的石頭》卻獨闢蹊徑,走了一條完全相反,但成功的路子。

350萬成本,拿下了2350的票房。

甯浩也就此一炮而紅,成了中國式喜劇的全新代表人物。

這片拍砸了,我卻看得很開心

三年後,投資升級,場面和敘事也更加升級的《瘋狂的賽車》問世。

1000萬的成本,1。1億票房。

甯浩因此也成為了繼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之後,第四位億元票房的導演。

接二連三的商業片讓甯浩的身價水漲船高,也讓他惶恐和焦慮。

他給自己的工作室改名叫“壞猴子”,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於自己的告誡。

他不要當好猴子,他要做齊天大聖孫悟空。

這片拍砸了,我卻看得很開心

>>>>壞猴子是什麼

甯浩曾經解釋過為什麼公司取名叫“壞猴子”。

他小時候很喜歡《西遊記》,喜歡孫悟空。

在他看來,那個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才是他心目中孫悟空該有的樣子,

而不是後來被規訓的鬥戰勝佛。

這股反叛性一直體現在甯浩的作品裡。

從開始的《瘋狂的石頭》,到後來的《無人區》,

即便是後來商業性質極濃的《心花怒放》,也能明顯看出來,他每次都在試圖創新。

甯浩確實是只“壞猴子”。

但,只有他這麼一隻,那怎麼行。

這片拍砸了,我卻看得很開心

《心花怒放》

>>>>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

之所以有這個計劃,源於電影市場的變化。

越來越多的人不再討論電影的創作手法、文化內涵,而是票房。

甚至當他回山西老家時,好多煤老闆要投資拍電影,認為“拍電影嘛,有錢就行了”。

作為一名導演,甯浩覺得受到了冒犯。

從來沒聽說過誰有錢就能去當宇航員,去當警察,去當科學家,

咋到了電影這兒,就成了有錢就行?

但他改變不了大環境。

這片拍砸了,我卻看得很開心

於是甯浩想,能不能找幾個志同道合的人來做電影,

至少保證在一個小環境小圈子內,還能做一些他們覺得還像是電影的電影。

至少保證讓中國導演裡,多出現幾隻“壞猴子”。

這個原因,說實話聽起來更多地像是一種明哲保身的做法。

甯浩自己也承認這個出發點可能有些狹隘,但總而言之,結果是好的——

壞猴子72變計劃,誕生了。

計劃旨在培養和扶持新導演,幫他們創造一個不受市場裹挾的創作環境。

市場的事情,公司替他們考慮,他們只需要潛心拍好自己的電影。

曾經那個被扶持了的新人導演,如今終於也開始扶持起了新人導演。

某種程度上,也算是薪火相傳。

這片拍砸了,我卻看得很開心

>>>>對於新導演的扶持

截至目前,壞猴子72變計劃已經推出了4部長片。

文牧野的《我不是藥神》,路陽的《繡春刀2》,申奧的《受益人》,溫仕培的《熱帶往事》。

除了路陽以外,其餘三位導演都是首次執導自己的長片。

而甯浩作為監製,參與了所有作品的拍攝。

這片拍砸了,我卻看得很開心

他會利用他的經驗來幫助這些導演。

比如什麼坑不要踩,有哪些地方太過或者太弱了,題材的選擇合不合適……

這其實是件挺難的事。

新導演嘛,總會或多或少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你得去替他避開這些坑,又得避免去幹預和破壞導演的個人風格和創作思路。

而從結果上來看,甯浩是做到了。

這片拍砸了,我卻看得很開心

>>>>壞猴子影業對於打造中國特色電影產業的努力

壞猴子有沒有成功,現在下結論或許還為時尚早。

就目前來看,不論是72變計劃裡的作品還是壞猴子影業的其它作品,

雖說型別多種多樣,喜劇科幻犯罪武俠啥都有,

但幾乎無一例外,其故事裡一定會有一些強烈的中國本土元素。

這可能還是與甯浩個人審美與口味脫不了關係。

他的特殊其實與電影無關。

他的諸多風格,在他之前都已有做得更好更極致的。

蓋裡奇的玩弄敘事結構,昆汀的解構,科恩兄弟的荒誕和黑色幽默。

甯浩不屬於能在世界電影史上留下名字的導演。

但在中國影史裡,他絕對算得上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因為他是能把這些風格完美融進中國式語境的人。

市井小民作為主角,夾雜著方言的臺詞,窮街陋巷的場地……

如果不是因為商業成分的加入,他搞不好會成為中國的另外一個賈樟柯。

這片拍砸了,我卻看得很開心

《香火》

而這份對於中國現實的關注,也被放在了壞猴子72變計劃裡。

用他們自己的口號來說的話,就是:

堅持影像的中國式表達。

拿已經上映的4部電影來說。

《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改編自發生在中國的真人真事。

《繡春刀2》,在如今仙俠玄幻當道的時長,敢拍武俠就已是頗具勇氣。

《受益人》算是不太明顯的一個,但裡面的代駕、網咖、直播、方言等元素,還是本土味十足。

至於最新的《熱帶往事》,前面已經說過了,拍的就是導演對於廣州炎夏的記憶。

這片拍砸了,我卻看得很開心

>>>>微光

回首近十年來的中國電影,狀況幾乎可以說是慘不忍睹。

除前兩年外,每年幾乎都有七八百部電影的產出,聲勢浩浩蕩蕩。

然而能留在人們心中的好作品卻寥寥無幾。

所以也不能怪觀眾常常詬病國產片爛。

實在是國產片自己不爭氣。

這幾年大爆的幾部片子比如《藥神》《少年的你》,其實並不能說有多優秀。

但它們贏在了足夠真誠,以及對現實的關照。

觀眾對於本土題材的好故事有多麼渴望,對爛片有多麼深惡痛絕,由此也可見一斑。

這片拍砸了,我卻看得很開心

《我不是藥神》

我們常常批判中國影視創作的畸形生態環境。

但對於身在其中的創作者來說,他們大概也是有苦難言。

我相信中國有才華有天賦的導演編劇絕不在少數,只是大多數都免不了被埋沒的命運。

這是電影市場唯票房論必然導向的結果。

一般來講,電影具有娛樂、文化、藝術三種屬性,

而當一部電影只需要具有娛樂性時,那麼好的導演和編劇也就不是必需品了。

發掘和培養他們,太麻煩。

這片拍砸了,我卻看得很開心

文牧野

沒人能將這令人堪憂的影視創作環境一舉推翻。

只能藉由觀眾日益提高的審美和要求,以及像壞猴子這樣的有心人去慢慢改變。

這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走的人也極少。

然而這總歸是一束光。

參考資料

甯浩什麼都明白,人物

專訪丨甯浩,陷入沉思的“壞猴子”,人民文娛

TAG: 電影甯浩猴子導演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