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我勸你做人別太狂”,《道德經》的忠告

曾經聽過一段電視劇對白:

“老兄,我送你一句話,年輕人不要太氣盛。”

“不氣盛,叫年輕人嗎?”

如今有很多人,把這句“不氣盛叫年輕人嗎”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殊不知,剋制住自己的年輕氣盛,才是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下來的法則。

“年輕人,我勸你做人別太狂”,《道德經》的忠告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一個講究“韜光隱晦”的民族。這是因為,我們深諳人性,更知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

在歷史上,楚霸王項羽自詡英雄蓋世,不把亭長出身的劉邦放在眼裡,結果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在《三國演義》中,馬謖自認為熟讀兵法,結果失守街亭,自己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即使到了現代社會,不管是做生意還是在職場,同樣也有很多因為太狂妄而導致自己一事無成的例子。

“年輕人,我勸你做人別太狂”,《道德經》的忠告

所謂做人太狂,往大了說就是目中無人,總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樣子。

記得在一次企業會議上,某個老闆對他的員工說過這樣的話:“你們不要試圖超過我,因為你們永遠不可能超過我。”然而僅僅一年後,這家企業就關門大吉了。

做人太狂,往小了說就是喜歡炫耀,展現自己“與眾不同”的能力和資源。

一些人作為職場新人,總是表現自己什麼都懂的樣子,結果要麼是招來同事的嫉妒,要麼就是因為經常幫別人的忙而脫不開身做好自己的事情。

“年輕人,我勸你做人別太狂”,《道德經》的忠告

正所謂槍打出頭鳥。不管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做人太狂總會給自己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首先,做人太狂,會讓別人以為你很強大,不需要機會和幫助。畢竟,人人都知道雪中送炭勝過錦上添花。懂得適當地示弱,才是為自己謀取利益的最佳方式。

其次,做人太狂,會讓別人覺得你很自大,招致別人的反感、疏遠甚至禍患。沒有人會喜歡自視甚高、目空一切的人。試想:一個說話做事都總想壓別人一頭的人,人緣會好嗎?

“年輕人,我勸你做人別太狂”,《道德經》的忠告

《道德經》中講:江海之所以能彙集所有的河流,是因為它處在低下的位置,因此才能成為百川之王。

按照《道德經》的觀點,一個人如果想收斂身上的狂妄之氣,最重要的就是要擺正自己的心態,把自己的位置放低,明白“人外有人”的道理。

“年輕人,我勸你做人別太狂”,《道德經》的忠告

通常情況下,只有大部分上了年紀的人或者閱歷豐富的人才懂得韜光隱晦,而年輕人往往僅憑著一腔熱血,就總覺得“天下不過如此”。

殊不知,這個世界上的人太多了——你再有錢,也總有人比你更有錢;你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再牛,也總有人比你更牛。就算一個人真的在某個領域做到了第一,但也一定會在某些方面,不如一個普通人。

可見,《道德經》中的這個智慧其實就是一句話:為人處世,不要太高估自己,也不要太低估別人。

“年輕人,我勸你做人別太狂”,《道德經》的忠告

俗話說:天狂有雨,人狂有禍。

一個人只要懂得低調,哪怕沒有什麼過人的實力,至少可以避開很多危險;而一個人如果過於狂妄,早晚會被收拾。

就像某個電商平臺的創始人,從財富層面來說,已經是幾十億人中的佼佼者。但就是因為做人太狂,沒有認清自己身的位置、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做了一些不該做的事,不僅自身受到了上面的敲打,創辦的平臺也被罰款上百億。

人生在世,別等到遭遇禍患之後才懂得收斂狂妄。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從來都是為人處世的不二法則。

TAG: 太狂做人自己狂妄氣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