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之上》票房超《長城》,三天內超《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

截至5月16日24點,《懸崖之上》的票房已經達到9。5億,超越10億大關也就是三天之內的事情,超越《長城》的11。7億也不是不可能。

《懸崖之上》票房超《長城》,三天內超《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

春節檔的不出門造就了《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煥英》的超高票房,五一檔各個景區和高速公路的人山人海則造成了五一檔電影市場的相對慘淡,在這種情況下《懸崖之上》還能攀升到近10億票房堪稱不易。

不過,隨著觀影人數的增加和票房的上漲,《懸崖之上》的豆瓣打分依舊停滯在7。7分,如果沒記錯的話,該片在票房只有一兩億時就是個評分,在票房翻幾番之後,參與打分人數也翻了幾番的情況下,其打分依然停滯不前,沒有哪怕0。1的漲幅還是讓人覺得有些意外。

客觀來說,《懸崖之上》不僅符合優秀電影故事好、畫面好、演技好的基本要求,也符合優秀諜戰電影懸念大、節奏快和氣氛強的特質,甚至還有很多諜戰電影裡少有的人性描寫和情懷抒發。

總之,《懸崖之上》堪稱一部文藝、商業和主旋律結合非常好的優秀電影,說是大師之作也毫不誇張。

《懸崖之上》票房超《長城》,三天內超《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懸崖之上》既沒有像同樣是商業加主旋律的《戰狼2》那樣成為爆款,又沒有取得一個較高的評價呢?

《懸崖之上》票房超《長城》,三天內超《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

一、兩個先入為主

第一個先入為主是電視劇《懸崖》的口碑效應。

2012年的電視劇《懸崖》在豆瓣上評分高達8。4分,而且只要是有人盤點經典諜戰劇,《懸崖》幾乎掉不出前五,甚至前三都出不去,可見其受歡迎程度,張嘉益的周乙和程煜的高彬幾乎和吳敬中餘則成一樣成為經典組合。

《懸崖之上》和《懸崖》是同一個編劇全勇先,可以說《懸崖》珠玉在前肯定幫《懸崖之上》省了不少宣傳費用,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先入為主。

有一大批《懸崖》的粉絲對《懸崖之上》高低看不上,認為該片情節不如電視劇講得好講得細講得清楚,還有很多觀眾認為於和偉不如張嘉益演得好,倪大紅不如程煜演得棒……怎麼說呢,你不可能挨個給他們解釋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有些觀眾眼裡火車和汽車就是沒區別,汽車再好也不如火車拉得多,對此你能怎麼辦。

《懸崖之上》票房超《長城》,三天內超《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

第二個先入為主是導演張藝謀的口碑效應。

《懸崖之上》的編劇全勇先在觀眾那裡名氣並不大,很多人看電影都是衝著導演張藝謀去的,偏偏張藝謀導演有兩個觀眾給的標籤比較明顯:畫面好,不會講故事。

實際上,張藝謀真的不會講故事嗎?《有話好好說》那故事不好嗎?不哏嗎?沒辦法,有些標籤一旦被貼上你就很難撕掉。

還有就是不得不提的《三槍拍案驚奇》和《長城》,這些張藝謀拍的爆米花電影也被一些觀眾牢牢記住。

實際上張藝謀自己也曾說過,他把自己拍的電影分成三類,一部分不太好的,一部分合格的,一部分優秀的,可問題是有些觀眾就記住了那些不好的了,你能怎麼辦?

《懸崖之上》票房超《長城》,三天內超《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

二、求全責備眾口難調

電影是大眾藝術,商業屬性的電影更是,但是大眾又存在一個眾口難調的問題。

以《懸崖之上》中老張回去找孩子這個橋段為例,在諜戰劇和諜戰小說愛好者眼裡,這中間必定存在一個取捨和犧牲的問題,老張相當於是拿自己換了王鬱和兩個孩子,這個做法當然是冒險的,但卻是符合劇情和人物設定的,老張本來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特工人員,他又不是終結者,也不是冷血殺手,在親情和任務之間選擇一個犧牲自己拯救親人並且同時完成任務的方案並不難理解。

不過,在一些觀眾眼裡,老張回去找孩子的舉動就是不能接受,他屬於不顧任務的冒險行為,不符合一位資深特工的人設,在殘酷的諜戰電影里加入親情的描寫就是不應該的。

當電影裡的人物在做生死抉擇時,電影院裡的觀眾也在做選擇,符合自己認知的選擇就是OK的,不符合的就是不好的。

這樣的話,導演拍戲確實很難啊,不過這也沒辦法,人之常情。

《懸崖之上》票房超《長城》,三天內超《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

三、觀影習慣

不得不說一個現實,包括國內電影行業在內的全球電影市場都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觀眾越來越喜歡接受“平面化” 的爆米花電影,這個“平面化”不是指2D和3D的區別,而是指越來越多的電影開始呈現劇情簡單、畫面燃爆的趨勢。

美國好萊塢電影裡的漫威、速激、變形金剛等系列電影就是這樣,要不就是炸炸炸,要不就是打打打,劇情越來越簡單越來越平,但票房也越來越高,在這種高票房刺激下,越來越多的電影也都選擇這種模式。

和國外類似,我國國產電影現在的流行趨勢也是這樣,小品類電影、PPT類電影、綜藝類電影橫行電影市場,鬧劇、喜劇充斥市場而且票房同樣高居不下,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翻拍國外的電影反而成了清流,因為人家早已經給你弄好劇情了,照著拍即可。

再加上,國內短影片的爆炸式發展以及網路段子的層出不窮,共同作用下就形成了國內觀眾普遍缺乏想象力和缺乏耐心的現象。

《懸崖之上》票房超《長城》,三天內超《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

以《懸崖之上》中特務抓到老張的橋段為例,很多觀眾難以理解為什麼特務從書店裡追出來後能發現老張,他剛才不是穿著女裝嗎?後來特務怎麼又突然抓到老張的?

其實這就是觀眾缺乏想象力的表現,第一個問題電影裡已經給了鋪墊,在橫道河子火車站,僅僅因為保長的閨女和女婿拿著哈爾濱的車票就立刻被抓,特務是寧可抓錯不可放過。

因此,特務在追出來之後即使沒立刻發現老張,他們也會大肆搜捕,凡是有嫌疑的路人會立刻搜身,搜出書的人就是要抓的。老張身上有書還有槍,自然不能久留,看到身後有特務所以趕緊脫離現場。

特務後來準確抓到老張,那是因為老張去過烤地瓜爐,攤主肯定見過他,特務被老張扔到烤地瓜爐子裡的子彈吸引,自然不會善罷甘休,肯定還要追問攤主老張的長相,他們再看到老張時一嗓子站住,老張立刻就跑……這有什麼難以想象的?可有些觀眾就是糾結得很,表示看不懂,這就是缺乏想象力的表現。

沒有想象力,還沒有耐心去思考和推敲,自然會覺得《懸崖之上》故事有問題,自然打不出高分來。

《懸崖之上》票房超《長城》,三天內超《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

沒有辦法,在短影片的狂轟濫炸下,在各種爆米花電影的“培養”下,國內加上國際上的電影觀眾普遍在觀影習慣上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就是很多導演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迎合還是逆流,是引導還是隨波逐流,都是一個問題。

好電影終歸是好電影,還是希望以後電影院裡能夠多一些《懸崖之上》。

TAG: 電影懸崖老張觀眾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