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鎮國公和一等公有什麼區別?鎮國公和一等公的區別在哪裡呢?

清代鎮國公,是指宗室爵位中第五等的“奉恩鎮國公”、或者第七等的“不入八分鎮國公”兩種,另外外藩蒙古、回部也設有鎮國公爵位,稱“札薩克鎮國公”、或“閒散鎮國公”(回部僅有一位鎮國公,居住京師,無字首,直呼為鎮國公)。而一等公,則是普通旗人或者漢人功臣以軍功所能獲得的最高封爵,屬於民爵,其中又分功封和恩封,功封大多是戰功,而恩封絕大多數是加恩皇后之父(承恩公)。可以看出,“鎮國公”是宗室(外藩)爵位,“一等公”是臣子爵位,前者以血統論,後者以酬庸戰功或者推恩外戚論,二者之間沒有可比性。如果一定要在其間分出高低的話,那麼只能從兩者的“授爵標準”、“待遇俸祿”、“朝會排班”等來衡量一番了。(為什麼不按照實際權力對比?這個我們後面再說。)

奉恩鎮國公,是第五等宗室爵(也可以是外藩第五等爵),按清制,是可以入八分的(這裡指清前期,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前,入八分王公可以參與所屬旗分旗務,及議政王大臣會議)。有這一資格者可以享受:朱輪(馬車輪子)、紫韁(馬韁繩)、背壺(侍從揹負保暖水壺)、紫墊(馬車坐墊)、寶石(朝冠頂戴)、雙眼(花翎)、皮條(馬車備用皮鞭)、太監(府中可以使用太監)等八種額外待遇。(外藩蒙古、回部鎮國公均無以上待遇,只是適用鎮國公俸祿級別而已。)

同理,“不入八分鎮國公”則沒有參與議政會議的權利,也不可以使用上述八項特權。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乾隆帝廢除議政王大臣會議,至此,奉恩鎮國公的“入八分”名頭,就只剩下名義上享受八項特權的這一待遇了。

清朝的鎮國公和一等公有什麼區別?鎮國公和一等公的區別在哪裡呢?

鎮國公爵位,除清初一段時期外,其餘大部分時間內,都是恩封親王按制度降等承襲後,直系後裔的世襲爵位(恩封親王,爵位按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奉恩鎮國公順序三降,然後就可以世襲罔替,以此爵傳承),可以說,傳統意義上,清朝的奉恩鎮國公基本都是某個前代親王的大宗直系後裔。

而不入八分鎮國公,是中低階宗室的封爵,凡未入八分宗室內有大功得以受恩封公爵者,皆授不入八分鎮國公,親王嫡子未承襲爵位者,也授不入八分鎮國公(或輔國公),恩封貝勒三降承襲後,以不入八分鎮國公世襲(不過實際情況非常少)。封授此爵宗室,不享受八項特權待遇、不參與議政會議,可以不用在京當差,也不一定居住在京師,如果居住京師,則“隨旗行走”,即按照所在旗分參與日常活動,地位較奉恩鎮國公要低(但是自由一些)。

待遇上,奉恩鎮國公年俸白銀700兩,祿米700斛(約四十噸,帶殼),換算到今天價值大約為三十五萬元左右,實在不算太高。不入八分鎮國公待遇同奉恩鎮國公一樣。

朝會排班上,奉恩鎮國公按照宗室班次,列在“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王公之後,參與陛見或者燕饗(大宴會),皇帝舉行大典,賞賜臣子,則“賜賚必均及”,就是可以和其他入八分王公們一起均分賜物,算是莫大的榮耀。而不入八分鎮國公則不能參與王公班次,但是可以以“在旗班次”的首位位置參與大典和朝會,帶領本旗普通宗室陛見、朝拜、參與飲宴。事後皇帝的賞賜則與本旗宗室一起分享(當然數量質量都不能和王公班次相比),算是普通宗室中地位最高者(指本旗而言)。

朝服穿戴方面,鎮國公(含不入八分鎮國公)朝冠周飾金龍二層,加東珠五顆,頂用紅寶石,戴雙眼孔花翎,綴四爪正蟒方補服,罩袍用紫貂皮,月白色緞裡,朝帶可用金黃色(不入八分鎮國公用紅珊瑚頂朝冠、不加花翎,其餘一樣)。

清朝的鎮國公和一等公有什麼區別?鎮國公和一等公的區別在哪裡呢?

一等公,是清朝民爵中的最高等級(除清初吳三桂、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孫可望五王之外),用於封授臣子中功勳卓著者、及外戚中地位尊貴者(基本是皇后之父、祖父)。有清一代,獲封一等公者三十三人,獲贈一等公者二十一人,共計五十四人,其中封、贈一等承恩公二十二人。也就是說,除開外戚,因功而授一等公者,整個清朝一共只有三十二人(指始封者)。凡授一等公者且均可以世襲罔替(一等承恩公需降襲為三等)。一等公中只有一個宗室(拜音圖),因戰功在清初(順治三年、11464年)贈一等公(去世後追贈),此後再無宗室封民爵的例子。

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戰功赫赫、或者政績卓越的朝廷柱石大臣,比如:費英東、索尼、遏必隆、鰲拜、年羹堯、明瑞、傅恆、兆惠、福康安(晉封貝子、追封郡王)、阿桂、和珅等。一等公中,明瑞加號誠嘉毅勇公,兆惠加號武毅謀勇公,阿桂加號誠謀英勇公,福康安加號嘉勇忠銳公。這是清朝僅有的四個四字封號一等公爵,榮耀無比。

待遇方面,一等公同樣是年俸白銀700兩,但是如果在京師居住,則兼支祿米700斛,如果出京赴任或者居住,則沒有700斛的祿米(清中後期以後,駐外大臣都有養廉銀,比俸祿高若干倍)。

朝會排班上,一等公需排在“王公班”、“在旗班”之後,以“品級班”第一名的位置參與大典及朝會,旗漢分開排班(其實也不需要分開,一等公中,只有孫士毅一個漢臣,而且很快降爵為三等男,去世後才又追贈為一等公,幾乎沒有以一等公身份參與過朝會排班)。這便是清朝朝會制度的具體表現所在。

清朝的鎮國公和一等公有什麼區別?鎮國公和一等公的區別在哪裡呢?

舉個例子:即使以和珅、福康安這樣的皇帝寵臣、領班軍機、一等公爵,在大朝會和御前飲宴上,也要按照規矩、排在宗室王公的後面,參與典儀(當然,這個場面一年也沒幾次,平時皇帝議政都是小規模的“叫起兒”,幾個或者十幾個人,即使其中有宗室成員,和中堂、福大帥的班次也不用排得讓皇帝看不見的地步。)

一等公朝服,頂飾紅寶石、置東珠四顆、四爪正蟒方補服、頂戴除御賜額外准許者以外無花翎、外罩貂皮(不一定是紫貂)、寶藍緞裡、朝帶用石青色。

從以上清朝奉恩鎮國公(含不入八分鎮國公)和一等公的“授爵標準”、“俸祿待遇”、“朝會班次”三個方面來對比,作為宗室第五等爵位的鎮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為七等),無論是從哪一方面來看,都完全壓倒了民爵第一位的一等公。作為宗室封爵、還是比較高等級的宗室爵位,鎮國公在清朝的國家典儀活動中,有著完全超越一等公的地位,俸祿方面也較為優厚,朝會班次更是將一等公遠遠甩到後面。所以,以“在朝地位”來比較,鎮國公要比一等公高得多。

清朝的鎮國公和一等公有什麼區別?鎮國公和一等公的區別在哪裡呢?

而且清朝特殊的八旗制度之下,奉恩鎮國公在各自的旗分內,都有屬於自己的部眾人丁(牛錄),在自己所管的旗分部眾中,這位鎮國公就是該部諸人丁共同的“主子”。如果恰好某位一等公不偏不倚正是屬於某位奉恩鎮國公所轄旗分牛錄,那他就是這位奉恩鎮國公的旗下“包衣阿哈”(奴才),見面必須恭恭敬敬地執僕役禮,規規矩矩地請安問好、聽從吩咐做事。(當然,這只是清前期的事情,中後期之後,一般權勢不如旗下部眾的旗主們,不會刻意地去找不痛快,給那些大權在握、執掌朝政的自己名義上的部眾阿哈們添堵。大家都客客氣氣,平時也避免見面,即使見面也就是做個表面功夫便罷了。)

自康熙時期開始,凡封授一等公的大臣,都被皇帝以“酬功”或者“加恩外家”的名義從原旗分調往鑲黃、正黃、正白上三旗(俗稱抬旗),而上三旗是皇帝親領、沒有旗主,這也避免了作為國家重臣的一等公們要向比自己地位低很多的原旗主行僕役禮、遵從吩咐辦差的尷尬事出現(同樣道理,原旗主其實也不想在這些國家重臣面前擺主子的架子,但是制度如此,不想也得遵從。)

但是,從實際權力來對比,那麼鎮國公就遠遠不如一等公了(承恩公除外)。普通的宗室鎮國公,如果不是皇帝特別加恩、授予重要差使的話,那麼除了每年領那七百兩俸祿和七百斛祿米、然後按照朝廷制度參與幾次大朝會和御宴之外,就再也沒有其他能夠顯示自己存在感的機會了,不過一個閒居的中等宗室而已。整個清朝,無數的奉恩鎮國公中,深刻參與到國家議政之中、並對朝政產生過影響的,只有一個晚清的載澤而已。而就是這唯一的一個參與治國的宗室鎮國公,還是因為妻子是慈禧侄女、光緒帝皇后的親姐姐,才得以受到慈禧的青睞,從而以遠支宗室身份獲取實權、參與到國政治理中來的。

清朝的鎮國公和一等公有什麼區別?鎮國公和一等公的區別在哪裡呢?

而幾乎所有的一等公,都是國家重臣、功勳卓著,或者說他們先是建立了莫大的軍政功勞,然後才因功獲封臣子中的頂級爵位——一等公爵,不是奉恩鎮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們以血緣關係賜封或者承襲爵位所能比擬的。為清朝的開拓統治建功立業的一等公們,在整個清代治國過程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或是出任輔政大臣、或是擔任內閣大學士、或者就任領班軍機大臣,有清一代,留下了他們鮮明的印記,也實實在在地影響著後來歷史的程序。所以,以軍政功勞獲封爵位、併入朝掌握實權職位的一等公,要比僅以血緣關係承襲世襲爵位的、虛有其表的鎮國公,更加具有實際的權力,以及對當時和後世大得多的影響力。

TAG: 國公一等宗室八分奉恩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