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中,迷茫了,我們應該怎樣辦?

一、分析迷茫的物件,剖析迷茫的原因

人之所以迷茫,無外乎無目標和得不到。

無目標,遵從自己的內心,依照事物發展的邏輯,總會在迷茫中找到追求的目標。人只要活著,就會有需求,有需求就會慾望,有慾望就會有目標。比如人要活著,就要吃飯,吃飯就需要付出勞動,可能你還尤其喜歡吃某樣食物,這些都需要等價的付出來交換,這是最簡單的目標。溫飽滿足之後就開始晉級高階需求,這就會出現得不到的迷茫。

得不到,凡事知己知彼,先瞧瞧自己的實力,再看看自己想要得到的目標,兩者的懸殊大小,就是你

不到的迷茫物件。人心不足蛇吞象,是對人貪婪的寫照;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是對人追求目標的寫照。有的人有祖蔭庇護,通俗的說法是拼爹,這也是一種實力,一種資源。你若沒有,就不要去糾結,那就需要你自己腳踏實地,制定切合實際的目標,切忌好高騖遠,要穩打穩紮,厚積而薄發,蟄伏伺機,耐得住寂寞,經得起孤獨,一個字‘熬’,修煉自己的各個方面,做到厚德載物。

簡單的說,有祖蔭庇護的那是人家的先天實力,沒有的就要自己修德,這裡的德指的不僅僅是德行,而是能力的提升、實力的沉澱、自身的完善等修行,以實現厚德載物。

人生的道路中,迷茫了,我們應該怎樣辦?

二、整合自己的資源,找出突破的方向

迷茫的時候,也就是選擇的時候,個別情況下悲催的連個選擇都沒有。這個時候不要消沉,放棄渾渾噩噩,把自己的資源整合起來,結合迷茫的物件進行分析,像錐子一樣,將力量集中在一個點上精準發力,一定能刺破迷茫。

把自己能做的,能落地的悉數羅列出來,依照迷茫的物件,進行比對,看中間缺少

哪些環節

,這些環節的權重比是多少,是否有辦法替換。盡力盡心的思慮之後,依然

相差

太多,或者無法達成,那就說明自身實力相對你的需求而言,太弱,那就要把需求階段化,同時提高自身的實力,也就確定了目前突破迷茫的方向。

三、評估容錯實力,構建堅定的信念

做任何事情都會有風險,要做好應對風險的準備,假如出問題瞭如何補救,補救不成,自身的實力是否能抵抗住。評估自己的容錯實力,做到有的放矢。

一旦確定了突破的方向,在容錯實力內,盡心盡力去做,可以虛擬覆盤,徘徊前進,前進中徘徊,因為好多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不可以優柔寡斷。或許中間有很多你不想做的瑣事、煩事等,要堅持下去。想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中間肯定要做好多你不喜歡不熟悉的,方能到達你所喜歡的,這就是成長的歷程。

人生的道路中,迷茫了,我們應該怎樣辦?

四、依託迷茫物件,提升認知層次

撥開雲霧見天日,守得雲開見月明,好多時候,並不是我們力度不夠,也不是耐力不夠,而是站的太低,壓根沒觸及到雲霧層面。這時候就要引入外腦來或者自己跳出來站在局外來突破自己的思維閉環,提升認知層面。

引入外腦,俗話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當然本地的和尚也會念經,意思其實就是說要引入新的、不同的看法和見解,從其他角度和層面來處置,進行外來與本地思維的碰撞,進而才會有進步、才會有創新、才會有全方位的提升,實現量變,進而形成質變。

充當局外人,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事實本就如此,就像坐井觀天一樣。當我們玩迷宮遊戲的時候,深入其中,百思不得解,然開啟鳥瞰模式的時候,你會說,一般般,僅此而已。開啟上帝的視角,有助於全方位的整體的看待事情,而不是任由自己死死的盯住一塊自認為的重點,勞心勞力得不償失。另一方面,作為局外人,扮演的是和當局沒有利益關係的角色,看待問題會更客觀、更準確、更多地、更能一針見血。

TAG: 迷茫實力自己目標容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