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友情為名的控制,她用霸凌反擊霸凌

不是隻有肢體暴力才是暴力,來自精神上的孤立、敵視和暴力,也可以輕易毀掉一個人。

這樣的控制發生在哪裡呢?

三個小朋友一起玩遊戲,其中二人對另一人說:“你如果不xxx,我們就不和你玩。”

這是試圖透過被孤立的恐懼來控制她。

以友情為名的控制,她用霸凌反擊霸凌

聯合同寢室所有女生,伺機找茬爭吵,甚至最終將其排擠出這一寢室。

這是透過敵視和暴力來控制對方、也控制自己身邊的“跟隨者”。

我曾“有幸”經歷過或見過以上事件。

無論是參與者還是“被害者”,在經歷這樣的霸凌和控制後,都很難從它的極端影響中走出來。

霸凌者沉迷於這樣的“暴力”行為,而“被害者”可能因此變得自卑、孤僻,甚至可能成為新的“霸凌者”。

《貓眼》這本書的主人公

伊萊恩,就是一位始終走不出童年被霸凌的陰影的畫家。

以友情為名的控制,她用霸凌反擊霸凌

這本書的作者阿特伍德60年來一直引領著世界文學,是炙手可熱的諾獎候選人,被尊為“加拿大文學女王”。

她的作品更是獲得了140多項世界重磅文學獎,尤其專注為女性發聲:比如代表作《使女的故事》,為被壓迫的女性發聲;《可以吃的女人》,是一個女性的成長與反思。

以友情為名的控制,她用霸凌反擊霸凌

而《貓眼》這本書,則講述了

女生之間以友誼為名的控制和傷害,揭開女性成長過程中共有的傷疤。

虛假的友誼,真的無法擺脫嗎?

與絕大多數男性不同,女性的細膩和敏感,導致女性之間的友誼,從年幼時就摻雜了各種小心思。

50歲的畫家伊萊恩回到家鄉多倫多,舉辦作品回顧展。伴隨著在這座城市裡的遊走,她的回憶逐漸展開。

童年時無憂無慮的田園生活,帶給了她無盡的快樂。

但伴隨著父親的新工作,一家人舉家搬遷到了城市裡。在這裡,野孩子和城裡人之間的“差距”,是一切的導火索。

伴隨著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她遭遇了以科迪莉亞為首的女生小團體的精神暴力。

她們挑剔她的穿著

、行動,大肆點評;

她們會將她埋在洞裡,說這是遊戲;會將她的帽子故意扔到河裡,讓她去撿出來。

以友情為名的控制,她用霸凌反擊霸凌

為了躲避這樣的傷害,她開始說謊,謊稱自己有事,積極地幫忙做家務,甚至裝暈,以此來躲避和她們的接觸。

“科迪莉亞,你讓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啊!”

傷害無形也有形,成年後的伊萊恩在遭遇傷害後,第一反應也一樣是躲避,此時已經成年的她仍沒找到保護自己的方法。

她曾畫過一幅

科迪莉亞的

畫,名字叫《半張臉》,在那幅畫裡,

科迪莉亞怕

伊萊恩,但實際上,是伊萊恩怕

科迪莉亞。

而這樣虛假的友誼,真的無法擺脫嗎?

只要狠心反擊一次,就能掙脫虛假的友誼

在擺脫霸凌之前,伊萊恩先成為了霸凌者。長大後,她用同樣的方法“對付”了

科迪莉亞。

“我不是怕見到科迪莉亞。我是怕自己變成了科迪莉亞。”

以友情為名的控制,她用霸凌反擊霸凌

意識到這一點的

伊萊恩,其實已經真正踏出了走出霸凌陰影的第一步。

“我們互為受害者,也都是倖存者。我們曾經互相殘殺,也拯救了彼此。”

伊萊恩走出了霸凌的陰影,你呢?

TAG: 萊恩科迪莉亞霸凌暴力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