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聰明人,都懂得不問、不爭、不說

在《增廣賢文》當中也有這樣一句話:“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可謂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人心是最難測的東西,沒人可以完全掌握,

你永遠不知道另一個皮囊下隱藏著什麼樣的野心,即使是曾經志同道合的兄弟朋友,也會為了利益,撕破臉,曾經寬厚忠誠的人,也有可能變成得志小人,人心永遠在變,最難以揣測。

《增廣賢文》聰明人,都懂得不問、不爭、不說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明哲保身,讓自己越過越好呢?都說:“讀史可以明智,讀古訓則更懂得做人”,《增廣賢文》中就包含了大量的處世之道以及人生哲學,道破人心,說盡人世,看懂不容易吃虧。

《增廣賢文》聰明人,都懂得不問、不爭、不說

正所謂“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廣,多見多聞”,故曰《增廣賢文》,

書中闡述:

聰明人,都懂得不問、不爭、不說

01

聰明人,不問成敗

曾國藩說:“但問耕耘,莫問收穫。”

這句話並不是要求人們只耕耘,不要收穫,而是在提點我們:儘管去耕耘吧,不用擔心收穫,有所付出,必有所得。

梁啟超曾引用這句話勸勉兒子梁思成。

1924年,梁思成赴美留學,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學習。

有一天,他給父親梁啟超寫了一封信,說他已經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了3年,覺得自己每天都在畫圖繪製,擔心自己會成為一個畫匠,而遺忘了自己當年的理想。

梁啟超回信要求梁思成,要把應學的規矩,儘量學足,還說:“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兩句話:‘莫問收穫,但問耕耘。’將來成就如何,現在想他則甚?儘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裡是哪裡,如此則可以無入而不自得。”

後來,遵從父親教誨的梁啟超,在“莫問收穫”之下,成為了中國建築學的開創者和奠基者。

埋頭治學,不問收成的他,反而取得了最大的收穫,這就是聰明人的做法。

有人說:“山不問結果,仍然傲然挺立,高聳入天;河不問結果,仍然奔流到海,不捨晝夜。”

努力在當下,盡力在此刻,願景得償就會有希望。相反,如果只是在等待中蹉跎,在幻想中消沉,那麼,反向的業力所形成的障礙,必反噬掉向上求索的意志。

我一個朋友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

把一件事做到極致,該有的都會有

。”

剛接觸自媒體寫作時,他遭受過很多嘲笑和質疑,但因為熱愛,他不忘初心,始終堅持在擅長的領域精耕細作。

一年之後,他迎來了回報:開課程,進作協,出書,慢慢的,個人IP打造出了雛形。

這就是秉持“做好自己,不問成敗”的信念所給予的回饋。

《增廣賢文》聰明人,都懂得不問、不爭、不說

02

聰明人,不爭輸贏

冰心說:“真理,在嬰兒的沉默中,不在聰明人的辯論裡。”

很多人自認為學貫中西、口才了得,為了展示才學、獲取勝利,就到處和人辯論。

但這其實毫無意義,因為很可能爭贏了辯論,而輸掉了氣度。

孔子的學生子貢曾經和人辯論“一年有幾個季節”的問題。子貢認為是“四季”,對方堅持認為是“三季”。

兩人從早上爭論到中午,也沒有得出結果,只好請孔子作裁定。

孔子觀察了一陣後回答說:“一年的確只有三季。”對方聽了,滿意而去。

子貢很不解,孔子解釋道:“和你辯論的這個人一身綠衣,是田間的蚱蜢。他在春天出生,在秋天死亡,一生只經歷了春、夏、秋這三季,根本沒見過冬天,所以你就算和他爭上三天三夜,也不會改變他的看法。”

“夏蟲不可語於冰,井蛙不可語於海”,子貢因為他人的認知侷限,而賠上了自己的氣度,得不償失。

聰明人會明白,絕大數的“爭辯”,只會讓人在越爭越氣中陷入永無休止的爭吵,而一旦爭贏了,其實也沒什麼意義。

《我們仨》裡,楊絳在出國的遊船上,和錢鍾書為了一個法文讀音發生了爭論。

兩人吵到後來,相互用過分的話來攻擊對方。

楊絳一心想要正確答案,於是找來了船上的一名法國人做裁判。結果如她所願,法國人判定楊絳“對”,說錢鍾書的發音是錯的。

楊絳取得了“勝利”,但她嘆息道:“我雖然贏了,卻覺得無趣,很不開心。”

在價值觀多元化的今天,凡事總喜歡爭高低、辯輸贏、算長短的人,不會有太大的格局。

畢竟,對和錯、黑與白,有時候並沒有那麼涇渭分明。

《增廣賢文》聰明人,都懂得不問、不爭、不說

03

聰明人,不道是非

《增廣賢文》中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這句話是要人們警惕那些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的人,他們會將大家的生活弄得烏煙瘴氣、不得安寧。

不可否認,生活中總有“好事者”,喜歡對他人評頭論足,認為某某德行有虧、某某智慧欠奉、某某能力不足。

這種盯著別人缺點不放、道人是非、揭人短處,甚至是潑人髒水的人,人品堪憂。

陳凱歌導演的電影《搜尋》中,高圓圓飾演的都市白領葉藍秋,因為沒有在公交車上讓座,被王珞丹飾演的電視臺實習記者當成新聞惡意放大,引發了一場社會“大搜索”。

一時之間,大家都加入到討伐葉藍秋道德問題的隊伍中,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她身心俱疲,最終選擇了自殺來解脫。

但其實,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葉藍秋之所以不讓座,是因為她剛剛拿到了自己的癌症診斷書。當時的她,正沉浸在驚愕與恐懼中。

一般人常常會犯“一葉障目”的錯誤,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實和全部。

但有人不同,他會再等等,多看看,往深處想一想。

在沒有得出客觀的結論前,他不會發表偏頗的觀點,不會放任自己的行為,去給某件事、某個人,貼標籤、定好壞、分奸忠。

這種

能守住心、管住嘴的人,就是聰明人

《菜根譚》中說:“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此三者可以養德,亦可遠害!”

當別人犯下了確鑿無疑的過錯時,我們尚且要保留情面,不過分苛責,更何況是對於自己並不清楚真相,只能憑主觀臆斷的事呢?

聰明人會知道,每個人在當時當下的處境,以及他所選擇的的路,都自有乾坤,旁人不具備任何資格自定評判系統,去給他打分。

《增廣賢文》聰明人,都懂得不問、不爭、不說

04

聰明人的處事規則:不問、不爭、不說

放眼看去,世間的聰明人很多,有處世左右逢源的,有做事機智靈巧的,有為人八面玲瓏的。

但這些,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聰明人。

聰明人,從來都是“做自己”。

就像德國哲學家尼采說的:“

聰明的人只要能掌握自己,便什麼也不會失去

”。

他們的處事法則是:

對夢想,只記初心,不問艱難;

對他人,只給溫情,不爭輸贏;

對是非,自動遮蔽,不言齷齪。

這樣的人,不炫耀、無鋒芒、涵養深厚,不是智慧之人,又是什麼?

都說《增廣賢文》裡的每一句話都是先賢智慧的結晶。的確,小編我看完之後也是恍然大悟,裡面一句句俗語看似簡單,看似露骨,但細細品味,似乎揭開了人類的面紗!

《增廣賢文》作為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藏,其蘊含的道理不是僅僅這兩千多字就能敘述完的,裡面還有很多關於家庭、學習、人生、工作的智慧,可以說是一本啟發智慧的“寶書”,具有豁然開朗之效果,所以,在這裡強烈推薦大家去讀一讀這本《增廣賢文》。

《增廣賢文》聰明人,都懂得不問、不爭、不說

雖然,《增廣賢文》跟《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並稱“啟蒙四大讀物”,但是,在我看來,其深度和廣度遠非前三者能媲美的!

《增廣賢文》用冷眼旁觀的筆觸,直接露骨地指出人性的侷限,整體卻不讓人感到消極,雖然書中指出“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但仍然勸勉“為人莫作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增廣賢文》聰明人,都懂得不問、不爭、不說

在民間,自古就有:“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的說法,由此可見其中的為人處世智慧,並非浪得虛名,《增廣賢文》絕大多數俗語都來自經史子集,詩詞曲賦、戲劇小說以及文人雜記,其思想觀念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儒釋道各家經典。

從廣義上來說,它是雅俗共賞的“經”的普及本,不需講解就能讀懂,透過讀《增廣賢文》同樣能領會到古人的思想觀念和人生智慧。

《增廣賢文》聰明人,都懂得不問、不爭、不說

讀這樣的書,不僅能學會為人處世的智慧,不被人間關係所困擾,更能讀懂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避免自己因為單純受到欺騙和傷害!

如果想要閱讀《增廣賢文》,我推薦大家閱讀“精裝無刪減版”的《增廣賢文》,不僅原文無刪減修改,還有譯文、評析、以及擴充套件閱讀,這樣一來,既保證了《增廣賢文》的原汁原味,更能讓各年齡段的朋友都能讀懂、都能有所收穫。

《增廣賢文》聰明人,都懂得不問、不爭、不說

閱讀精裝無刪減版《增廣賢文》不僅可以學習古人的智慧,而且,還能透過擴充套件閱讀增長曆史知識,並結合現實生活對書中的智慧加以運用,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

《增廣賢文》簡單易懂,不光可以自己讀,還可以在閒暇之餘帶著孩子一起品讀,不僅能增加孩子的文學修養,更能讓孩子提前對社會、人生有所瞭解,這樣一來,不僅提升了孩子的認知能力,還增進了親子關係,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增廣賢文》聰明人,都懂得不問、不爭、不說

和孩子一起讀書,領略人生百態,讀懂社會規則,避免長大了吃虧,少走彎路,而且,現在這本《增廣賢文》也不貴,不到一頓飯錢就能讓自己和孩子一起收穫受益終身的智慧,讀書也是一件有價值的投資,何不來試一試?

感興趣的朋友,點選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增廣賢文》聰明人,都懂得不問、不爭、不說

AXM增廣賢文智囊全集鬼谷子處世交際書籍

檢視

TAG: 廣賢文聰明人智慧不問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