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三代人的親情傳承:愛的掛念,一直都在

媽媽是遠嫁,小時候,看到她總是寫信給姥姥。

紅色橫格線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字,信紙長長的,思念也長長

。我總是趴在媽媽身邊,看著藍色圓珠筆橫撇豎捺地來回跳舞,把所有想說的話編織成方塊字。

語言從有聲變成無聲,彷彿更有力量。那些力量來自於對於一句話的反覆衡量,也來自於面對文字我們可以反覆摩挲和咀嚼,一遍遍回味,更來自於在那些很慢的日子裡,一封信從一個地方飛去另一個地方,從一雙手移交到另一雙手,從被合上到被開啟,棕色的信封裡承載了語言之外的更多。

我們家三代人的親情傳承:愛的掛念,一直都在

那時候,我覺得每一封信都有獨特的重量。

在聖

·埃克蘇佩裡的《小王子》一書中提到:“如果你說你在下午四點來,從三點鐘開始,我就開始感覺很快樂,時間越臨近,我就越來越感到快樂。”那些紙短情長的日子裡,有親人在期待著你的信,於是那些期待的日子都變得很美。

後來我上了初中,學校給每個人都發了一張校園通訊卡,於是我們住校的孩子就可以使用學校的小電話亭撥通家裡電話了。

那時候,一通電話好難結束通話。媽媽在電話那頭反覆叮囑,要乖,要聽話,要好好唸書,吃飯不要挑食,沒錢了要記得打電話,明天有雨記得穿外套,給你買了新衣服週六回來試穿。

我們家三代人的親情傳承:愛的掛念,一直都在

那時候我就明白,每個年輕漂亮又驕傲要強的女人,一旦承擔了母親的角色,心裡就有了無數的掛念,嘴裡就有了無數的嘮叨。媽媽的愛順著小小的捲曲的纏繞著的電話線流過了我的中學時代,整個青春期都有了溫度。

後來工作了,每個人都換了智慧手機。我們與父母的通話卻越來越少。

彷彿除了父母,其他的事情都顯得那麼重要而著急。加班、應酬、休息、回覆郵件、出差

……母親還是一如既往地叮囑,而我,卻給自己冠以了“大人”的名號,再也沒有耐心一一回應那些愛的嘮叨。

我們家三代人的親情傳承:愛的掛念,一直都在

都說我們總是把最不耐煩的一面留給了最親的人,因為我們太知道家人的愛永遠不會消失。父母就靜靜地守在電話的那端,隨時等待著螢幕亮起。他們佩戴上老花鏡,他們重新學習怎麼使用智慧機,他們做了能做的一切,只為靠近我們的生活。

正如詩裡所言: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小草能做的太過於有限,又怎麼能報答得起父母太陽一般的恩澤呢?

於是,我們學著放下短影片,放下電視劇,放下應酬,放下聚餐,放下緊張和焦慮,撥通那個熟記了多年的電話號碼:喂,爸媽,最近你們怎麼樣呀?

我們家三代人的親情傳承:愛的掛念,一直都在

我選擇了中國移動的神州行孝心卡,關愛父母,往往就是從每日簡單的家常開始。中國移動推出

“銀色守護計劃”,孝心卡一人開通,全家可以使用。老年人不會網上交話費,自己跑營業廳又很麻煩,有了孝心卡,子女一鍵代繳;爸媽出門有定位,騷擾電話自動攔,給爸媽提供最好的安全守護;

10GB

專屬流量,再也不用擔心和父母影片通話斷網了。

從小時候的紙短情長,到長大後的電話線圈,再到如今一張便捷電話卡連起來的掛念,親情的力量從來就沒缺席過,我們和父母的互相牽掛和羈絆從沒停止過。原來,愛一直都在。

我們家三代人的親情傳承:愛的掛念,一直都在

TAG: 父母放下孝心爸媽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