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個體該如何做出有效的決策?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講到:“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做的是有效的決策。”

作為企業管理者需要做決策,決定公司的發展方向,決策公司的日常運營。

作為一個普通個體,我們又何嘗沒在做決策呢?小到吃什麼、穿什麼,大到大學上什麼學校學什麼專業,找什麼工作,與誰結婚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做決策的。

普通個體該如何做出有效的決策?

錯誤的決策很可能會導致滿盤皆輸,到底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決策呢?

首先,要了解問題

經常性的還是偶發問題

,如果是經常性問題,就要透過一項建立規則或原則的決策才能解決。而偶然發生的例外,則應該按情況做個別處置。

每天吃什麼,穿什麼這些都是經常性問題,要想不被這些事情佔據你太多思考的空間,最好是訂立一個原則,可以以周為單位訂立食譜,下一週再適當調整即可,減少每天想吃什麼花費的時間。

工作中,日常處理的事情就屬於經常性的問題,這類問題要訂立標準化的流程,讓工作流水化。之前去政府機構辦房本,發現現在的整個流程特別規範,先辦什麼後辦什麼清晰明瞭。

針對一些偶然發生的例外,可以選擇找專業人士或不做處理。

辦房本這件事情就屬於偶發問題,如果不是以買賣房屋為賺錢手段的話,一生也買不了幾套房。此時,就可以找專業人士,房產中介或者房地產公司幫忙引導,不需要自己本人瞭解的特別透徹,只需要按照介紹做就行。

普通個體該如何做出有效的決策?

第二,要找到解決問題時必須滿足的界限,也就是“邊界條件”。

買房,中介可以幫你介紹,但是真正想要哪個地區的房子,是學區房還是非學區房?價位是多少?面積是多大?樓層多少合適?小區環境什麼要求?這些邊界條件,你自己還是要確定好的,不然誰都幫不了你。

小到每日吃飯也是一樣,吃葷還是吃素?喝湯還是稠一些?這些都是邊界條件。

好多時候,猶猶豫豫做不了決策,其實是沒有確定邊界條件。

第三,確定邊界條件後,考慮適當的妥協、適應及讓步事項,以期該決策能被接受

邊界條件是你考慮的理想的一個狀態,但是在實際實施中,可能會受到實際情況的限制,此時要有妥協的空間。

還是以買房為例,你的邊界條件各種加起來之後可能現實中找不到完全符合你的條件的房子,此時就需要適當做出妥協,思考哪些條件是可以做出讓步的,哪些條件是必須滿足的。

吃飯也是,可能你今天想吃牛肉,但是去市場買牛肉時,牛肉賣沒了,你就需要讓步,重新思考豬肉行不行、羊肉行不行、雞肉行不行?

普通個體該如何做出有效的決策?

第四,決策方案要同時兼顧執行措施,讓決策變成可以被貫徹的行動。

決策很關鍵,但是輔助措施也很重要。

你想吃火鍋,但是你沒有吃火鍋的鍋,此時你吃火鍋的決策就比較難執行。

你想要買某一棟房子,但是你的錢不夠,也是很難執行的。

你想要上某某大學,但是你高考分數沒達到,那就真的只能想想了。

第五,執行決策,並在執行的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及有效性。

制定了可實施的決策後,那就去執行它吧。如果不付諸行動,那隻能是紙上談兵,毫無用武之地。

執行之後,要進行有效的總結和評估,思考哪裡做的好,哪裡做的不好,以期指導下一次的決策。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什麼時候應依據原則做決策,什麼時候應依據實際情況的需要做決策。他們知道最棘手的決策,是正反面折中的決策,他們能分辨正反兩面的差異。他們知道在整個決策過程中,最費時的不是決策本身,而是決策的推行。

一項決策如果不能付諸行動,就稱不上是真正的決策,最多隻是一種良好的意願。

普通個體該如何做出有效的決策?

正確的決策能夠有效的指導你的工作和生活,助力你前進的步伐。

錯誤的決策可能會對你一生產生重大的影響。

有效的決策都是計劃出來的,前期謀劃很關鍵,做好謀劃事半功倍,不計劃事倍功半。

保有好奇心,像個少年一樣!

TAG: 決策邊界條件什麼執行經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