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孩子要每學段去學習農業生產,雞肋?貌似有理又無理

教育部要求城市中小學校每個學段至少安排一次農業生產勞動。這個規定怎麼樣呢?學生們會受到教育嗎?

個人認為,學生們受不到教育。雖然想法是好的,但是最多就是讓城市的孩子長點見識,知道農村農業生產勞動是怎麼回事罷了。

現在的城市孩子們大多數是沒有見過農作物的。他們所見所聞都是城市裡的園林綠化,哪裡能知道村子裡的田間地頭呢?更不可能知道麥子成熟了長啥樣,玉米穗子長啥樣?對糧食的概念也就是大米白麵玉米麵小米等成品而已!而菜也是菜市場和超市能認識就不錯了。

城市孩子要每學段去學習農業生產,雞肋?貌似有理又無理

但是現在的孩子學習這麼緊張,學校恨不得連體育課都改成文化課。能真的重視起來勞動嗎?畢竟,就算孩子再品質好,知道節省糧食,考不了高分那都是失敗的!不能給學校爭光的規定恐怕不是那麼受歡迎的!

那麼孩子們一個學段到底該什麼時候去參加勞動呢?春耕秋種?拿我們北方來說吧!主要是小麥和玉米!其餘的還有副業,花生,小米,水果種植等!

是夏季六月收麥子的季節去嗎?滿地的收割機和麥茬子,恐怕一堆孩子圍著還不夠礙事呢!還得操心他們的安全!似火的驕陽烤著大地,孩子們恐怕也只能在地外面看上幾眼!玉米也是一樣的。再說了,城市裡的孩子他們去了田間地頭興奮是肯定的。心思恐怕也不不會是在勞動上。肯定是玩心大起呀!

那說說果園吧!現在城市裡都時興去果園摘果子。這明明就是花錢去玩去了!不交錢誰家果子會讓隨便摘呢!無形中就是增添了孩子家長的負擔。也給老師們增加了負擔。要照顧好自己和孩子們,還得操心聯絡參加勞動的事宜。

城市孩子要每學段去學習農業生產,雞肋?貌似有理又無理

勞動沒有勞成,出去放風箏玩的開心是真的!恐怕也體會不到勞動的辛苦。最多有一個摘果子的體驗,寫篇作文還湊活。要說能知道種植糧食之辛苦,一次短暫的體驗怎麼就能改變了觀念呢?興奮點還沒有過呢,就該回學校了!

古時候有一個笑話就講,一個城裡人去農村,看見滿地的麥苗說咋種了這麼久韭菜呢?現在城裡的孩子幾乎個個都是那個人了。這是社會發展進步了造成的!

城裡的孩子不如讓他們學好世界經濟,知道社會形式。從思想上認識到浪費糧食的可恥。比單純的想讓他們體力上勞累來的更有意義!

城市孩子要每學段去學習農業生產,雞肋?貌似有理又無理

這個規定就是一個雞肋的規定。說他有點意思吧?其實也起不到什麼作用!說他沒有意思吧!貌似還有點道理!我只能說,非要實行這制度,我們就當孩子去玩去了!不然能怎麼辦呢?

TAG: 孩子勞動恐怕城市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