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明白這3件事,晚年生活才會幸福

文:米夏夏

人老了,明白這3件事,晚年生活才會幸福

在《中國式家長》裡有這樣一句話:

曾經以為人生是一場百米賽跑,後來意識到是馬拉松,再後來才明白,不過是一場接力賽。

這句話說出了中國式父母當下的狀況。

父母操勞一輩子,希望給下一代更好的物質和教育,好不容易熬到孩子上大學,畢業,成家立業,本以為自己身上的責任就此放下。

但是,放眼望去,父母真的能“放下”嗎?就算退休在家,照顧兒女生活起居、洗衣做飯、帶孫子……成了退休老人生活的常態。

儘管辛苦,大部分老人還是挺樂意過這樣的生活,一方面,勞碌了一輩子,突然閒下來,老人們會覺得生活枯燥無聊,沒有寄託。另一方面含飴弄孫,照顧子女生活,也能讓老人感受到自己被需要被認同,感受家庭的樂趣。

但這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渴望這樣的生活,我身邊就有這樣一位60歲的老人,為了給兒女帶孩子,和老伴分居整整三年,三年帶孫子的生活有苦說不出。

人老了,明白這3件事,晚年生活才會幸福

01

62歲的李嬸沒什麼文化,家庭條件一般,年輕的時候在一家紡織廠工作,後來在廠裡遇見了車間主任李叔,那時候,結婚沒有現在這麼複雜,只要為人踏踏實實就能過一輩子,於是兩人很快就結了婚。

李叔和李嬸在一起三十多年,勤勤懇懇,含辛茹苦拉扯大兩兒一女,供他們吃喝、讓他們上大學,為的就是將來孩子能有更好的出路,孩子們也很聽話,沒有辜負他們,順利的考上了大學、找到了體面的工作。

後來,最小的兒子結婚,老兩口心中的重擔也終於放下了,眼看著他們都成家立業,老兩口也安心了。從原來的單位退休後,李嬸就開始在家歇著了,老伴因為閒不住,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

退休後的李嬸除了照顧好自己和老伴的飲食起居,大部分時光就是和街坊鄰居打打小麻將、跳跳舞,但是這樣安逸的養老生活沒過多久就徹底被打破了。

人老了,明白這3件事,晚年生活才會幸福

02

這要從李嬸的第一個孫女說起,大兒子結婚好幾年,一直沒要孩子,看著別的老太太帶孫子玩的時候,李嬸起初心裡還挺不是滋味的。結婚好幾年,兒媳肚子一點動靜都沒有,李嬸在親戚朋友面前一點面子都沒有,而且李嬸心裡也犯嘀咕,怕不是兒媳身體有問題,將來不能給自己的兒子生下一兒半女。

其實,兒媳身體沒問題,過了三年生孩子的事情提上了日程,兒媳終於懷上了,李嬸別提多高興,逢人就說自己要抱大孫子了。

兒媳懷孕6個多月的時候,小兩口白天都要上班,晚上回來連口熱飯都吃不上,要麼湊合,要麼就點外賣,兒子打電話給李嬸,委婉說是讓她去大城市享享福,其實是想讓她去照顧兒媳。李嬸想想將來反正也要伺候月子,遲早都是要去,沒多想就去了大兒子那,家裡一切丟給了老伴。

城裡的生活封閉,兒子兒媳每天早出晚歸,李嬸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兒子兒媳怕她迷路,也不敢讓她獨自出門。

老年人平時有個頭疼腦熱的也不輕易和孩子們說,怕給他們添麻煩,就這樣,李嬸在大兒子這裡一待就是三年,也只有春節的時候才能和老伴相聚。

沒有李嬸的照顧,李叔的生活質量大大下降,吃也吃不好,大多都是湊合,家裡也不大收拾,床單被套衣服也是很長時間才換洗一次,李叔人也瘦了一大圈,還邋里邋遢的。每次和李叔打電話,李嬸都心疼不已。

好在大孫子已經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紀了,當初兒媳可是說過,等孫子上了幼兒園,自己便可以“功成身退”,告老還鄉了。沒過多久,李嬸就回了老家。

人老了,明白這3件事,晚年生活才會幸福

03

儘管大兒媳不滿她就這樣丟下孫子直接回家,但從大兒子家回來後,李嬸由衷的感覺在兒子家沒有歸屬感,金窩銀窩還是自己的窩比較好。以前李嬸會很羨慕別的老太太帶孫子,但如今,她再也不想去城裡帶孩子了。

可是,很多事情不是你想怎樣就能怎樣,尤其做父母的,要兩碗水端平

。李嬸回家小半年後,小兒子打電話說是兒媳懷孕了,言語之間想要李嬸去幫忙照顧。李嬸以身體不舒服為由推脫了幾次,後來,小兒媳的一番話讓李嬸不知所措。

小兒媳說:”媽,您可不能偏心啊,都是您的孫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您可得一碗水端平啊。“

自從小兒媳說過這番話後,李嬸真的大病了一場,在家躺了一個多月,可是,一個多月以後,李嬸還是帶著自己的行李去了小兒子家。

人老了,明白這3件事,晚年生活才會幸福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我們的父母為了子女甘願付出一切,從嗷嗷待哺到含辛茹苦,只要是為了子女好,父母願意吃天下的苦。可是回過頭來看,我們又為父母做了什麼呢?

故事中的李嬸被子女牽絆,原本該有個好的晚年生活,卻被迫和老伴分離,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

人生到了後半場,要想晚年過的幸福,還需要早早的明白三件事:

第一,兒孫自有兒孫福

老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養育兒女是我們為人父母的責任,兒女大了,成家立業,也有自己的生活和下一代,他們也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老人即便想幫忙,也幫不了一輩子忙,不如早點放手。

第二,要學會“斷舍離”,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兒行千里母擔憂,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小時候怕凍著餓著,怕被欺負,長大了怕沒有好前程,找不到好物件,一輩子有操不完的心。

人老了,一定要學會“斷舍離”,什麼是“斷舍離”?

山下英子對它的解釋是:“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裡的無用之物;離: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脫離物慾。

換句話說,“斷舍離”就是對自己的生活和心態做一個減法,將那些不需要的東西和不重要的事情統統捨棄掉。

尤其人老了,人生進入後半場,一定要多為自己打算,學會“自私”才能晚年幸福。

人老了,明白這3件事,晚年生活才會幸福

第三,健康最重要

人到老年時,已經收穫和經歷了很多了,人生已經進入後半場,很多事不必太過計較,也不必為了討好別人而委屈自己。

人老了,沒什麼比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更重要的,見過太多“久病床前無孝子”的例子,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不拖累別人,自己也活得輕鬆自在是晚年最大的體面。

如果說年輕的時候是為生活做加法,不斷去打拼,那麼到了晚年,就應該為生活做減法,因為很多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管是金錢還情感。人老了,學會放手,學會愛惜自己,注重健康,懂得兒孫自有兒孫福的道理,晚年過的一定不會太差。

TAG: 李嬸兒媳生活孫子父母